子陵铺镇中心幼儿园美术社团活动计划2018年秋一、课程背景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
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周围环境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各种有趣的玩具和幼儿园的生活游戏等等,都是通过美术活动体现出来。
针对幼儿自身的不同情况,从系统基础协调能力训练,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判断力,提高肢体协调能力、感知力、耐力及承受力的培养。
让孩子们充分利用看,听,闻,摸,尝,培养孩子对美的认知,让孩子利用美术式思维去感受了解事物的特性,开拓孩子的思维和视野,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身边的事物,最后利用在美术课程中掌握的材料支配能力来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以此来增加孩子的自信,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孩子真正感受绘画的乐趣,体验创作的快乐!二、课程内容通过简笔画、油画棒画、水彩画、线描画、创意画、彩色铅笔画以及折纸、橡皮泥等,让孩子掌握正确的握笔、涂色技巧、颜色对比与互补、构图、表达想象等多种绘画、手工方面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形式铅笔画(简笔画、彩色铅笔画):肢体协调能力训练,各种动物、植物、人物简笔画水塑彩笔(水彩画):卡通人物、动植物、建筑等绘画表现训练丙烯(创意画):涂鸦、动植物、人物夸张绘画表现训练油画(油画棒画):涂鸦、动植物、建筑、人物造型等绘画表现训练水粉(水彩画):各种卡通人物造型、动植物造型、建筑场景等绘画表现训练手工制作(折纸、橡皮泥等):各色画纸、综合材料等绘画手工制作的表现方式。
四、阶段培养目标小班上学期第一阶段(1—5周):1、从无目的地涂鸦向有目的地涂鸦过渡。
2、认识几种常用色,说出名称,如红、绿、黄、黑等。
3、初步学会使用彩色水笔。
第二阶段(6—12周):1、学画圆形,用圆与简单的线条组合画出图像。
2、画直线、横线,分辨图像的上下与左右。
3、培养对颜色的兴趣,初步学会调换颜色作画。
第三阶段(13—20周):1、区别圆形、方形与半圆形的不同画法,用以上图形与线条组合创造图像。
2、主动调换各种颜色作画,体会色彩的美感。
3、围绕主题,有目的地创造各种图像。
小班下学期第一阶段(1--6周):1、注意半圆形的图像的方向,会变换方位表现同一物体不同的姿态。
2、运用已学过的图形和线条组合,大胆地画出各种图像。
3、增加认识各种常用色,如紫、青、咖啡等。
第二阶段(7—10周):1、运用两个图形组合,注意连接部位不封闭。
2、边构思边作画,将作品画满。
3、初步学习使用蜡笔涂色。
第三阶段(11--15周):1、学用斜线画梯形、三角形,并与线条组合画图像。
2、学习蜡笔涂色,初步控制涂色方向,提高力度。
3、初步学画棉签画,掌握用棉签沾水粉色画线条与小点。
第四阶段(16—-20周):1、学习使用棉签涂色块,并会灵活地变化点、线、色块作画。
2、用两个图形,将头与身体与线条组合画人。
戏曲1、培养对戏曲手工活动的兴趣。
2、认识戏曲人物,知道戏曲的由来。
3、学习运用添画、撕纸、涂染、粘贴、折纸、点画等技能。
4、会简单的装饰盾牌、肚兜、轿夫帽、宫灯、波浪鼓、团扇等物品。
中班上学期九月份:1、学习单个物体画大画满。
2、学习选择物体的相似颜色涂色、学习蜡笔涂色的简单方法,用短线顺一个方向涂。
十月份:1、运用不同的图形取代线条,表现各种人与物的基本部分。
2、提高观察选择颜色的能力,初步能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
3、巩固涂色技能。
十一月份:1、用形状、大小、位置与颜色的不同,表现物体的各种主要特征。
2、区别颜色深浅,扩大选色范围。
十二月份:1、表现各图象之间上下、左右位置,注意从画面安排上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2、提高涂色力度,在轮廓线内把颜色涂满、涂浓、涂均匀。
3、运用深浅对比颜色配色,使作品色彩鲜明。
一月份:1、扩大对物体特征的认识,注意主要特征部分不遗漏。
2、继续运用深浅对比颜色配色,提高涂色力度,使作品丰满、鲜艳。
中班下学期二、三月份:1、在表现物体特征时,注意各图形组合的位置,使图象更清晰。
2、学习运用深浅间隔的方法有规律地选配颜色。
四月份:1、进一步学习在方形、圆形或不规则的图像上用间隔、对称、中心四角等方法杀色或装饰图像。
2、用斜线或弧线面出人物和四肢动作的简单动态。
五月份:1、围绕主题表现各种图像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左右位置。
2、适当添画背景图像表示时间与地点。
六月份:1、变换人物或动物各部图形组合的位置,并表现它们的某些细节,使图像更生动。
2、运用蜡笔、毛笔、彩色水笔等工具,采用多种表现方法。
戏曲1、学习吹画、泥塑、涂染、印画、剪纸、折纸、拼贴等技能进行戏曲手工活动。
2、尝试运用剪刀、小刀、小棍等工具配合进行戏曲手工活动。
能够用橡皮泥捏出一些头饰和其他装饰物体。
3、能进一步对戏曲物品进行细化制作。
大班上学期九月份:1、初步认识同种会,相似色的变化规律,尝试色来的潮意。
2、通过面简单物体,初步运用重复表现物体的前后位置。
十月份:1、继续运用重复表现物体前后的位置产生初步的方位关系。
2、初部体会色彩变化的规律。
尝试表现原色与间色的变化。
3、围绕主题用人物动作、时间、地点表现简单的情节。
十一月份:1、学习使用油画棒,提高控制手部动作的能力。
2、灵活运用色彩渐变和对比配色,提高色彩表现力。
3、尝试表现侧面人和正面动物的各部位明显的前后关系,大胆表现各种动态。
十二月份:1、运用大小、图形和斜线排列来进行构图。
2、通过局部省略表现重叠的前后关系。
一月份:1、会试用颜色装饰作品的内容,产生各种色调。
2、注意各种图像的大小、动作、位置和它们之间的前后,较灵活地安排,使画面情节更清楚。
大班下学期二、三月份:1、运用图形变化和简单的重叠关系,大胆表现睡、坐、弯腰、爬、跳等动态,从中掌握人物(动物)动作的特点。
2、注意作品颜色的主次整体效果,尝试各种配色方法。
3、学习为诗歌、故事配插图,按内容图像的主次、前后位置,有目的地确定作画步骤。
四月份:1、按作品内容探索各种安排画面的方法,克服呆板排列,使作品平衡有变化。
2、进一步在渐变、换色的过程中,提高幼儿对同种色系的运用能力,有大胆表现的兴趣。
五月份:1、学习运用轮廓线创造图像,使图形逐步融合。
2、学习自编故事连环画,注意事物渐变过程,并在作品中较清楚地表达图意。
六月份:1、进一步注意物体各部分的特征、前后关系及结构,创造更为生动有变化的图像。
2、扩大使用工具、材料范围,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戏曲1、学习根据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物品、配饰进行搭配。
2、能自由的对戏曲人物或脸谱服饰等进行创作。
3、表现某个戏曲人物的主要特征。
4、能借助辅助材料有创造性的进行戏曲手工活动。
5、有良好的操作习惯,耐心细致地完成作品。
五、教学安排小班上学期:1、涂色-小雨伞2、添画-戏曲髯口3、涂色-热气球4、撕纸-戏曲髯口5、涂色-毛毛虫6、涂染-盔头8、绘画-甜甜的棒棒糖9、涂染-戏曲脸谱10、撕贴画-大萝卜11、装饰戏服12、添画-美丽的蝴蝶13、折纸-武生斤14、线描画-小鱼15、点画-八角绢16、手工-小贺卡小班下学期:1、涂色画-大红花2、涂染-盾牌3、手工-美丽的蝴蝶4、折纸-戏曲小生5、蜡笔-星空画6、戏服变变变7、添画-雨天的伞8、折纸-轿夫帽9、蜡笔画-太阳10、手工-宫灯11、蜡笔画-瓶花12、折纸-团扇中班上学期:1、绘画-中秋节2、印画-脸谱3、绘画-果子熟了4、剪纸-戏曲髯口5、绘画-水草、螃蟹6、装饰-戏曲云肩7、绘画-划小船8、折纸-武生斤9、绘画-向日葵10、剪纸-戏曲小丑11、绘画-树叶飘下来12、折纸-旗头13、绘画-向日葵14、手工-戏曲靠旗15、折纸-热带鱼16、剪纸-灯笼中班下学期:1、春天到(绘画)2、剪纸-宫灯3、快乐的春游(绘画)4、吹画-芭蕉扇5、漂亮的房子(美工)6、泥塑-拼贴猴脸7、开心帽(美工)8、有趣的县官9、画中的向日葵(绘画)10、剪纸-装饰盾牌11、小老虎(折纸》12、折纸-装饰厚底靴13、云儿变变变(绘画》14、五彩鸟(绘画》15、夏天的用品(美工)大班上学期:1、高楼大厦2、绘画-戏曲丑角3、孔雀开屏4、剪纸-官帽5、丰收的季节(指印添画)6、绘画-戏曲旦角7、海底世界(鱼、螃蟹、水草)8、剪纸-戏曲旦角头饰9、动物小火车(线描装饰)10、剪纸-装饰戏服11、放风筝、熊猫/KT猫、12、剪纸-戏曲文生巾13、花手帕、公共汽车14、剪纸-制作铜锤15、圣诞树16、折纸添画-盔头17、剪雪花、冬天的景象18、纸工-制作变脸面具大班下学期:1、柳树、松树等多样的树2、米粒粘贴戏曲脸谱3、动物:小毛驴、乌龟、刺滑4、手工-小戏台5、交通工具:公共汽车、火车、轮船6、有趣的大花脸7、风景:田野小路、凉亭台阶、水边8、好戏连台9、建筑:各种小房子、楼房、宝塔10、折纸-粘贴团扇11、人物:站立、轮滑、组合12、剪纸-粘贴皇罗伞13、动物:小熊、鱼、孔雀14、手工-宫灯15、卡通人物:巫婆、小丑、外星人16、手工-绣花鞋张赟2019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