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仪器操作规程(全部)

测量仪器操作规程(全部)

水准仪操作规程1.0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正确使用测量仪器,确保仪器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适用于本项目所有水准仪的操作。

2.0引用标准:使用说明书3.0进行水准标高测量时,应按以下操作规程使用:3.1整平先将三脚架两只铁脚踩入土中,观测者操纵三脚架的一条腿前、后、左、右移动,直到圆水准气泡基本居中时,固定这条腿不动,然后调节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完全居中(仪器内设自动安平)。

3.2瞄准先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的成像清晰,然后放松固定螺旋,用望远镜筒外的缺口和准星瞄准水准尺,粗略地进行物镜对光,当在望远镜内看到水准尺像时,即将固定螺旋固定,转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纵丝靠近水准尺的一侧。

3.3读数读数时要按由小到大的方向,应先用十字丝横丝估读出毫米数,然后再读米、分米、厘米数。

4.0进行水准标高测量前注意事项:4.1检查水准仪及配套工具是否带齐,包括测量尺、脚架、水准点标高资料等。

4.2架设时,应先把脚架螺旋旋紧,在地面上踩紧脚架。

对水准仪进行精平调整,对后视水准点后进行标高测量。

4.3在标高测量时,须转点搬移过程中,应检查好仪器的螺旋是否拧紧,防止掉损仪器。

5.0水准仪自检规程5.1圆水准器的检验和校正:5.1.1检验方法:①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②将仪器旋转180度,如气泡居中,则正常,否则需校正。

5.1.2校正方法:①首先整平仪器,使圆水准气泡居中,旋转180度,调整脚螺旋,使气泡退回到偏离量的一半;②松开圆水准仪的固定螺旋,用拔针,拔动圆水准器的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重复第②步直到,仪器转到任何位置,圆水准气液始终居中。

5.2I角的检验与校正5.2.1检验方法:①在平坦地面上选取相距100m的高差为ΔHA、ΔHB两点;②将水准仪置于A、B两点之间,在距A或B点,1m处测其高差ΔH′③若ΔH=ΔH′则正常,否则需校正。

5.2.2校正方法:①将需校正的仪器整平置于A、B之间的A 端或B 端,在A 尺上读出a1;②然后读出B尺,其读数为a1+ΔH′,用拔针拔动校正螺旋使a1+ΔH′=a1+ΔH重复以上步骤,使仪器放任一位置,a1+ΔH′=a1+ΔH。

5.3十字丝的检验与校正5.3.1检验方法:①整平仪器,将横丝对准一固定点;②转动水平微动螺旋,如固定点始终在横丝上移动则正常,否则需校正;5.3.2校正方法:①螺丝刀松开十字环三个管转动螺旋;②转动十字丝环移动到点位偏移量一半,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满足条件为止。

③其它故障送仪器检测单位,检测校正。

全站仪操作规程1.0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正确使用测量仪器,确保仪器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适用于本项目所有全站仪的操作。

2.0引用标准:使用说明书3.0进行控制点放样测量时,应按以下操作规程使用:3.1架设仪器3.1.1使三脚架的中心与测点近似于同一铅垂线上,踏紧三脚架使之牢固地支撑于地面上,并使顶面近似水平。

3.1.2用一只手握住仪器,另一只手旋紧中心螺旋,使仪器牢固地置于三脚架上。

3.1.3转动光学对中器的目镜和对中器使分划板十字丝与测点看上去最清楚,调节脚螺旋使测点位于光学对中器十字丝中心。

3.2整平仪器3.2.1先使圆水准气泡居中,观察圆水准气泡偏离中心的方向,反复调节三脚架的长短,使气泡居中。

3.2.2使照准部水准泡居中,松开水平制动钮,转动照准部使照准部水准器平行于两脚螺旋的连线,用脚螺旋使照准部水准器气泡居中,将照准部旋转90°,再用脚螺旋使照准部水准器气泡居中,旋准照准部向任意方向,检查气泡是否保持居中,如果没居中,则按上述步骤重复进行整平。

3.2.3仪器的倾斜可以用数字或图形形式进行仪器的精确整平,开机进入转换模式后,显示窗内以图形形式显示圆水准器,利用脚螺旋使横轴、竖轴倾角为零。

3.3观测仪器整平后,进入放样测量模式后,便可以进行控制点放样测量。

进行控制点放样测量的注意事项:3.3.1检查工具物品带齐,包括棱镜、电池、对讲机、脚架、控制点设计坐标、放样测量坐标等。

3.3.2到达现场后,架设好后视基镜,测站点全站仪的架设,注意全站仪的精密度,细心操作。

先对点、粗平、精平,反复对点精平直到仪器的水准管水泡任一方向都居中。

3.3.3架设好仪器后,注意现场的气压、气温数据的输入,以修正全站仪的测量精度。

3.3.4测量过程中,转点测量时,须重新装入仪器箱搬运。

4.0全站仪自检规程4.1照准部水准器的检验和校正4.1.1检验方法:a、将仪器置于平坦,坚固地面上,转动脚螺旋使水准泡居中。

b、转动照准部90度调动仪器,使水准气泡居中c、将照准部旋转180度,若气泡无偏差则无需校正,否则校正。

4.1.2校正方法:a、转动脚螺旋,使气泡移动偏离量的一半;b、用校正针转动水准器校正螺旋,改正偏离的另一半,使气泡居中;重复1-5步,直到照准部在任一方向上气泡都居中。

4.2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4.2.1检验方法:a、照准部水准器校正,使用照准部水准器仔细在整平好仪器;b、检查圆水准气泡的位置,若气泡偏差离中心,则作如下校正;4.2.2校正方法:a、松开气泡偏离最远方向的圆水准器,校正螺旋;b、调整所在3个校正螺旋,使气泡居中并使3个校正螺旋的旋紧程度一致。

4.3十字丝的检验与校正4.3.1检验方法:a、在距仪器50-100m处,设一清晰目标,整平仪器,打开开关设置垂直水平度盘指标;b、盘左照准目标,读取垂直和水平角a1、b1;c、盘右照准目标,读取垂直和水平角a2、b2;d、计算a2-a1差值在180°±20″以内,b2-b1在360°±20″以内,无需校正,否则需校正。

4.3.2 校正送仪器检测站检测、校正。

频率读数仪操作规程1.0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正确使用测量仪器,确保仪器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适用于本项目所有频率读数仪的操作。

2.0引用标准:使用说明书3.0进行测量时,应按以下操作规程使用:3.1仪器、器材准备仪器(1)充满电的读数仪(2)斜口钳,干布一块;(3)干布一块及记录表和2H 铅笔3.2 振弦读数仪运行有关规定(1)读数仪每次投入运行前必须按操作手册及进行检查自校,检查自校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运行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再次对读数仪进行检查自校,如果检查自校未通过,应停止使用;(3)运行结束后,再次对读数仪进行检查自校。

3.3 根据设备运行有关要求对仪器进行检验(1)开机自检结果(2)电池电压(3)是否经过检定,检定结论以及期间核查情况;(4)各个开关按钮、转换开关动作是否正常,液晶显示是否清晰;3.4 电池:读数仪要求三节D-cell 碱性电池。

打开仪器时电池的伏特数就会显示出来。

在伏特数低于4 伏时请更换电池:拧掉仪表板上的四个螺钉。

手按在仪表板上,然后倒扣读数仪,这样仪表板就脱离仪器落在您手里了。

从电池盒中取出电池更换新电池。

电池盒上显示有正确的放置方向。

3.5 仪器面板功能键(1)电源开关:电源开关控制着电源的开或关。

如果停了一段时间没有进行任何操作,仪器就会自动处于待用状态。

如果要恢复供电,按任意键或者关闭仪器开关后再打开。

(2)串连接口和接线电缆:串连接口用来与电脑连接。

用提供的接线电缆连接读数仪的串连接口和电脑的接口。

电缆是标准的“调制解调”电缆,可以在任何一家电脑商店里找到。

(3)接线柱:将传感器上的信号电缆直接接到仪表板右方的接线柱上。

3.6观测获取读数的步骤是:3.6.1 获取读数的步骤是:1) 将传感器的信号电缆连接到读数仪上。

2) 选择频率和温度传感器。

3) 如必要选择扫描频率。

4) 观察数据。

5) 记录数据。

3.6.2 连接信号电缆:将传感器的信号电缆连接到仪表板面的接线柱上。

一般不必连接屏蔽线,但是如果读数不稳定的话,接上屏蔽线可能有帮助。

4.0 读数仪保养4.1每次使用完毕,应用干布或毛刷将读数仪及测量线颚鱼夹擦试干净。

必要时用无水酒精或少量中性肥皂水清洗面板。

4.2测试过程应避免水和泥浆溅污仪表及测量线。

4.3仪表使用完毕应置于干燥通风处,建议不用时将仪表置于干燥器中,必要时应打开上盖置于灯光下烘烤。

4.4避免冲击,避免在极端温度下储存和使用。

5.0 仪器故障检查对仪器出现测值不稳或测不出时,在确认仪器类型档位开关及接线无误的情况下,应对仪器、电缆作进一步检查。

分别测试红黑线电阻和绿白线电阻。

可以采用万用表进行。

红黑线之间的电阻值一般在90~200 欧姆左右(可以通过测试正常仪器获得),绿白线之间的电阻一般在2000 欧姆左右。

如果红绿(或黑白)测到较小电阻值,则有可能是电缆绝缘度降低或芯线搭接造成的。

对IRC-41A 电缆,其芯线电阻在常温下为lΩ/20m,因此可根据测得的红绿(或黑白)芯线电阻初步判定电缆受损的位置(例如:测得红绿电阻2Ω,则电缆可能在距电缆头20*2/2=2Om 处受损),此时,经请示有关领导,可从电缆可能受损处剪断后再测。

其他厂家仪器应按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检查。

测斜仪操作规程1.0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正确使用测量仪器,确保仪器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适用于本项目所有测斜仪的操作。

2.0引用标准:使用说明书3.0进行测量时,应按以下操作规程使用:3.1 将测斜导管(内壁开有导槽)埋设在被测土体内部或设于被测基准表面,导槽方向对准测斜方向。

3.2 将测斜仪传感器与金属测试杆用自带的内六方螺钉紧固连接好(注意:传感器的凸型导楔与测试杆的凹型都是偏心的,必须镶嵌一致)。

电缆插头的一端接至型测斜仪。

3.3 将测斜仪测头放入测斜导管中降入导管底部,每提升0.5 或1米读出该点仪器显示值,并做相应记录,直至管顶。

然后将测斜仪测头调转180度,在前次同样的测试点上进行第二次读数,并做相应记录,直至管顶。

注意,每次测读时都应将电缆对准标志并拉紧,以防读数不稳。

3.4 通常采用正反测量的目的是提高精度,这样可抵消测头的偏值和轴对准所造成的误差。

3.5 数据总表的建立。

由于测斜仪测试的目的是监视由土体及建筑物变形而导致导管倾斜度的变化,因此必须将数据列入测试数据总表,以监视这种变化。

3.6 在数据总表中,“初测值”是未来倾斜度的基准,以后按日期测读和计算。

测孔第一次测读的差值为“初测值”,以后的差值与“初测值”的差数确定倾斜度的变化,称为变化值:变化值=差值—初测值位移是从导管底部开始将变化值作代数和,累计到测斜管顶,其计算结果即为管顶或任一深度相对于管底的水平位移。

4.0.注意事项4.1 测斜仪导轮部分因在水中长期作业,应在每次作业完成后擦拭干净,用机油点到导轮容易生锈引起不灵活现象的出现。

4.2 测斜仪传感器内部器件采用“石英挠性伺服加速计”传感器装置而成,属精密仪器,使用时轻拿轻放应专人使用和保养。

运输中严禁冲击、碰撞、裸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