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地理考试说明《2018年初中地理毕业升学文化课考试考试说明》依据2012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地理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5年中考加试地理、生物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以及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地理教科书(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结合我市初中地理教学实际制定。
一、考试的性质、指导思想及原则1.考试性质中考加试地理属于选拔性考试。
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力求准确地测评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程度,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地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维培养目标,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地理学习水平,科学地反映考生的潜质,发挥考试的鉴定、激励等评价功能。
2.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推进地理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3.中考命题遵循的原则命题遵循基础性、科学性、导向性和实践性原则。
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地理位置、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空间分布、地域差异等方面的理解;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现实生活,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相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突出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关注学生整体观念、空间观念、地理视角、地理学科能力等的形成状况,并进行考查。
二、学科的能力要求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运用各种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知道世界、中国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
4.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5.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三、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30分钟,试卷满分为50分。
3.题型: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等题型。
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综合题以填空、读图、析图、填图、材料解析、简答、探究、连线等形式为主。
主观试题力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时效性,做到题目新颖、图文并茂、学以致用,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
4.题型分数比例: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综合题20分。
5.内容比例: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10:20:206.试题难易度大体比例:试卷难度系数约为0.7,其中基础题、中档题、难题所占比例分别为7:2:1。
7.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综合题在后。
四、主要内容说明(表格部分)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二)地图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一)海洋与陆地(二)气候(三)居民(四)地域发展差异(五)认识区域(五)认识区域④③②①图2 西亚地区五、中考样卷201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样题地理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图1,完成1~2题。
1.该岛的地势起伏特点是A.西北高,东南低B.东南高,西北低C.西南高,东北低D.东北高,西南低2.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高处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B.海岸线平直C.甲处地形为平原D.该岛位于西半球读图2,完成3~5题。
3.关于该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的西部,大西洋的东岸B.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石油、煤炭、铁矿石C.当地的主要人种是黑色人种D.耶路撒冷是基督教、伊斯兰和犹太教的圣城4.图中半岛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半岛,其名称是A.印度半岛B.阿拉伯半岛C.中南半岛D.马来半岛5.下列景观,在图2所示地区常见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图1 某岛等高线地形图图3 俄罗斯农业分布图4 南极地区图5 珠江口地区读图3,完成6~7题。
6.关于俄罗斯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比较均匀B.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C.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地区D.以亚热带经济作物为主7.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农业不发达,粮食难以自给,最主要原因是 A.地形崎岖,平原面积狭小 B.纬度高,气温低 C.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D.人多地少,人均产量低 8.读图4,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没有生命存在 B.我国南极科考站所在地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南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D.7、8月份是南极旅游的最佳时间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将于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全线贯通。
读图5,完成9~10题。
9.图中序号依次表示香港、珠海、澳门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④② D.②③④10.港珠澳大桥加强了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促进人员、物资的密集流动,强化香港自由贸易 港发展B.促进香港人口向大陆迁移,缓解其地狭人稠的状况C.促进香港博彩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支柱产业D.促进内地向香港输送能源,利于香港发展大型重工业 我国设立了雄安新区,未来的雄安将是一座绿色、智慧的现图7 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代新型城区。
读图6,完成11~13题。
11.关于雄安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河北省北部 B.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C.位于东北平原上 D.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区12.设立雄安新区有利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下列机构最有可能迁入雄安新区的是 A.中共中央和国务院 B.大型国企、央企 C.各国驻华大使馆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3.设立雄安新区的目的在于①减轻北京人口、住房和交通压力 ②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③带动雄安及周边地区的房价上涨 ④促进雄安经济发展,建立雄安重工业基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读图7,完成14~15题。
13.下列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 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B.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都在400mm 以下 C. 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位于东南沿海 D. 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位于青藏高原 14.800mm 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秦岭—淮河是我 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关于该界线的 叙述正确的是A.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B.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C.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D.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二、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0分) 16.(6分)读图8、图9,完成下列问图10 一带一路示意图图11(1)6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至图8中的_________处。
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节气),太阳直射_______(纬线),图9中的岛屿这一天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
(2)有一艘渔船正在A 处作业,该船所处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
(3)图9岛屿是日本的北海道岛,关于该岛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位于高纬度地带B.位于南温带C.西临大西洋D.多火山、地震 17.(7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
读图10、图11,回答下列问题。
(1)一带一路涉及到的大洲主要有亚洲、_________洲和_________ 洲。
(2)“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甲区域与沿 途的乙区域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但 气候差异显著,甲区域属于________ 气候,乙区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
(3)图11中能反映鹿特丹气候特征的是______,鹿特丹位于欧洲西 部,该地区地形以_______为主, 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最有可 能从欧洲西部出口到中国的农 副产品是_________。
A.椰子、香蕉B.奶酪、奶粉C.咖啡、可可D.水稻、花卉18.(7分)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某科考队沿黄河干流进行考察。
读图12,完成下列问题。
图12 黄河干流(1)甲河段所在区域是黄河的发源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地区。
(2)乙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碗水,半碗泥”形象反映了丙河段的特征,形成这种特征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河段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 ,流速变缓,泥沙沉积,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___________”,危害严重。
(5)黄河与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相比,二者的共同特征有____________①都自西向东流②都注入太平洋③都有凌汛现象④上游水能资源都很丰富⑤下游航运价值都很高A. ①③⑤B.②③⑤C. ①③④D. ①②④地理部分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号答A C DB AC B CD A D B A C B 案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20分)16.(6分)(1)乙夏至北回归线(或23.5°N)昼长夜短(昼最长,夜最短)(2)45°N,145°E(北纬45°,东经145°)(3)D17.(7分)(1)欧非(顺序可颠倒)(2)亚热带季风海陆位置(3)②平原 B18.(7分)(1)青藏(2)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3)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支流众多;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答出两条即可) (4)华北平原地上河(5)D六、复习建议1.正确理解和把握考试内容和目标。
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一定要帮助学生搞清本学科的考试目标,不必面面俱到。
把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做到重点突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要精细解读考试说明,关注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及试题比例分配,试题类型及难度要求等。
2.继续落实“双基”教学,加强思维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和切身经历出发,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地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理解与运用,复习中不能只是把教材中的内容呈现给学生,而要在理解课标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分析与把握,重视教材中的“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