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旅游发展及对策分析

城市旅游发展及对策分析

专业:09级旅游管理班级:2班姓名:学习学号:笑嘻嘻思想城市旅游发展及对策分析—以杭州为例摘要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城市旅游业务基本上是接待性的任务,知道1978年以后,城市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才逐渐发展起来。

近几年来,随着各地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各地城市经济的活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城市旅游业实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是争取旅游外汇的重要场所。

城市旅游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是旅游者的主要目的地和来源地,而且城市建设和基础服务设施也比较完善,能够成为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枢纽。

但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城市旅游业存在很多问题。

在国内各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众多问题,这些客观问题和主观上的失误现象已经较为普遍,从而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中国城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使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本文通过以杭州为例,对其城市旅游业得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文主要通过对杭州城市旅游现状的分析,总结其优劣势,在产品、市场、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实现“休闲之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旅游;杭州;发展;对策正文一、相关概念(一)城市旅游“城市旅游”在目前国内外有限的研究中,仍没有大家公认的定义。

Pearce.P 认为“城市旅游”要以人们为什么选择城市作为旅游地的出发点,需要分析旅游者行为的社会心理,特别是旅游者的动机;Stephen Page认为城市旅游是旅游者被城市所吸引,是由于城市提供的专业化功能、一系列的服务设施及优良的人文环境。

我国旅游界目前对“城市旅游”定义的界定主要有三种:一是认为城市旅游是指以城市作为旅游吸引物招揽旅游者的一种旅游活动;二是认为城市旅游是发生在城市中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对旅游产业来说,是指旅游者在城市中所有的物质与精神的消费活动;三是由上海宋家增先生提出的“都市旅游”的概念,定义都市旅游是以都市风貌、风光、风物、风情为特色的旅游;但是保继刚教授(1999)认为城市既包括了历史文化小城,也包括了工业化、商业化的大城市,因此都市旅游不等同于城市旅游。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将城市旅游定义为,广义上表现为提供主要或全部有国际游客及国内城市旅游者消费的产品及服务的产业和商务活动的总和。

不论城市旅游的内涵多么丰富和复杂,其组成部分如何广泛和多元化,其最终目的是为旅游者提供观赏娱乐的对象及服务,其检验标准时通过目的地的形象建设和促销宣传能够吸引更多的本地居民和外来的潜在旅游者来城市旅游消费。

城市旅游业师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一种产品,并且需要不断经受消费者(游客)的主观选择和评价。

(二)城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城市旅游业发展规划,是城市旅游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包括:城市旅游业的总体规划、经营性规划、旅游项目可行性规划、基础性服务性设施规划以及各功能分区的详细规划等。

城市旅游经营性规划作为城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战略性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从经济可行性和经营高效益的角度出发,科学规划城市旅游产业内部行业发展、产业结构的组成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发展规划,并以此规划为基础,指导城市旅游业下一步的经营与发展。

二、杭州市旅游发展现状(一)发展概况通过比较分析大致可以把城市旅游业分为四个层次:国际旅游城市、国内重要旅游城市、地区重要旅游城市和普通旅游城市,其中国际旅游城市以为其影响力的原因不同,可按照政治经济影响力、历史文化影响力和风景与资源影响力分为三类。

有的城市兼具多种影响力,而杭州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国际著名风景旅游城市。

就杭州而言,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它给政府带来财政收入的同时,更给相关行业带来诸多商机,给老百姓带来就业岗位、经济收入,是一棵名副其实的“摇钱树”,是政府和百姓共同拥有的一个“金饭碗”。

其旅游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比重逐渐增加,杭州市2008年至2010年旅游统计数据如表一所示:表一:杭州市2008年至2010年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年份入境旅游人数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收入旅游总收入人数(人次)增减%收入(万美元)增减%人数(万人次)增减%收入(亿元)增减%收入(亿元)增减%相当于GDP比重%2 00822133196.1129610.215.84551.710.7617.212.5707.212.214.82 00923040454.1137994.76.55093.711.9708.914.8803.113.615.82 010274714719.7169008.422.56304.923.8910.928.51025.727.717.3 由上表数据可看出,杭州市旅游增长迅速,现分析其城市旅游发展的优劣势。

(二)优势分析城市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的竞争,更是文化、环境、城市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较量。

要构筑起杭州在新时期参与竞争的坚实基础,必须要具有自己的城市特色,走差异化、独特性发展道路。

杭州有8000年文明史、2230年建城史,是国家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杭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经济发达、风景优美、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是杭州最高层次的定位,打造“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是杭州旅游的品牌定位。

只有抓住了旅游这个发展载体,才能弘扬杭州城市特色、增强城市品质、扩大杭州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极大地提升杭州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作为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杭州的主要特色在于其优越的休闲环境。

自古就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是知名度很高的国际旅游城市,2004年底入选“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荣获联合国最佳人居奖。

这些都表明杭州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适合人类休闲旅游的城市之一。

2006年杭州成功申办世界休闲博览会,更是被世界休闲组织授予“东方休闲之都”称号。

杭州旅游市场化操作机制不断完善,从原来政府度假经营向以政府主导的国资、民资、外资多元化投入发展旅游的经营局面转变,旅游发展环境也不断优化。

虽然杭州市旅游、休闲业在社会经济环境和当代需求的驱动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还存在市场推动不足、品牌形象不突出和特色主题活动缺乏等现象,这将影响到杭州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存在问题1. 文化遗产额保护和重建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由于游客的大量涌入,造成文物古迹损毁严重,加之建筑物因岁月的侵蚀而产生的破裂和变形都给杭州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随之对这些历史古迹进行修复和保护的工作需要巨大的财政支出来支持,给当地政府增加了财政压力,与利用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标相冲突。

2.旅游者管理问题随着杭州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杭州面临着旅游者管理的问题。

旅游者的游客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旅游者和短途旅游者。

杭州的短途旅游者在整个市场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来自浙江、江苏和上海三省得比例尤其大。

短途旅游者占整个游客数量的比重趋向于稳定的增长。

对于逐年增加的旅游者,杭州市目前还没有具体有效的措施解决。

3.旅游承载力问题一般说来,当超过发展极限时,就会出现额外的消极影响。

旅游发展的极限被称为旅游承载力,及旅游目的地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数。

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的组成决定了一个旅游地所能接待游客数的极限值,这可被称为自然承载力;由于旅游业不能使当地破坏其社会特性,决定了一个旅游地所能接待游客数量的极限值,被称为社会人类学承载力;由于旅游业得发展妨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决定了一个旅游地所能接待游客数量的极限值,被称为社会经济承载力。

我认为杭州的城市旅游发展面临着自然承载力和社会人类学承载力的问题,目前问题没有得到减缓。

4.历史古建筑空间的竞争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当地人口和外来人口),资源压力加剧,然而旅游业得发展对资源产生了新的需求。

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需求明显存在冲突性。

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资源压力是很典型的,因为它们还必须满足居民对现代基础设施的合理需求,例如交通。

随着居住需要的变化,历史建筑经历着适应性的改造。

对于旅游者来说,这些建筑和纪念物都是潜在的吸引物,但和博物馆的收藏品不一样,它们不能隔离起来以免受使用的影响。

三、对策分析杭州为了加快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旅游产业业态转型升级。

通过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来共同加快推进旅游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业态转型升级,加快实现旅游业即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国内游“一轮独大”向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两轮驱动”转变;从观光游“一枝独秀”向观光、会展、休闲游“三位一体”转变。

主要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的主要举措:1.坚持一个目标——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杭州在国内旅游城市中知名度位于前列,但在国际上远没有北京,西安和上海等地的知名度高。

因此国际市场还极具开发潜力,将杭州打造为国际旅游目的地是其长远目标。

2.实施“两大战略”——“旅游西进”战略和旅游国际化战略“旅游西进”,就是以杭州“三江五湖一山一河一溪三址”为基础,通过规划共绘、交通共建、市场共拓、产业共兴,整合和优化配置旅游等各类资源,构筑全市1小时半交通圈、旅游圈和经济圈,打响“游在杭州”品牌,把杭州建设成为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集散中心和重要目的地,成为现代化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我们把“旅游西进”作为“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战略重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来抓。

对“旅游西进”战略,总的指导思想是:一是促进杭州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根本目的就是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二是促进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也就是要打造全市1小时半经济圈。

通过整合各区、县(市)“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三是促进杭州市域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

通过实施“旅游西进”,促进产业梯度转移,实现市域东西部协调发展。

“旅游西进”战略是杭州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促进市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战略,而不仅仅是旅游业发展的专项战略。

旅游国际化战略是旅游西进的子战略,通过实施旅游国际化就是让杭州这座城市在国际上富有鲜明的城市个性和魅力,具有高质量的国际旅游环境,拥有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能为游客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旅游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旅游资源都能缓解市中心的游客承载压力。

可以很好的保护市内古建筑和自然风光的环境。

3.打造“三大板块产品”——观光、会展、休闲游产品在观光游产品上,主要实施了面向国际游客的“三大工程”(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西溪湿地保护工程、运河综合整治保护工程)建设,旨在提高杭州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在商务会展游产品上,以提升竞争力为手段形成“春有茶博会、秋有西博会”和力争五年一届的“世界休闲博览会”的会展游新格局; 在休闲游产品方面,杭州紧紧抓住举办2006世界休闲博览会的重大契机,加快“休闲之都建设工程”步伐,打响“东方休闲之都”形象品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