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随堂练习-试题和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随堂练习-试题和答案
A、朴素唯物主义时空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
C、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D、唯心主义时空观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14.(单选题)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
A、它的矛盾性
B、它的可知性
C、它的物质性
D、它的存在性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C、以一定自然科学材料作根据
D、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客观存在
E、把世界的本原说成是某种特定的物质结构层次
答题: A. B. C. D. E.(已提交)
21.(多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定义对于现代科学发展( )。
A、具有世界观的指导意义]
B、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C、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方法
D、具有指明唯物主义方向的意义
E、具有排除唯心主义对科学研究干扰的意义
答题: A. B. C. D. E.(已提交)
参考答案:ABDE
问题解析:
22.(多选题)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 )。
A、物质世界不存在静止状态
B、物质世界不存在精神,意识的运动
C、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
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物质承担者
A、自然科学的物质观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E、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答题: A. B. C. D. E.(已提交)
参考答案:BDE
问题解析:
20.(多选题)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 )。
A、哲学物质发展的第二个基本历史阶段
B、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构成物质要素的原子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8-06-15 23:59:59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1.(单选题) 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18.(多选题) 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因为运动是物质的( )。
A、根本属性
B、主观形式
C、内部结构
D、存在方式
E、唯一特性
答题: A. B. C. D. E.(已提交)
参考答案:AD
问题解析:
19.(多选题) 哲学物质观经历的基本历史阶段有( )。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2.(单选题) 把物质等同于原子的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单选题)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性
B、规律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答题: A. B. C. D. E.(已提交)
参考答案:CDE
问题解析:
23.(多选题) 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 )。
A、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主体
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C、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精神运动
D、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E、运动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答题: A. B. C. D. E.(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6.(单选题)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主义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7.(单选题) 静止是指( )。
A、同运动对立的事物存在状态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绝对的不运动
D、静止是无条件的
参考答案:ACD
问题解析:
24.(多选题)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 )。
A、是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
B、是认识事物的唯一途径
C、是认识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D、是把事物区别开来的前提
E、是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答题: A. B. C. D. E.(已提交)
参考答案:ACDE
问题解析:
25.(多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有( )。
B、存在运动之中
C、不包含运动于其中
D、是寓于运动之中的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11.(单选题)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是( )。
A、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B、客观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8.(单选题)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其含义是( )。
A、运动是变化的,静止是稳定的
B、运动是客观的,静止是主观的
C、运动是重要的,静止是次要的
D、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4.(单选题)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
A、运动
B、静止
C、规律性
D、可知性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5.(单选题)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质和量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9.(单选题)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在于( )。
A、无论何时何地运动无条件存在
B、物质运动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D、物质运动的五种基本形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10.(单选题) 形而上学认为静止( )。
A、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A、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B、物质是其自身永恒存在和无限发展的唯一原因
C、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D、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E、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表现形态
答题: A. B. C. D. E.(已提交)
问题解析:
12.(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 )。
A、运动着的物质的唯一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观工具
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13.(单选题) 认为时间是同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均匀流逝的持续性,空间是和物质运动相脱离的绝对空虚的框框这种观点是( )。
问题解析:
15.(单选题) 意识是( )。
A、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
B、动物所具有的现象
C、生物所具有的现象
D、人类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16.(单选题) 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大体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D、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动物的刺激反应性;从刺激反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17.(单选题) 意识的本质是( )。
A、人脑分泌的一种物质
B、客观事物
C、一种特殊的物质
D、人脑的机能,人脑对物质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