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06构造地质学考研试题知识点整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06构造地质学考研试题知识点整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入学复习试题 第 3 页(共 28 页)
43 滑距:是断层两盘实际的位移距离,是根据错动前一点,错动后分成两个对 应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44 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45 剪应变:一点附近不同方向质线之间夹角发生的改变。 47 节理: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破裂面。 48 节理系: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理 组,则构成节理系。 49 节理组:是指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基本一致和力学 性质相同的一群节理。 50 均匀应变:连续介质中,如果变形前任一取向直线上的质点变形后仍在一条 直线上,则这样的形变称为均匀变形。 51 矿物生长线理:是由针状、柱状或板状矿物顺其长轴排列而成。 52 粒级层理: 53 连续劈理:凡岩石中矿物均匀分布,全部定向,或劈理域宽度极小,只能借 助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分辨劈理域和微劈石的劈理,均称为连续劈理。 54 流劈理:是变质岩中和强烈变形岩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次生透入性的面状构造, 它是由片状、板状或扁圆状矿物或其集合体的平行排列构成的,是具有使岩石分 裂成无数薄片的性能。 55 糜棱岩:细粒的,具强烈面理化的断层岩。是错动面上的岩石受到压碎、拖 拽和强力研磨而产生的。 56 面状构造:泛指地质体中所有平面的构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入学复习试题 第 1 页(共 28 页)
15 地垒:由两组走向平行反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在简单情况下,有两条正断 层组成的地垒,中间共同的下盘上升,两侧的断层上盘下降。 17 递变层理:一个单层中,从底面到顶面粒度由粗到细。 18 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由多次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 过程变化到最终状态的发展过程。 19 顶薄褶皱:褶皱核部同一褶皱层的真厚度小于翼部岩层厚度的褶皱。 20 断层角砾岩 :由任保持原岩特点的岩石碎块组成的角砾岩。 21 断层面:将岩块或岩层断开成两部分并借以滑动的面。 22 断层泥:岩石在强烈的研磨中成为泥状,单个颗粒不易分辨,较大碎粒含量 有限,这种未固结的断层岩可称为断层泥。 23 断层三角面:断层崖受到与崖面垂直方向的水流的侵蚀切割,形成沿断层走 向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 24 断层线:是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即断层在地面的出露线。 25 断层崖:由于断层两盘的相对滑动,断层的上升盘常常形成陡崖。 26 断层岩:是断层两盘岩石在断层作用中被改造形成的具有特征性结构、构造 和矿物成分的岩石。 27 断距:是指被错断岩层在两盘上的对应层之间的相对距离。 28 断坡: 29 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地区遭受强烈侵蚀,外来岩块被大片剥 蚀,只在大片被剥露出来的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称为飞来峰。 30 非共轴递进变形:递进变形中,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与有限应变椭球体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入学复习试题 第 2 页(共 28 页)
的主轴不一致。 31 非透入性构造:构造在地质体中不均匀连续弥漫整体。 32 缝合线构造:是一种常见于不纯灰岩中,由压溶作用引起的,与节理相似的 小型构造。 33 负花状构造: 34 杆状构造:是由石英等单矿物组成的比较细小的棒状体。 35 隔槽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褶皱组成,向斜紧闭且发育完整,而两个向斜之 间的背斜平缓开阔,常成箱状。 36 隔档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褶皱组成,背斜紧闭且发育完整,而两个背斜之 间的向斜平缓开阔,常成箱状。 37 共轴递进变形: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始终与有 限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一致。 38 构造层次: 39 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地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 石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块由断层圈闭的 原始岩块,常常是较老地层中出现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年轻地层,这种现象称 为构造窗。 41 构造透镜体:是断层作用引起构造强化的一种现象。断层带内或断层面两侧 岩石破裂成大小不一的透镜状角砾。 42 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与层面垂直的应力作用而发生弯曲的行为称为横弯 褶皱作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入学复习试题是未固结的沉积物露出水面后,经曝晒干涸时收缩形成的 与层面大致垂直的楔形裂缝。 58 逆冲断层:逆冲断层是位移量很大的低角度逆断层。 59 逆断层:逆断层是断层的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的断层。 60 盆岭构造: 61 劈理:劈理是一种潜在分裂面按岩石一定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 的次生面状构造。 62 平行褶皱:褶皱面作平行弯曲。同一褶皱层的厚度在褶皱个部分一致,所以 也称为等厚褶皱。 63 平移断层:平移断层是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位移的断层。 64 破劈理 :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破裂面,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的排列无 关。 65 倾伏角:直线的倾斜角,即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所夹之锐角。 66 倾伏向:某一直线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即某一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 指示的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位。 67 倾伏褶皱:枢纽倾斜的褶皱称为倾伏褶皱。 68 倾角:指倾斜平面上的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69 倾竖褶皱:轴面和枢纽近于直立的褶皱。 70 倾向: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即倾角。 71 倾斜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倾斜线上的分量称为倾斜滑距。 72 石香肠构造:又称为布丁构造,是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
源于:地质考研命题组
地质考研白皮书
知识点整理 科目代码: 806 科目名称: 构造地质学
适用范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复试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复试试题
1 A 型线理:与最大应变主轴 A 轴一致的线理。 2 a 型线理:与物质运动方向平行的线理。 3 B 型线理:与物质运动方向垂直,平行中间应变主轴 B 轴的线理。 4 S- C 组构 5 背斜:核部由老地层、翼部由新地层组成的褶皱。 6 不连续劈理:劈理域在岩石中具有明显间隔,用肉眼就能直接鉴别劈理域和 微劈石的劈理。 7 不整合接触:先后沉积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地层缺失,这种接触 关系为不整合关系。 8 侧伏角:直线与所在平面走向线间所夹锐角。 9 层理:是沉积岩的最基本的原生构造,是研究构造的最基本的参考面。 10 超覆:当新沉积物的展布范围超过早先的盆地边界而覆盖在下伏地层或原为 剥蚀区的基底上,使下伏早期地层产生尖灭,这种现象叫超覆。 11 倒转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一翼地层倒转的褶皱。 12 等厚褶皱:同一褶皱层的厚度在褶皱各部分一致,褶皱面平行弯曲,也称平 行褶皱。 13 等斜线:是褶皱正交剖面上层的上、下界面的相同倾斜点的连线。 14 底辟构造: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 一种构造,属典型的不协调褶皱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