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和汉语发展史
对于英语和汉语而言,二者语系不同,起源不同,差异是本身具有的,不是某时形成的,一种民族语言(包括词汇)的发展与民族的历史密切可关。
要了解英语语汇的发展史,不可避免地跟整个英语的发展史,乃至英国的历史密不可分。
我们可能觉得凡是语言都是同源,但那起源太过久远,又没有发现过任何实证,猜想不是科学,所以我们就从有可靠证据的起源谈起。
英语在这方面,做得比汉语好得多,汉语的语源考现在做得最好是法国人和美国人,也不能确实得提出有力的论断,国内的说法更是还多停留在传说和猜想阶段,可引证的也不过说文解字和季老那一批人的甲骨文、金文解读,但你既然问了,也只好拿出来比比看,其实二者并不具备什么可比性。
英语的历史从1500多年前的北欧开始。
在公元5世纪左右,称为天使、撒克逊和黄麻的人们的部落从德国和丹麦旅行向西过北海。
他们迁入英国,并且在7世纪末以前,他们讲早期的形式英语。
在8世纪末,斯堪的那维亚人攻占英国。
战争持续了将近200年。
在这个时期,很多拉丁语、丹麦和古斯堪的那维亚的单词融入英语。
象炊具和杯子与生活息息相关一样,拉丁语给了英语很多单词。
从丹麦语和古斯堪的那维亚语中,英国人借鉴过来了皮肤、腿、以及各种词格的代词“他们”、“他们的”。
来自古斯堪的那维亚语的很多同义词统一到英语中,例如,愤怒(英语的wrath和古斯堪的那维亚语的anger);生病(英语的sick和古斯堪的那维亚语的ill),都在英语中进行了统一。
1066年,诺曼人征服英国。
法语成为富人的语言和强有力的象征,但穷人主要讲英语。
在14世纪末,英语再次成为第一语言。
到这时,英国人使用的很多词汇来自法语或者拉丁语,并且许多早期的词汇已经不复存在。
到了第16和17世纪,人们对古典作品感兴趣。
在这个时期,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词汇被归入英语。
许多词汇或者单词的组成部分,从那些语言被用现代英语引进使用。
经过1500年的变迁,英语从几个日耳曼部族的语言发展为今天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语言,这固然有政治,经济,社会的原因,但英语本身也有其它主要语言所没有的长处。
词汇的国际性便是他的优点之一,一方面英语属于日尔曼语族,有日尔曼语的共同词语,另一方面又长期与法语及其它罗曼语族语言的联系密切,同时吸收了大量古典词语。
可以说,英语把代表欧洲主要文化的词语兼收并蓄于一身,这在欧洲各语言中间是独特的。
从语法角度看,英语词尾变化简单,没有复杂的性数格变化。
英语正在不断向分析性语言的方向发展,向简化的方向发展,英语的词序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也使英语比较容易学习,特别是容易入门了。
今天,英语有来自大多数世界性语言的泊来单词。
你或许能找到英语使用的某个词汇是最先来自你的母语。
当然英语也有他的弱点。
最容易察觉的便是拼读不统一,造成的拼写混乱。
此外,同义词、惯用语特别多,这固然使其表现力强,但同时也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不少的因难。
对于汉语而言,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是至今通用语言时间最长的语言。
汉语的历史演变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不是表音的,不能如表音文字那样直接知道同一个字历史上的发音。
幸运的是,在汉字(特别是形声字)、诗歌的韵律以及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中可以找到有效的信息。
汉语的历史:上古汉语,相传黄帝时中原有“万国”,夏朝时还有三千“国”,周初分封八百诸侯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礼记•王制》)。
上古汉语存在于周朝前期和中期(公元前11世纪到前7世纪),文字记录有青铜器上的碑铭、诗经集、历史书书经以及部分《易经》。
春秋初期,见于记载的诸侯国还有170多个。
至战国时期,形成“七雄”,“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叙》)。
先秦诸子百家在著作中使用被称为“雅言”的共同语。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皆雅言也。
”(《论语•述而》)秦统一天下之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规范了文字,以小篆作为正式官方文字。
重构上古汉语的工作开始于清朝的语言学家。
西方的古汉语先锋是瑞典的语言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他主要研究汉字的形式和诗经的韵律。
中古汉语:这种汉语使用于隋朝、唐朝和宋朝(公元7世纪到10世纪),可以分为《切韵》(公元601年)涉及到的早期以及《广韵》(公元10世纪)所反映的晚期。
高本汉把这个阶段称为“古代汉语”。
语言学家已能较自信地重构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
这种证据来自几个方面:多样的现代方言、韵书以及对外语的翻译。
正如印欧语系的语言可以由现代印欧语言重构一样,中古汉语也可以由方言重建。
另外,中国古代的文学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总结汉语的语音体系,这些资料仍然是现代语言学家工作的基础。
最后,汉语的语音可以从对外国语言的翻译中了解到。
近代汉语近代汉语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以早期白话文献为代表的汉语。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语。
说了这么多,但是关于人类语言的起源却只能永远是一个假说。
但是不管咋样,各国语言发展到今天的纷繁复杂的样子,始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