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阳光总在风雨后

阳光总在风雨后

阳光总在风雨后
——优秀教师材料定勤芳寻觅着……寻觅着……,童年的梦在那一刻苏醒。

那年我20岁,青春活泼、阳光洒脱,带着灿烂的笑容,散发着青春气息踏上渴望的三尺讲台。

我将在这演绎人生光彩,我将在这抒写教育华章。

从踏上讲台一晃十五载青春已逝。

成长的岁月蹉跎,成长的过程艰辛,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回族人的纯朴与率真,勤劳与善良教育了我,十五年来,回乡人的我孜孜不倦潜心教学,锐意进取敢为人先。

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帮助下,我逐渐成长为一名学科骨干,业务标兵。

05年我成为全乡唯一的洪湖市小学语文教学能手;07年被评为先进教师;09年评为洪湖市政府和教育局联合表彰的“优秀教师”,老湾回族乡优秀共产党员。

11年被洪湖市评为“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优秀工作者。

春夏秋冬一路笑着走来,因为我无愧于我的职业,选择教育我无怨无悔。

潜修师德,铸师魂
我的父亲是一名朴实的教师,他爱岗敬业、以德修身,一生只会教书,虽然什么农活也不会做,但他对教育的忠诚却感染着我幼小的心灵。

童年时候的我就想做父亲一样的“教师”。

从实现孩时梦想到现在,一晃就过去十五年,十五年我也担任了十五年的班主任。

这十五年,送走学生一些批又一批,我的学生最爱和我说心理话,最爱和我亲近,最爱听我上课。

因为我的课让他们觉得新鲜,觉得快乐无比。

“以人为本”的课堂是快乐的,“以教学为本”的课堂是枯燥的。


以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孜孜不倦,用“四心”去指导我的课堂。

一是“爱心”,林崇德教授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真诚的爱自己的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二是“细心”关注每位孩子个性因材施教。

千人一面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法。

三是“耐心”做孩子的朋友,蹲下来孩子会更信任你,调皮的孩子需要耐心教育。

四是“恒心”任何教育都不是一蹴而就,更没有捷径可走,我教育学生“做事要有恒心永远别放弃,也许再坚持一会你就成功了!”我用我对教育执着、率真去感染学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自己做好了,学生也就自然会做好。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要用审美观点去欣赏学生,那么你眼中的学生就是一块块无暇的玉。

现在学生中好多都是“留守儿童”,家中只有“白加黑”(爷爷、奶奶和孙子、女)。

孩子们物质生活是丰富的,但他们缺少父母的“爱”。

于是我常去学生家里家访,了解他们生活,有意识贴近他们的心灵。

在知识中做他们的老师;在生活中做他们朋友;有困难时我是他们父母;犯错时我是他们的“医生”。

潜心研教,练师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要想给人一杯水,自己还得不断补充水。

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钻研才会有所提高。

于是我给自己加压充电,自费报成人考试,自学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

自费征订教学刊物,学习新理念领会新教法。

善学者方善可为,《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正所谓,学无止境,只有纳百家之长,才能厚积薄发。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我深知教不
研则浅,研不教则枯的道理。

平时只要学校有教研活动我都积极参与认真撰写反思和教学课后感。

经过锻炼我多篇论文小有斩获。

我总是这样觉得:我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我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

我用自己勤学善思的求学态度让自己日渐成熟。

教学上我喜欢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想如果把学生的认识比作一条长河的话,教师的作用无非是千方百计打开河水的闸门,使其在向前奔流的过程中,既不分流泛滥,亦不断流干涸,并使其自然而顺畅地流入大海。

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以“开放生动”的教学过程和“宽松民主”的教学方式来引领课堂。

教育的路还很长,用老生常谈的一句话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个人的修为还显仓白,确如人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

作为一名教师学习永无止境,只有活到老学到。

这就是我,一个勤钻业务,不断创新的回乡教师对教育的吟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