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放线
1、施工现场所用经纬仪、量具必须经过法定检测单位检测,仪器使用
前进行自检。
2、施工时以“大定小,长定短,以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先整体后局部”
得原则进行施测。
3、高程控制网得测设:由甲方提供水准基点,采用闭合水准测量法,
在建筑物东西两侧各设一个高程控制点,控制桩埋入地下600mm 深,混凝上浇筑保护。
4、轴线网得控制:由建设单位提供中重型卡车装配车间接跨得坐标
位置,建立永久性控制桩,并做好保护措施。
根据四角永久性控制桩,将南北、东西向得基础轴线测出,离中心点四米外设控制桩、用砖砌保护待用。
用白灰标出基坑开挖边界线。
二、土方工程:
1、开挖准备:根据基坑开挖平面图与建设单位提供得轴线定位桩进行
轴线投测,根据轴线向外用白灰放出开挖边线,会同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开挖。
开挖前详细了解场地状况,清除底下障碍物及地下管网,及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妥善解决。
基坑高程控制:从已知水准点引测至基坑坑壁,在基坑上做好标示桩,控制点得施测进行往返测,已引测得高程控制点为原始点,在坑壁四周做统一高程控制点。
2、土方开挖: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得知本工程开挖区域内土质分类为表
面土层1-3米为杂填土,表层土下为粉砂土层。
独立基础用反铲挖掘机作业,由于基础地下水位较浅基坑开挖时应及时做好降水处理。
开挖时必须按规定放坡,基坑较深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塌方。
挖至坑底上部30cm改用人工挖土,测量人员要密切配合,及时检查标高及边线,以防超挖。
因本工程地下土质大部分为回填土,基础开挖时若遇回填上应全部清除至原土层,随即做钎探,整理资料,及时通知设计、地勘、甲方与监理等有关人员验槽,并确定相应得地基处理方案。
3、地基处理: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设计标高时,按设计与勘察单位提
供得地基处理方案,当超挖深度少于300 mm时,使用级配砂石回填至设计标高,砂夹石应级配良好,其中石占全重30-50%为宜,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
严格控制级配砂石含水率,含水量控制在8%-15%。
回填面积要求周边挑出基础边缘大于1000mm,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放坡。
砂石应分层夯实,及时取样进行击实试验,压实系数达到设计要求
4、土方回填:土方回填前,应在基础结构验收后,或办理隐检手续后
进行。
要做好击实试验,确定击实系数与土壤最佳含水率。
回填前将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料不得含有腐植物,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分层夯实。
5、安全保证措施:
基坑开挖时两台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米,挖土应从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
挖土时应随时注意土壁变动情况,
基坑周边1米范围内不准对放任何物品。
基坑周边必须设置防护栏,防护栏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1、2米,下杆离地高度为0、6米。
横杆长度大于2米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并有项目标语:防止施工人员进入警戒区。
6、质量管理措施: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
等,挖运涂使不得碰撞,也不得坐在龙门板上休息。
经常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与边坡坡度。
定位标准桩与标准水准点要定期复测与检查就是否正确。
7、环境管理措施:
(1)采取防尘措施,避免大气污染。
土方施工时根据市有关规定,风力大于四级时严禁开挖。
运土车在出大门口时,门口铺设草垫,用于清除轮胎上外带土块。
每天定时派专人清扫马路,达到环卫要求。
三、钢筋工程:
钢筋进场前,检查质量证明书与标牌,检查外观无老锈、缺边、毛锈、脆断现象为初步合格,然后按规定抽样做钢筋原材检验,在现场做见证取样送试验室。
1、钢筋工程程序:钢筋配料单→审核料单→钢筋用料计划→
进场→材质、规格、数量、验收→取样送检→钢筋加工→加工验收→钢筋绑扎→钢筋隐检验收→下道工序。
2、钢筋验收:钢筋加工得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表皮清
洁、无损伤、无油污与铁锈等,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得钢筋不得使用,钢筋应分类码放并在下面垫木方,覆盖防雨。
3、独立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技术措施:(1)工艺流程:放线一浇筑基础
垫层混凝上一在垫层上弹上轴线、基础边线,用粉笔点划钢筋得排列位置间距线。
(2)基础钢筋绑扎按设计间距在垫层上划出排放纵横向钢筋,排放时注
意下层弯钩朝上,不倾向一边,双层钢筋网得上层钢筋弯钩朝下。
钢筋得弯钩或弯折:I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º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得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为钢筋直径d 得3倍。
II级钢筋末端需作90º弯钩,钢筋得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d得4倍,平直部分得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用I级钢筋作为箍筋时,其弯钩得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得直径,为箍筋直径得
2、5倍;弯钩平直部分得长度为箍筋得10倍。
(3)钢筋保护层垫块现场加工砼垫块,垫在主筋下。
(4)钢筋绑扎完毕后
应复核尺寸、规格一型号、数量、间距等,确保无误后进行清理等待验收。
四、模板工程
1、基础采用钢模加固,杯口采用吊模,竖向与横向龙骨采用钢管,
斜支撑采钢管固定。
2、模板支设前应先对槽内进行清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合模。
3、合模后根据中心线调整尺寸,特别注意短柱模板下口要找正、上
口要垂直,然后进行加固。
待所有模板安装完毕后,用经纬仪进行
轴线验校,并对基础底标高进行验测,对模板得牢固程度进行逐一检查,预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顶板模板
顶板模板采用竹胶板,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顶板模板主龙骨采用100×100方木,间距为1、2m;次龙骨采用钢管,间距为300mm。
保证板面平整,无错台,支撑稳定。
五、混凝土工程
1、在混凝上浇筑前应取得试验室得水泥、砂、石等原材试验报告
与各强度等级得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逐级技术交底,检查施工机械得性能,完成各项隐预检手续。
混凝土搅拌时必须由技术员测定砂石料含水率,根据配合比现场定称定量。
搅拌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投料,搅拌砼得投料顺序应先加入石子、砂,后加入水泥,搅拌至少一分钟,要严格控制水灰比,
2、混凝土入模前取样,标养与同条件试块得留置,必须符合规范
要求。
3、混凝土浇筑:独立杯型基础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振捣必须密实,
不能漏振、欠振,也不能过振,插点要均匀,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得1、5倍。
现场经测量振捣棒作用半径为35cm,则移动间距不大于52cm。
振捣棒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
要选派有丰富经验得砼浇筑工操作,操作人员持振捣器时要快插慢拔,振点要均匀排列,振捣密实。
振捣时不碰钢筋与模板,以防止
其位移变形。
带斜面得基础砼应用铁锨填实填平。
边角处应加强振捣,以免振捣不实。
待面层收干后,用木抹子搓压表面,以防止表面出现裂缝。
砼浇筑过程中应设专人瞧护钢筋与模板,发现钢筋位移、胀模情况,立即修正。
4、楼梯砼浇筑:
浇筑楼梯砼自下而上进行,先浇筑底板砼,达到踏步位置时与踏步砼同时浇筑。
施工缝留设在楼梯踏步上三步或下三步得跨中1/3范围内。
5、混凝土得养护:对已浇筑完毕得混凝土应加以覆盖与浇水,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应在浇筑完毕后得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与浇水; 混凝土浇水养护得时间,不得少于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得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在已浇筑得混凝土强度为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中重型卡车装配车间二期工程
土
建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新兴福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重卡项目部
2003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