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知识导图】[解读考点]本专题学习的重点是掌握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和酸的通性,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和碱的通性,掌握常见盐的化学性质及用途,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出题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近几年出现了开放性试题、知识迁移题、学科综合题、新情景题等。
新课标对该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1.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等)、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都是在化学实验或化工生产中常用的重要的酸、碱。
2.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尤其要会稀释浓硫酸。
3.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对该知识点的考查,通常从雨水、土壤pH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酸碱性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多角度进行变化,目的之一是对基础知识进行考查,其二是为了增强环境意识,用理论知识解答实际问题,解题时要熟练领会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当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溶液呈酸性;pH>7时,溶液呈碱性。
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
4.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5.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并能对各类化肥加以鉴别。
6.理解复分解反应以复分解反应为主线,常考查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物质或离子的共存,或以工业生产为背景,处理工业废水,甚至要求进行框图推断。
解题时,首先要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并趋于完成的条件,以酸、碱、盐溶解性表作为依据。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两种物质在溶液中互相交换离子,交换离子后生成物如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有沉淀生成,②有气体放出,③有水生成,则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复分解反应一般是指酸、碱、盐之间在溶液里进行的反应,对反应物而言,还要注意:①酸和盐反应中,盐可以不溶于水,但一定要溶于酸;②碱和盐、盐和盐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碱和盐都要是可溶的,否则无法交换离子;③酸和碱反应中,一般强酸(HCl、H2SO4、HNO3)与所有的碱都能反应,因为有水生成。
另外,NaNO3、HNO3在溶液中一般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因为与其他物质交换成分后无沉淀析出。
[洞察考向]1.常见酸、碱的性质与用途;应用与环保的关系;酸、碱的俗名、化学式、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酸、碱的区别,由酸、碱通性到其他未学习过的酸、碱性质的迁移推理以及相关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都是考查热点。
2.溶液酸碱性及其强弱是该物质溶液的重要性质,对生产、生活、科研影响很大。
pH 不仅能表示溶液酸碱性而且还能表示其强弱——酸碱度。
因此,考查热点有:(1)pH的意义与溶液酸碱性及其强弱的判断。
(2)各种因素引起溶液pH的变化趋势的判断以及运用函数图像表示各种因素与pH变化关系的分析。
(3)pH在生产、生活、科研中的实际应用。
3.常见的盐往往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关系更加密切,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十分重要,以及在生活、生产中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它们、选择它们都是重要的。
因此,与这些相关的内容都是考查热点。
4.盐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化合物,它们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酸、碱等许多物质紧密相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有许多益处,农业上的化肥大多是盐类就是一例。
因此,重要盐类的性质、不同盐的鉴别、推断,化肥种类及其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等都是考查热点。
将这些内容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等实际结合出题将是考查的趋势。
5.复分解反应是酸、碱、盐之间主要的基本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规律以及应用它们判断酸、碱、盐间复反解反应能否发生;通过复分解反应规律提高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理解;掌握一些物质的制法(原理),提高鉴别、推断物质的能力;利用复分解反应规律,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解决一些并不熟悉的实际问题。
这些都是考查的热点。
[真题剖析]1、小红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后,归纳总结出如图40-1所示的关系。
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其中颜色不正确的是()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解析】酸溶液使石蕊变红,使酚酞不变色;碱溶液使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A部分是石蕊和酸作用,显红色,A选项错误;B部分是碱和石蕊作用,显蓝色,B正确;酚酞与碱作用显红色,C正确;酚酞与酸作用是无色,D正确。
【答案】A2、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图40-2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完善这个知识网络:(1) 写出A、B、C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 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
盐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是:与碱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某些盐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
由图知,A、C可以是碱、盐或者金属氧化物。
先确定A、C,再确定B,B符合的条件是即能与A、C反应,又是盐酸与某种物质的生成物。
(2)中所写化学方程式要与A、B、C三空对应。
【答案】(1)A、B、C分别为: NaOH、CuCl2、Na2CO3(或NaOH、HNO3、Fe2O3)【说明:本题属开放性答案,其它合理答案也可】(2)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OH+HCl==NaCl+H2O或2NaOH+CuCl2==Cu(OH)2↓+2NaCl或Na2CO3+CuCl2==CuCO3↓+2NaCl等)3、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若密封不严会使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为碳酸钠。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从酸、碱两类物质中各选出一种物质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用化学式表示)酸_______;碱_______【解析】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CO2+2NaOH====Na2CO3+H2O,所以变质;变质后生成Na2CO3,可用盐酸或稀硫酸检验,如果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说明NaOH已变质;也可用Ba(OH)2、Ca(OH)2等碱,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NaOH已变质。
【答案】(1)CO2+2NaOH====Na2CO3+H2O (2)HCl等 Ca(OH)2等4、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的是()①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③使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露的浓硫酸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的反应。
①生石灰做干燥剂原理是CaO+H 2O=Ca(OH)2不是中和反应;②熟石灰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是碱和盐之间反应:③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碱和土壤中的酸反应;④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露的浓硫酸是酸和碱的作用,并且生成物为盐和水:2NaOH+H2SO4=Na2SO4+2H2O。
所以③④为中和反应。
【答案】B5、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向含有氢氧化钠的废液中滴入硫酸能否刚好完全中和呢?(1) 探索: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该溶液的pH〈7,说明硫酸过量。
(2) 验证:写出(2)出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3) 。
【解析】判断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进行的程度,只要检验出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即可。
本题先用pH试纸测定硫酸过量,再验证。
验证硫酸过量的方法较多,可以是活泼金属、碳酸盐、难溶碱、氧化物等。
【答案】(1)加入锌粒(或加入氧化铜或加入氢氧化铜或加入碳酸钠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2) 有气泡产生(或出现蓝色溶液或固体溶解,溶液变蓝或有气泡产生等)(3) Zn+H2SO4==ZnSO4+H2↑(或CuO+ H2SO4==CuSO4+H2O或Cu(OH)2+ H2SO4== CuSO4+2H2O或Na2CO3+ H2SO4==Na2SO4+H2O+CO2↑)【说明:(1)、(2)二空所写步骤、现象匹配,(3)空所写化学方程式与实验方案相关。
其它合理答案也可】6、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解析】pH试纸可以粗略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正确的操作是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不能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那样会污染试剂,使测得结果不准确。
也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会稀释待测液,使结果不准确。
【答案】A7、 2008年春季,特大暴风雪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在抗击暴风雪的战斗中,融雪剂发挥了—定的作用。
小明现有一包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已知它由碳酸钠、氯化镁、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提出问题]该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到底含有什么物质呢?[查阅资料]含钠元素的物质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会产生黄色火焰。
[实验探究]下面是小明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帮他完成。
[反思和评价](1)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融雪剂融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融雪剂有很多危害,例如会腐蚀道路、桥梁。
请你再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取少量融雪剂,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不含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融雪剂中滴加稀硫酸,无明显现象,不含碳酸钠。
向该融雪剂的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化镁,因为 Mg(OH)2是白色沉淀。
融雪剂中如果有氯化钠,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能产生黄色火焰。
融雪剂融雪的原理是降低了溶液的凝固点。
融雪剂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水、土壤的污染。
【答案】[反思和评价](1)MgCl2+2NaOH Mg(OH)2↓+2NaCl(2)降低了溶液的凝固点(3)污染水,污染土壤等等8、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40-3所示。
(1)硝酸铵属化学肥料中的________ (填序号):A.钾肥 B.氮肥 C.磷肥(2)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填序号):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3)硝酸铵能与强碱反应,其中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为:NH4NO3+NaOH=NaNO3+NH3↑+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_____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