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风险及风险管理第一节风险概述一、风险的本质(一)风险的定义不确定性损失可以相当客观地予以测定者即为风险(二)风险的特征1、客观性2、不确定性3、可测定性4、损害性5、发展性(三)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1、风险因素是指足以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机会的事件。
它包括实质性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2、风险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与意外事件。
3、损失这里所说的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性的和非预期性的经济价值的减少二、风险的种类(一)按风险的性质分类1、纯粹风险2、投机风险(二)按风险发生的原因分类1、自然风险2、经济风险3、社会风险4、政治风险5、技术风险(三)按风险的对象分类1、财产风险2、责任风险3、信用风险4、人身风险三、可保风险及其条件可保风险是指可被保险公司接受的风险。
可保风险的条件是:(一)必须是纯粹风险(二)损失的发生是意外的(三)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四)风险损失较大(五)风险必须适法第二节风险管理一、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透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选择最佳的风险管理技术,以最小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目的。
二、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一)风险识别(二)风险估测(三)风险评价(四)选择处理风险方法(五)风险管理评估三、风险处理方法风险处理是指通过采用不同措施和手段,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经济运行过程。
风险处理的方式很多,但最常用的是以下几种。
(一)避免(二)预防(三)自留(四)转移四、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一)风险是保险存在的前提,也是风险管理存在的前提(二)两者都是以概率论和大数定律等数理统计原理作为其分析基础和方法的。
(三)在风险管理中,保险仍然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职能、作用与分类第一节保险的性质一、保险的定义(一)损失说这是从处理“损失”作为保险的核心内容的一种学说。
1.损失赔偿说。
此说法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保险是赔偿损失的合同。
2.损失分担说。
它以经济学的知识为基础,提出保险的性质是多数被保险人的相互关系。
3.风险转嫁学。
此学说认为被保险人转嫁给保险人的仅仅是风险,也就是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非损失说1.技术说。
此学说主张以保险技术特征作为保险性质。
2.欲望满足说。
此学说认为保险是保障因保险事故引起金钱欲望的组织,如果发生保险事故,必须以引起金钱欲望为前提条件。
3.相互金融说。
此学说认为保险是一发生偶然事件为条件的相互金融机构(三)二元说此学说认为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以补偿为目的,后者以给付一定金额为目的。
人身保险是非损失保险。
主要观点有:1.否定人身保险说。
该学说认为:人身保险不是保险,而是一种投资。
2.择一说。
承认人身保险是真正的保险,但主张把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分别以不同的概念进行阐明。
(四)保险定义的一般表述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风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
二、保险的要素(一)特定风险事件的存在(二)多数人的结合(三)分担金的合理计算三、保险的特征(一)经济性(二)互动性(三)科学性四、保险预期它类似事物的比较(一)保险与储蓄(二)保险与救济(三)保险与赌博第二节保险的职能和作用一、保险的职能(一)保险的基本职能1.分摊损失职能2.补偿损失职能(二)保险的派生职能1.保险的融资职能2.保险的防灾防损职能二、保险的作用(一)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1.有利于企业及时恢复生产和经营2.有利于企业的发展3.改善企业经营管理4.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用5. 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二)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1.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2.有利于财政和信贷收支的平衡3.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增加外汇收入4.有利于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第三节保险的分类一、保险分类的方法(一)法定分类法(二)理论分类法(三)实用分类法二、保险分类的标准(一)保险经营1.保险经营主体(1)公营保险(2)民营保险2.保险经营性质(1)盈利保险(2)非盈利保险(二)保险技术1.计算技术(1)人寿保险年(2)非人寿保险2.风险转嫁方式(1)足额保险(2)不足额保险3.业务承保方式(1)原保险(2)再保险(3)重复保险(4)共同保险(三)保险政策1.自原保险与法定保险2.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3.普通保险与政策保险(四)立法方式1.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2.损失保险与人身保险3.损害保险与人寿保险4.财产、意外保险与人寿、健康保险(五)经济因素1.企业保险与个人保险2.团体保险与个人保险3.收入保险、财产保险、费用保险第三章保险合同第一节保险合同概述一、保险合同的概念及特征保险合同是保险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一种协议。
(一)保险合同与一般合同的共性1.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2.保险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
3.保险合同当事人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
4.保险合同必须合法。
(二)保险合同的特征1.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2.保险合同是双务合同3.保险合同是有偿合同4.保险合同是附和合同5.保险合同是要式合同二、保险合同的种类(一)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1.财产保险合同2.人身保险合同(二)补偿性保险合同和给付性保险合同(三)定值保险合同与不定值保险合同1.定值保险合同2.不定值保险合同(四)足额保险合同、不足额保险合同与超额保险合同1.足额保险合同2.不足额保险合同3.超额保险合同(五)原保险合同与再保险合同1.原保险合同2.再保险合同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一、保险合同的主体(一)保险合同的当事人1.保险人2.投保人(二)保险合同的关系人1.被保险人2.收益人二、保险合同的客体保险合同的客体是保险利益。
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保险利益是依保险标的的存在为条件的。
三、保险合同的内容(一)当事人和关系人的姓名和住所(二)保险标的(三)保险金额(四)保险费(五)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六)保险期间和保险责任开始时间(七)保险赔偿或给付方法(八)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第三节保险合同的订立、变更与终止一、保险合同的订立(一)保险合同的订立与生效1.保险合同的订立(1)要约(2)承诺2.保险合同的生效保险合同生效是指保险合同对双方发生约束力。
(二)保险合同的形式1.投保单2.保险单3.保险凭证4.暂保单二、保险合同的变更(一)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1.财产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2.人身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二)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这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权利和义务的变更。
三、保险合同的终止(一)因保险期限届满而终止(二)因义务已履行而终止(三)因解除而终止(四)因违约而终止第四节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理一、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一)定义解释原则(二)意图解释原则(三)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原则二、保险合同争议的解决方法(一)协商(二)调解(三)仲裁(四)诉讼第四章保险的基本原则第一节保险利益原则一、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及其意义(一)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保险利益原则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无效。
(二)保险利益的必要条件保险利益的确立必须具有以下三个条件:1.必须是法律认可的利益;2.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利益;3.必须是经济上能确定的利益。
二、保险利益原则在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应用上的区别(一)保险利益的来源不同财产保险中的保险利益来源于投保人对对保险标的所拥有的各种权利:1.财产所有权2.财产经营权、使用权3财产承运权、保管权4.财产抵押权人身保险中的保险利益来源于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所具有的各种利益:1.自身2.亲属关系3.雇佣关系4.债权债务关系(二)对保险利益时效的要求不同财产保险不仅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而且要求保险利益在保险有效期间始终存在。
而人身保险则着重强调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对被保险人必须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生效后,就不再追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问题。
(三)确定保险利益的价值依据不同财产保险保险利益价值的确是依据保险标的的实际利益;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无法以货币计算,所以人身保险保险金额的确定是依据被保险人的需要与支付保险费的能力。
第二节最大诚信原则一、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这一原则是指保险双方在签定和履行保险合同时,必须保持最大限度的诚意,自愿地向对方提供影响对方作出定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双方都应恪守信用,互不欺骗和隐瞒。
否则,保险合同无效。
二、最大诚信原则的内容(一)告知1.无限告知2.询问回答告知(二)保证1.明示保证2.默示保证(三)弃权与禁止反言弃权是指合同一方放弃他在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权利。
禁止反言是指合同一方既已放弃他在合同中的某种权利,将来不得再向他方主张这种权利。
三、违反最大诚信原则的法律后果(1)违反告知法律后果1.违反告知义务的情况主要有(1)解除保险合同(2)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3)退还保险费或按比例减少保险金(二)违反保证的法律后果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保证,不论起是否有过失,亦不论是否对保险人造成损害,保险人均有权解除合同,一般不退还保费。
第三节近因原则一、近因原则的含义近因原则是指造成保险标的损害的近因,必须是保险责任范围内的风险时,保险人才负赔偿责任。
二、近因责任的应用(一)单一原因致损近因的判定(二)多种原因同时致损的判定(三)多种原因连续发生致损近因的判定(四)多种原因间继发生致损近因的判定第四节损失补偿原则一、损失补偿原则(一)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该原则是指在财产保险合同种,当保险合同规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有权按照合同的规定,获得全面、充分的赔偿。
但被保险人不能因保险赔偿而获得额外的利益。
(二)损失补偿原则的主要内容1.保险人履行损失赔偿责任的限度(1)以实际损失为限;(2)以保险金额为限;(3)以保险利益为限2.损失赔偿方式(1)第一损失赔偿方式(2)比例赔偿方式二、损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一)代位原则代位原则是指保险人补偿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造成的损失之后,依法或合同的约定取得对负有责任的第三者进行追求的权利或者取得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有权的原则。
1.权利代位2.物上代位(二)重复保险分摊原则1.分摊原则的含义2.分摊方法(1)比例责任分摊法;(2)限额责任分摊法;(3)顺序责任分摊法第五章财产保险第一节财产损失保险概述一、财产保险概念及分类1.财产保险的概念2.财产保险的分类二、财产保险的运行1.财产损失保险运行概述2.展业与承保3.防灾防损4.再保险5.财产保险赔偿第二节火灾保险一、火灾保险及其特征二、火灾保险的一般内容1.火灾保险的适用范围2.火灾保险的保险责任3.火灾保险的费率4.火灾保险的保险金额5.火灾保险的赔偿三、火灾保险的主要险种1.财产保险基本险2.财产保险综合险3.家庭财产保险第三节运输保险一、运输保险及其特征二、运输货物保险1.运输货物保险的适用范围2.运输货物保险的一般内容3.运输货物保险的险种三、运输工具保险1.运输工具保险的适用范围2.机动车辆保险3.船舶保险4.飞机保险第四节工程保险一、工程保险及其特征1 承保风险责任广泛而集中2.涉及较多的利益关系人3 不同工程保险险种的内容相互交叉4.工程保险承保的主要是技术风险二、建筑工程保险1 建筑工程保险的适用范围2 保险标的与保险金额3 建筑工程保险的责任范围三、安装工程保险1.安装工程保险的适用范围2 安装工程保险的主要特点3 保险标的与费率四、科技工程保险第五节农业保险一、农业保险及其特征二、农业保险的基本内容1 农业保险的险种结构2 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3.农业保险中的注意事项第六章责任保险第一节责任保险概述一、责任保险的概述及分类二、责任保险基本特征1责任保险产生与发展基础的特征2责任保险补偿对象的特征3责任承保标的的特征4责任保险承保方式的特征5责任保险赔偿处理中的特征三、责任保险的承保与赔偿1责任保险的承保2责任保险的一般责任范围3责任保险的费率4责任保险的赔偿第二节公众责任保险一、公众责任保随与公众责任二、公众责任保险的一般内容1 公众责任保险的责任范围2 公众责任保险的保费计算3.公众责任保险的赔偿三、公众责任保险的主要险种1综合公共责任保障2场所责任保险3承包人责任保险4承运人责任保险第三节产品责任保险一、产品责任保险与产品责任二、产品责任保险的一般内容1.产品责任保险的责任范围2.产品责任保险的费率3.产品责任保险的赔偿第四节雇主责任保险一、雇主责任保险与雇主责任二、雇主责任保险的一般内容1雇主责任保险的责任范围2雇主责任保险的费率3雇主责任保险的赔偿三、雇主责任保险的附加险1附加第三者责任保险2附加雇员第三者责任保险3附加医药费保险第五节职业责任保险一、职业责任保险与职业责任二、职业责任保险的一般内容1职业责任保险承保方式2 职业责任保险的费率3 职业责任保险的赔偿三、职业责任保险的主要险种1医疗责任保险2律师责任保险3会计师资任保险4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责任保险第七章人身保险第一节人寿保险一、人寿保险的特点(一)保险金额的定额给付性(二)保险期限的长期性(三)风险的相对稳定性(四)保险的储蓄性二、人寿保险的种类(一)死亡保险以被保险人的死亡作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