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是把“双刃剑”
摘要:“多媒体是把双刃剑”,成败只是在举手之间。
面对多媒体,我们在享受多媒体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深刻的意识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多媒体教学既有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也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负面影响,只有做到多媒体与教学科学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并且避免或消除它的消极作用。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的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负面影响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过程课件课堂
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和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常用的教学手段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从根本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过去“三尺讲台迎冬夏,一支粉笔写春秋”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冲击。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粉墨登场”,不再是公开课、观摩课、展示课的“专属道具”。
多媒体以其独有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形象性在现代教学中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逼真的教学图像、生动的教学活动,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运用多媒体教学俨然成为一种“潮流”,但我想说各位同仁们请小心“多媒体是把双刃剑”,成败只是在举手之间。
面对多媒体,我们在享受多媒体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深刻的意识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多媒体教学既有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也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负面影响,只有做到多媒体与教学科学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并且避免或消除它的消极作用。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的作用
(一)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起"讲台+粉笔"的传统教学,多媒体课件的精美图片、形象生动和不断变换的画面、内容丰富且声情并茂的声像资料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促进大脑思维的展开,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增强感官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主要感觉器官把外界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与经验的过程。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两者已占94%的分量,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这说明获取知识,多种感官的配合与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多媒体技术中的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可以作用于视觉,旁白解说、示范朗读、背景音乐等可以作用于听觉,而视觉与听觉相加,给大脑留下的印象远远不是1+1=2。
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学生增进记忆和提高学习效率。
(三)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般都在课前将所有的授课内容做成一张张幻灯片,上课时不但能按顺序播放,而且还可以通过软件中"超链接"等功能,随时看到其他的幻灯片或其他的文件,加之互联网的辅助,十分方便快捷。
这不仅可以完成传统教学的任务,而且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负面影响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具有生动、直观、灵活等特点,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
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拓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容量,及时学习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水平和使用设备的方法等,也会使多媒体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受学生个体差异的制约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呈现的信息量速度快,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的速度,但忽视学生接受能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跟不上教师的讲解分析,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求知得不到满足,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必须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
首先,课件制作不仅要有好的内容,还要使人赏心悦目,只有把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才是成功的课件;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学生的听课情况,要面带微笑,经常注视学生,用心和学生进行交流,不操作机器时,要走到屏幕前或走到学生中,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教学手段起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二)课件的设计和使用不当造成教学紊乱
1.重结论而轻过程
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有些教师仅把电脑当作活动的黑板,经常把现成的结论投映到屏幕上,没有真正揭示教学知识产生和发现的过程,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2.重课件而轻主体
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有些教师不分教学内容,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僵化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以为没有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上不出生动、成功的课,忽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会使教师成为课件的放映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而忘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重形式而轻实效
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如果过分追求多媒体课件“声”、“画”效果,会削弱学生对课本的重视程度,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
表面上看起来,课堂教学的气氛轰轰烈烈,其实是学生大都是被课件中眩目夺眼的音画所吸引,并未真正掌握好本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4.重快节奏而轻学情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固然可以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加快课堂节奏和密度,但有时欲速则不达。
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这一页的问题中时,屏幕已经显示到下一页的内容或者当学生正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屏幕上已经显示出标准答案,学生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
还有,教师使用课件教学增加了教学信息量,节奏快,有时难免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
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应从全体学生的学情为出发点,注意抓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注意轻重缓急,放慢节奏,循序渐进,逐层突破。
5.重外在美而轻内在
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借助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而制作教学课件。
制作课件
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抽象的数学关系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对教学内容、目标的理解,设计教学步骤,选择合理的方法和恰当的手段;要有利于解决课堂上会出现的问题或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现的困惑;要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精彩,在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多彩练习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有的老师制作课件时忽视课件对教学的干扰,如有的课件背景五颜六色,学生无法看清字幕;有的课件课前就是一段躁人的音乐,似乎是活跃课堂气氛,实际上是扰乱了学生思维;有的课件是多余的,打乱有序、紧凑的教学环节。
一个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必须是时代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产物。
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画面的构思、布局,字体、字型的搭配,色彩的明暗对比,图象、动画和音像的处理艺术和制作质量等与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艺术相匹配。
(三)软硬件的环境因素影响教学效果
在日常的多媒体教学中,要想达到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理想效果,有好的课件和优秀的教师并不是全部,多媒体教学的软硬件环境也至关重要。
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不当或保养不到位,也会造成教学过程的中断,甚至会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影响到整个教学效果。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正确认识多媒体,巧用多媒体,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达到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客观规律,正确看待其利弊,努力做到扬长避短,不断探索优化教学过程的新措施,总结出最有效的使用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思考》,黄山教育信息网
2. 张娟妙《教师如何做好多媒体教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3. 彭军《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武汉化工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4.倪武,缪晓辉,王俊学.《论当前多媒体教学中的不足及对策》,中国高等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