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川博物馆调查实践报告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1301班 201330805021张妍活动目的:通过学院组织参观建川博物馆,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学习研究,透过文物找寻与历史息息相关的东西,感受那个年代遗留下来的记忆。
为以后了解历史、学
好历史做铺垫。
活动背景:在学院的组织下,我们旅历学院13级民族学班,文管班、文博班与历史班共同对建川博物馆进行历史实践考察,此次课程实习旨在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同
时了解更多的历史,让历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历史带给我们更加丰富的
知识,同时也为提高我们的调查实践能力。
活动时间:2014年4月25日
活动地点:成都市建川博物馆
活动内容:建川博物馆,全称建川博物馆聚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聚落占地500亩,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所在地—安仁古镇。
已建成抗战、红
色年代、地震、民俗四大系列共18座博物馆,是国家级旅游景区。
是目前国内
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聚落共收藏文物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3件。
这在国内民
营博物馆中首屈一指。
在集体到达目的地之后,我们便开始自行参观博物馆,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只参观了中流砥柱馆、飞虎奇兵馆、5.12抗震救灾纪念馆、三寸金莲馆、正面战
场馆、红色年代瓷器馆、川军抗战馆这七个展馆。
我们最先进入的是正面战场馆,一进入馆中便可看见东北军地图。
陈列着抗战时期中国军人穿的军大衣以及中国战士使用过的长枪、子弹。
第一次近距离的
接触抗战时期的文物,心中还是有些激动的,透过橱窗看到士兵穿着的衣服,鞋
子,顿时拉近了我们与抗战时期的距离,仿佛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时代,感受到
了抗战的气息。
其次进入的是中流砥柱馆,该馆规模居各馆之首,它以历史照片、资料、文献等方式陈列,通过三个主题单元:“民族的脊梁”“敌后之岁月”“根据地建设”
生动的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八年敌后抗战的情况。
走进馆中可以看到彭德
怀使用过的相机,聂荣臻抗战时期使用过的文件包等一系列文物。
观看这些文物
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抗战时的气息,那种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那种为了国
家利益而放弃一切的精神。
然后我们就走进了飞虎奇兵馆,这个展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援华概述”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美军援华的情况。
第二部分展示的是陈纳德将
军和他的飞虎队的传奇经历。
这一部分也是本馆的重点。
第三部分则主要表现中
美之间的友谊长存。
展馆中有很多美军使用过的兵器,透过美军的武器可以看出
当时的美国还是十分先进发达的,由此我便想到中国在当时的境况下能够取得抗
战的胜利实属不易,我们应该铭记这一刻。
墙面上还悬挂着美军的照片。
本展馆
也是抗战时期中美两国友好关系的见证。
我们还参观了三寸金莲馆,馆内展现的大都是古时人们所穿的小脚鞋,这些鞋子都非常小,而且前脚掌非常尖,基本上没有脚掌,墙上挂着人们裹脚的图片,
展现了那个年代人们被裹脚的痛苦。
听讲解员说,大概是在宋代以后裹脚才开始
兴盛,人们才以小脚为审美标准。
而在唐代以前还都是大脚的。
清朝灭亡以后,
人们思想得到解放,审美标准改变,也就不需要再裹脚了。
看到照片上裹脚的示
意图,突然觉得生在当代好幸福。
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5.12抗震救灾纪念馆了,这也是我此行最感兴趣的展馆之一。
在没进入展馆之前,我就看到了躺在外面的“猪坚强”,现在的它已经很大年龄了,能够从从地震中幸存下来也实属不易。
进入馆中便有一种沉重的感觉,馆内一直放着抗震救灾的歌曲,墙上也悬挂着人们在抗震中写下来的诗句。
里面陈列着许多灾后留下来的东西。
其中还有温总理在地震抢险中使用过的喇叭,上了二楼我便看到了非常心酸的一幕,墙上悬挂着一对新婚拍摄婚纱照的情侣,在他们拍摄婚纱照的时候不幸地震遇难。
新娘的肚子里还有一个两个月大的宝宝。
新娘身上穿的婚纱后来也被收藏了下来,但很可惜只有一部分,另一部分至今也没有找到。
看到墙上悬挂的婚纱照瞬间眼泪便留了下来,本应该是美好生活的开始却被一场地震而打碎了。
里面还有各种地震时期的工作人员写的日记,透过字里行间可以看的出当时的心情。
还有吴家方背着亡妻所骑的那辆感动世界的摩托车,最里面展现出的是地震遗留下来的小朋友的书包,本是祖国的花朵却要经受这样的打击,那沾满泥土的书包,真希望他们可以快快长大,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参观本馆整个过程都十分的揪心,好像时间倒流,回到了汶川地震的那一年,那一天。
走出馆后也很久不能平静下来。
我们还参观了川军抗战馆,它主要展示的是川军抗战时期所使用过的东西,以及川军不畏艰苦,齐心协力抗战的丰功伟绩而红色年代瓷器馆则将苦心收藏的红色年代瓷器集中陈列,以数千件瓷器画面链接成一副生动的“清明上河图”。
建川博物馆的馆长说过,为了和平,我们纪念历史,为了发展,我们纪念灾难。
了解历史,追溯历史,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通过这次课程实习,我学会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
此次课程实习也让我们增强了对历史的兴趣,有助于以后更好的学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