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000-李道品-低渗透油藏分类和评价方法

00000-李道品-低渗透油藏分类和评价方法


1-2.5 0.40.4-0.6 5050-65
0.50.5-1 0.30.3-0.4 3535-50
<0.5 <0.3 2020-35
最大喉道界限
10 9 最大喉道半径 最大喉道半径(微米) 8 7 6 5
一类
大庆 长庆
4 3
二类
2 1 0 0.01
三类 四类
0.10
1.00
10.00
渗透率(md)
主流喉道界限
8 7 主流喉道半径 主流喉道半径(微米) 6 5
一类
4 3 2
二类 三类
1 0 0.01
四类
0.1
1
10
100 渗透率(md)
平均喉道界限
4.00 平均喉道半径 平均喉道半径(微米) 大庆 长庆 3.00
2.00
一类
二类
1.00
三类
0.00 0.01
四类
0.10 1.00 渗透率(md)
0.1 1 渗透率(md) 10
(3) 敏感性特征分类
界限 参数 低渗透一 低渗透二 低渗透三 低渗透四 类 类 类 类 敏感指数(小 敏感指数( 数) 伊利石、 伊利石、伊利 石/蒙混层 相对含量( 相对含量(%) 蒙脱石含量( 蒙脱石含量(%) <0.3 0.30.3-0.5 0.50.5-0.7 >0.7
2、低渗透油藏一些新的分类方法 、 简介
1)流度分类法 流度分类法
初步调查,低渗透油藏按流度分类, 初步调查,低渗透油藏按流度分类,有四个分类标准 表 按流度( 按流度(K/µ)分类表 )
一 类别 咨询中心 大 庆 >10 >1.5 >1 >30



1-10 1.51.5-1 1-0.5 1-30
四类
长庆 (md) 0.19 0.19 0.11 0.09 1.38 大庆 (md)
37.0 17.78 35.59 58.2
评价结果与开发效果吻合
1 2.5
0.8 综合评价值
评 价值 产量
2 日产量(m3/d) m
0.6
1.5
0.4
1
0.2
0.5
0
庄19 庄9 吴410 沿25 庄40 耿40
0
<20
2020-40
4040-60
>60
<1
1-2
2-4
4-6
储层评价参数体系
根据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对渗流的影响, 根据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对渗流的影响,从孔隙结 构、渗流及流体特征和储层敏感性等三个方面初步筛 项评价参数,见下表: 选9项评价参数,见下表: 低渗透储层评价参数表
参数分类 评价参数 最大喉道半径 孔隙结构参数 主流喉道半径 平均喉道半径 喉道均质系数 可动流体饱和度 流体及渗流特征 参数 敏感性参数 启动压力梯度 原油粘度 粘土含量 伊蒙混层含量 物理意义 反映排驱压力大小 对渗流起主要作用的喉道半径平均值 岩石总体喉道大小 喉道均一程度 流体流动有效空间大小 体现渗流非线性程度和渗流能力 流体性质 对储层有效渗流能力影响较大的因素 影响储集层水敏特性的参数
(md)
二类
长庆 (md) 1.66 1.34 0.59 1.26 0.48 0.39 大庆 (md) 25.87 18.29 22.18 12.76 16.03 24.73 9.61 5.3
三类
长庆 (md) 0.68 0.26 0.27 0.99 0.37 0.69 0.54 大庆 (md) 3.53 2.75 2.65 3.2 2.5 2.27 2.84 2.47
1) 油藏分类主要参数迭择
分为三类: (1)渗透率 分为三类: )渗透率,分为三类 一般低渗透,渗透率>10-50md; ●一般低渗透,渗透率 ; 特低渗透,渗透率1-10md; ●特低渗透,渗透率 ; 超低渗透,渗透率<1md。 ●超低渗透,渗透率 。 (2)流度 分为三级: )流度, 分为三级: 一级,高流度 高流度: ●一级 高流度: >10md/mPa.s; ; 二级,低流度 低流度: ●二级 低流度: 1-10md/mPa.s; ; 三级,特低流度 特低流度: ●三级 特低流度: <1md/mPa.s。 。
地质储量 ( 万 吨 ) 地质储量( 吨) 10000 40000 50000 60000
地质储量 地质储量累计百分数
20000
30000
0
截至2005年底按流度统计低渗透已开发储量分布 年底按流度统计低渗透已开发储量分布 截至
低渗透油田储量流度分布图
流度 (md/mPa.s)
<0.1 0.1-0.2 0.2-0.3 0.3-0.4 0. 4-0.5 0. 5-0.6 0. 6-0.7 0.7-0.8 0.8-0.9 0.9-1.0 1-2.0 2- 3.0 3- 4.0 4- 5.0 5- 6.0 6- 7.0 7-8.0 8-9.0 9-10.0 10-20.0 20-150
2)油藏组合分类意见及结果 )
将渗透率和流度给合起来进行分类,见下表: 将渗透率和流度给合起来进行分类,见下表:
低渗透油藏分类 和评价方法
2009.3.
1、 问题的提出 、
我们把渗透率为( ~ ) 原来 我们把渗透率为(0.1~50)×10-3µm2的储层统称为低 渗透油层。 渗透油层。 根据实际生产特征, 根据实际生产特征,按照油层平均渗透率可以进一步把低渗透 油层分为三类: 油层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一般低渗透油层,油层平均渗透率为( ~ ) 第一类为一般低渗透油层,油层平均渗透率为(50~10)×103µm2。
3、新的低渗透油藏分类方法界限初 、 步建议
油藏分类方法很多,根据不同领域、 油藏分类方法很多,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用途有不同的 分类方法和参数标准。 分类方法和参数标准。 另外应把油藏分类和油藏评价区别处理, 另外应把油藏分类和油藏评价区别处理,油藏分类指标 和类别宜少一些,眉目清楚;油藏评价指标和类别可细一些, 和类别宜少一些,眉目清楚;油藏评价指标和类别可细一些, 甚不同专业、不同油区,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标准。 甚不同专业、不同油区,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标准。 例如,渗流所对各地区不同油层藏的微观孔隙结构、 例如,渗流所对各地区不同油层藏的微观孔隙结构、渗 流特征和可动流体饱和度等问题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分析研 究工作,得出了一些新的识和看法。 究工作,得出了一些新的识和看法。我们认为这项工作很有 意义,可以作为油藏工程专门研究的依据和基础。 意义,可以作为油藏工程专门研究的依据和基础。 结合我国低渗透油藏开发历史和现状,考虑各方面意见, 结合我国低渗透油藏开发历史和现状,考虑各方面意见, 提出新的低渗透油藏分类方法初步建议。 提出新的低渗透油藏分类方法初步建议。
1 2 2
1 2 2
0.5 1 1
0.5 1 1
综合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标准
一类>0.75; 一类 三类<0.5--->0.25 ; 三类
二类<0.75—>0.5; 二类 四类<0.25 四类
长庆区块分类结果
大庆区块分类结果
不同区块分类结果对比
一类
长庆 (md) 6.54 2.20 5.06 大庆
第二类为特低渗透油层,油层平均渗透率为( ~ ) 第二类为特低渗透油层,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0~1)×10-3µm2。 第三类为超低渗透油层,其油层平均渗透率为( ~ ) 第三类为超低渗透油层,其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0.1)×103µm2。
上述分类虽然基本符合我国低渗透油藏状况, 上述分类虽然基本符合我国低渗透油藏状况,但在生产实践中 也出现一些矛盾问题,例如有些渗透率相近似的油藏, 也出现一些矛盾问题,例如有些渗透率相近似的油藏,而开发难度 和效果很不一样。 和效果很不一样。 出现上述矛盾现象说明,只以渗透率分类过于简单, 出现上述矛盾现象说明,只以渗透率分类过于简单,因为影响 油藏开发难度和效果还有其它因素。 油藏开发难度和效果还有其它因素。 由于以上原因,最近一些单位提出了对低渗透油藏, 由于以上原因,最近一些单位提出了对低渗透油藏,按多因素 分类的方法。 分类的方法。
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
从单因素分类过程中发现相邻的储层类型参 数有交叉,因此利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判 数有交叉,因此利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判.
模糊评价方法
渗透率
三个步骤: 三个步骤: 选择评价参数, 选择评价参数, 计算权重; 计算权重 确定隶属度函 数; 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主流喉道半径 可动流体饱和度 启动压力梯度 原油粘度 粘土类型及含量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累 计百分数 ( %) 计百分数(
2) 渗流研究所研究的评价分类参数和 分类界限 渗流研究所近几年来在储层微观孔隙 结构、 结构、渗流特征和敏感性特征方面做了大 量深入细致地研究工作, 量深入细致地研究工作,揭示了影响不同 油区相同渗透率油层开采效果不同的因素, 油区相同渗透率油层开采效果不同的因素, 并提出了储层分类评价参数界限。 并提出了储层分类评价参数界限。 (1)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分类 包括:最大喉道半径、主流喉道半径、 包括:最大喉道半径、主流喉道半径、 平均孔喉半径、喉道均质系数、 平均孔喉半径、喉道均质系数、可流动流 体饱和度。见下表、 体饱和度。见下表、图:
孔隙结构参数分类表
界限 参数 低渗透一类 低渗透二类 低渗透三类 低渗透四类 最大喉道半径( 最大喉道半径(微 米) 主流喉道半径( 主流喉道半径(微 米) 平均喉道半径( 平均喉道半径(微 米) 喉道均质系数 可动流体饱和度 (% )
6-8
4-6
2-4
<2
4-6
2-4
1-2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