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设计方案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设计方案

xxxx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设计方案日期:2019年一、设计说明:根据《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通知》(煤安监函〔2016〕5号)的要求,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增强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结合本煤矿实际,将原KJ83N监控系统升级为KJ90X系统,现将xxxx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制定如下:二、矿井基本情况1、矿井概况xxxx煤矿(以下简称:xxxx煤矿)是以xxxx公司为主体企业,将原xxxx祥荣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原xxxx一恒xxxx煤矿、原xxxxxxx兼并重组整合形成,更名为xxxx煤矿。

兼并重组后的xxxx煤矿井田面积为xxxxx,批准开采xx号煤层,批准开采标高xxx米至+xxx米,矿井保有资源/储量xxxxx,工业资源/储量xxxxMt,设计可开采资源/储量xxxxxMt,全矿井服务年限xxxxa。

矿井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

2、开拓与开采xxxx煤矿采用立井开拓方式,地面布置3个井口,分别为主立井、副立井、回风斜井。

全井田xx号煤层由一个主水平和一个辅助水平开拓。

主水平标高为+855m,服务于全井田,辅助水平标高为xxxm,服务于井田内6号煤层。

盘区分为:10号煤层为101盘区和102盘区;6号煤层分为61、62、63、64盘区。

工作面布置方式为U型布置走向长臂式开采。

6号煤层为薄及中厚煤层,设计确定6号煤层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10号煤层为厚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目前井下共布置2个回采工作面:xxxx工作面和xxxx备用工作面;1个掘进工作面:xxxx顺槽掘进工作面。

3、瓦斯等级xxxx煤矿为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xxxxxxxxxxxxxxxxxxxx三、矿井监控系统改造方案(一)、系统改造升级期间,原监控系统严禁拆除,只有等改造升级后系统安装、调试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拆除原监控系统。

(二)、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后实现功能:xxxx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后,具有如下功能特点:(1)模拟量传感器到分站数据传输实现数字化,设计传感器使用RS485总线传输技术,数据传输采用CRC16校验,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改造更换的分站及传感器通过浪涌、静电、群脉冲及辐射等抗干扰认证,且系统取得抗干扰安标认证。

(3)设计的系统传输平台采用工业以太环网+总线技术,实现多路数据并行快速传输。

(4)设计的分站、传感器防护等级均达到IP65,满足在恶劣环境中能正常工作。

(5)系统具备接入无线传感器功能。

(6)KJ90X软件实现了分级报警,可设置最多5级,可根据颜色区别级别,同时具有瓦斯异常变化识别及筛选功能,可将异常变化的瓦斯传感器快速筛选出来并形成报表;软件支持逻辑点报警功能,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编辑开关量或模拟量测点,形成新的逻辑测点,并支持对逻辑测点报警或断电设置;设计所有涉及断电的测点均具有馈电功能,同时可根据具体断电需求,实现通过分站完成交叉断电功能,确保断电的可靠性;软件支持多个断电点设置,可在紧急情况下实现区域断电。

传感器的报警响度达到80dB,声光报警频率可实现4级,用不同频率进行区分。

(三)、总体改造方案1、本次系统升级改造的传输方式采用升级新建的工业以太网+RS485总线方式。

从地面监控室交换机至地面高架桥分站敷设通信电缆377m。

从地面监控室至副井口敷设矿用光缆2根,计740m。

从副井口至中央变电所敷设矿用光缆2根,计720m。

从副井至6#采区变电所敷设矿用光缆2根,计904m。

2、系统融合方式采用地面融合方式,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通过联网数据接口实现与其他系统的融合。

3、系统采用架构简单的网络结构,传感器(执行器)至中心站网络层级不超过3层。

(四)、改造内容:主要的改造内容主要包含:机房设备及软件改造、传感器改造、分站改造、环网平台改造、馈电断电器改造5个部分。

其中:1、机房设备及软件改造、传感器改造、分站改造、馈电断电器改造:采用全部更换的方式;2、:环网平台改造:采用新建监控系统专用环网的方式。

3、机房设备及软件改造(1)充分利用原有监控机房的UPS电源、打印机、录音电话、机柜和网络交换机等硬件设备。

(2)将监控系统软件更换为KJ90X,完善监控系统软件的分级报警、断电控制、灾害预警、数据加密等功能。

(3)将系统现有的双机热备软件进行更换。

(4)安装矿端上传软件1套,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将矿端安全监控系统数据实时上传至上一级单位,实现监控数据的远程实时监测。

(5)增加1台网络防火墙,防止外界网络非法访问安全监控系统网络。

(6)新增2台工控机,用于替换老旧的监控主备机,为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7)在监控主机、监控备机上各增加1个抗干扰模块,并新增2台具备抗干扰能力的显示器。

(8)新增数据服务器2台,为数据存储发布和数据融合软件提供可靠的运行环境,和监控数据的存储提供可靠保障。

(9)新增融合软件1套,提供融合及联动交互接口,与具备融合条件的系统实现联动与数据交换,如:人员定位系统、应急广播系统、供电监控系统等。

通过与其他系统的融合,实现在瓦斯超限、断电等需立即撤人的紧急情况下,可自动与应急广播、通信、人员定位等系统的应急联动。

(六)、传感器改造1、模拟量传感器:将矿井所有模拟量传感器全部改造升级为具备数字通讯功能、具备抗干扰能力、具备IP65防护等级的能满足《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要求传感器。

具体改造如下:监控系统部分(附安装明细表)2、抽放监控部分(1)更换低浓度甲烷传感器6台。

(2)更换管道用红外甲烷传感器7台。

(3)更换一氧化碳传感器4台。

(4)更换管道用一氧化碳传感器7台。

(5)更换温度传感器10台。

(6)更换设备开停5台。

(7)更换液位传感器3台。

(8)更换正压抽采压力传感器6台。

(9)更换负压抽采压力传感器1台。

(9)多参数流量传感器满足标准要求无需更换。

3、开关量传感器:将矿井所有开关量传感器全部改造升级为具备数字通讯功能、具备抗干扰能力、具备IP65防护等级的能满足《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要求传感器。

4、线缆:由于改造时,部分线缆能重复使用,只需调整部分线缆与传感器的接线方式,同时采掘工作面的巷道掘进进尺及回采速度较快,井下巷道变化较大。

(1)从6#采区变电所交换机敷设通讯光缆至6#所有分站(6#采区变电所分站2台、6#避难硐室分站2台、xxxx工作面分站1台,6#东轨道上头分站1台),共计敷设通信光缆1757m。

型号:MHYV1*4*7/0.52。

(2)从中央变电所交换机经副井底车场至10112轨道巷门口交换机敷设矿用光缆2根(3000m)。

型号MGTS-8B.(3)从中央变电所交换机至10#煤库顶1台分站,中央变电所1台分站,10#避难硐室2台分站,10#采区瓦斯抽放在线监测分站1台,敷设矿用通信电缆(MHYV1*4*7/0.52)680m。

(4)从10112轨道巷门口交换机至10#采区变电所1台分站、xxxx工作面工作面2台分站、xxxx巷1台分站、10#煤轨道与运输中部联络巷1台分站、10#东轨道上头1台分站,敷设矿用通信电缆(MHYV1*4*7/0.52)2400m。

(5)从10#煤轨道大巷上头分站至风井1台分站,敷设矿用通信电缆(MHYV1*4*7/0.52)1650m。

(6)各地点的分站至各传感器敷设通信电缆(MHYV1*4*7/0.52)。

6#采区敷设通信电缆5039m。

10#采区敷设通信电缆6313m(包括风井线路)。

(7)线路吊挂,从10#中央变电所至10101轨道巷门口处重新打眼用膨胀螺丝固定油丝绳和电缆钩,将光缆敷设至电缆钩上。

从10101轨道巷门口至10#煤轨道大巷上头将光缆敷设在电缆托架上。

6#采区直接将线路敷设安装在电缆托架上。

5、分站改造(1)监控分站:在原分站安装地点一对一更换监控分站,本次升级改造采用全新设计的KJ90-F16(B)总线型分站具有1个以太网电口、2对以太网光口可用于与交换机、监控主机通,并且可以分站与分站之间自成环网;具有6条RS485总线,其中4条总线用于各类传感器的接入,1条可用于与监控主机的通讯,1条用于与其他智能设备的连接,本次共更换监控分站共计12台。

通过KJ90-F16(B)总线型分站的使用可达到下列效果:a)分站通过严酷等级为4级静电抗扰度A级以上。

3级电磁辐射抗扰度A级以上。

4级脉冲群抗扰度A级以上。

交流电源端口4级浪涌抗扰度A级以上。

直流电源与信号端口4级浪涌抗扰度A级以上,完全满足安全监控系统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抗干扰性能要求,当出现干扰时分站仍能正常工作。

b)每条总线可同时接入4台模拟量或开关量数字传感器,4条总线则可同时接入16台模拟量或开关量数字传感器,可实现监控系统的全数字化,提高传输环节的可靠性。

c)1条智能总线可接8台智能开停或者2台其他智能传感器。

d)分站采用工程塑料外壳,防护等级由原来的IP54提升到IP65,可以在淋水环境下正常运行。

e)异地断电不再需要中心站软件下发控制命令,分站间可数据交换实现现场异地断电功能。

f)监控分站具有中断存数功能,能够把通讯中断时的传感器数据保存在分站内,在通讯恢复正常后续传到中心站,确保监控数据的连续性。

(2)抽放控制柜:原有2台KXW24X(A)抽放控制柜不能继续延用,本次升级改造更换为传感器传输总线型抽放柜。

本次更共更换抽放控制柜2台。

(3)分站电源箱:分站电源箱与监控分站和抽放控制柜是配套使用的,与监控分站安装在同一地点。

目前xxxx煤矿使用的分站电源箱不能继续延用,本次升级改造需全部更换为KDY660/24B(A) 分站电源箱。

本次共更换电源箱共计12台。

(4)传感器远距离供电。

为解决超远距离供电问题,在距电源箱1KM的位置将2路24V本安电源接入KDY24/24(A)延长器,由KDY24/24(A)延长器输出口对外输出本安电源,在距KDY24/24(A)延长器3KM的位置增设1台KDY24/24(A)延长器,通过增设第三台KDY24/24(A)延长器实现本安电源的6KM供电;2KM以内的供电距离则仅需1根MHYV1*4*7/0.52传输电缆即可。

(5)增加矿用本安直流电源0台,实现本安电源的分级管理(传感器远距离供电)。

6、馈电断电器改造原断电器不能继续延用,本次升级改造更换为数字信号传输的馈电断电器,本次新增更换远程馈电断电器7台。

7、环网平台改造xxxx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采用CAN总线方式传输不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中相关要求,性能不能满足新系统的要求,矿上现有千兆环网接入有工业视频,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需要新建设1套监控系统用工业以太环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