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有效进行阅读教学

如何有效进行阅读教学

如何有效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在阅读教学中,我通常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来指导阅读,比如,在四年级上册语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的教学中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弄清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后让同学们再次细读课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仔细品读,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脑海中要有画面,如读第一自然段“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

”,提醒学生脑海里一定要有画面,孩子们虽没见过桂树,老师可告诉他们桂花和刺槐花有点像但是它是黄色的,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头脑中的画面,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不再表面的、浅层次的。

通过这种要求,不仅可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让学生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为了让他们进一步的理解课文,这时我故意说,同学们如果把这段去掉行不行?学生很轻松地回答出:“不可以,因为第一段是告诉了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你看让学生边读边想重要吗?弄懂了第一段讲什么,接下来我再次提出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同学们会说台湾青年为小钱捐献骨髓的事,答案显然不准确,但这是我也不妄加论断,而是顺势提问小钱怎么了?你从课文中哪儿看出来的?然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

通过默读,同学们很快抓住了“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刚满18岁”“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待放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这些词句,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体会作者写小钱是病态时是如何描述的,细读之后同学们不难发现作者仅抓住小钱的脸色、年龄,然后用了比喻句写了小钱的现状和感慨,语言简练生动。

我觉得语文课应该是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因此常常把写这一主要教学任务穿插其中,为此常常使课堂教学内容显得有点凌乱,但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自己阅读的技能,老师肯下功夫,学生自然阅读能力会慢慢提高。

还有让学生补白,也是我指导学生阅读时常用的办法。

另外我还常常利用阅读时间与学生共同阅读名著,那时我在教三年级语文,我和同学们一起读《三国演义》,先读小学生版本,后来我就开始读成人版本的,我边读边讲,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我也陶醉其中。

学生课后私下里给我说:“老师你给我们讲故事时真像易中天。

”我听了后真的感觉挺好,觉得这大抵就是做老师的幸福吧。

在这样的引领下,好多孩子都喜欢上了阅读,我们班的小三国迷真不少呢。

说了那么多,总结起来也就是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是有限的,我们不但要交给他方法,必要时还要做示范,要引领孩子,和孩子们一起读,慢慢让他们学会阅读并享受阅读,使他们感觉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然后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事件、事例、语句,以便达到会写作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