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镁、铝、铁及其化合物
1.镁、铝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及原子结构镁(Mg):位于周期表第3周期第IIA原子结构铝
(Al):位于周期表第3周期第IIIA,原子结构Mg、Al均为活泼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
电子,其性质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原子结构不同性质上也有差异。
2.镁、铝的物理性质
①相同点: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均为银白色。
②不同点:铅的硬度比镁稍大,熔沸点比镁高,这是由于镁、铅的金属键的强弱不同。
3.镁、铝的化学性质比较:
2 2MgO 2
2
2
3
Mg(OH)
2 Mg22AlCl
4.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A12O3和Al(OH)3是典型的两性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
也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H2O。
Al 2O3+6H+=2A13++3H2O A12O3+2OH–=2A1O2–+H2O
Al(OH)3+3H+=A13++3H2O Al(OH)3+OH–=A1O2–+2H2O
5.生成Al(OH)3沉淀量的图像分析
(1)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
图1所示。
(2)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
图2所示。
(3)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直至过量。
图3所示。
(4)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直至过量。
图4所示。
(5)向盐酸中滴入NaAlO2溶液直至过量。
图5所示。
(6)向NaAlO2溶液中通人CO2直至过量。
图6所示。
铁及其化合物
(1)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
铁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是过渡金属元素的代表,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铁元素是一种变价元素,通常显示+2价、+3价,其化合物及其水溶液往
往带有颜色。
(2)铁的性质
①与非金属反应
2Fe+3Cl2=2FeCl3(棕黄色的烟)
3Fe+2O2=Fe3O4
Fe+S=FeS
Fe+I2=FeI2
注:铁与弱氧化性物质反应生成低价铁的化合物
②与酸反应
a.非氧化性酸.Fe+2H+=Fe2++H2↑
b.氧化性酸:常温下遇浓H2SO4、浓HNO3会发生钝化,而加热时会剧烈反应。
③与水反应:3Fe+4H2O(气)=Fe3O4+4H2
④与某些盐熔液反应:Fe+Cu2+=Fe2++Cu,Fe+2Fe3+=3Fe2+
(3)铁的存在铁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
在地壳中含量约占5%,仅次于铝。
分布在地壳中的铁均以化合态存在,游离态的铁只能在陨石中得到。
铁矿石的种类较多,重要有: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褐铁矿(2Fe2O3·3H2O)和菱铁矿(FeCO3)。
(4)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①铁的氧化物
②铁的氢氧化物
(5)Fe 2+和Fe 3+
的性质 ①Fe 具有氧化性,主要表现还原性
4Fe 2++O 2+4H +=4Fe 3++2H 2O (Fe 2+
被氧化) ②Fe 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S 2–、I –、SO 32– 等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 3++S 2–=2Fe 2+
+S↓ 2Fe 3++2I –=2Fe 2+
+I 2
③Fe 3+是典型的弱碱阳离子,与HCO 3–、AlO 2–。
等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
232Fe
2Fe+3CO32–+3H2O=2Fe(OH)3↓+3CO2↑
④Fe3+遇苯酚溶液呈紫色;可用于检验Fe3+
⑤亚铁盐、铁盐的存放方法:亚铁盐溶液——加入少量铁屑以防止Fe2+被氧化,滴入少量相应的酸溶液以防止Fe2+水解。
铁盐溶液——加入少量相应的酸溶液以防止Fe3+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