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太平镇第二初级中学创建规化家长学校自评报告自创建市规化家长学校以来,我校始终以《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为指导,以《父母课堂》、《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授课参考教案》为基本教材,以“树立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创新家长学校办学模式”为主题,以家长课堂为基本阵地,以班主任为主讲教师。
努力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互补的教育大网络,让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参与、同步施教、相互影响,强化“三教合一”、“互教互促”的育人格局。
通过完善的组织、规的管理、科学的规划、严密的制度以及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实效性,形成了“家校共育,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健全管理机构,共享设备设施,创设办学条件。
1.健全学校管理机构。
首先学校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保证家长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创建市规化家长学校”的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创建工作。
学校由德奇校长任组长,洪林春、肖秋旭、达创、洪君副校长任副组长,卢德、心尧、唐锦、肖成山、卢智彬、唐福炎、许劲、吕振飞主任为组员,开展“创规”工作。
其次,家长学校成立了三级管理机构:一是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
由德奇校长任家长学校校长,达创、洪君副校长任副校长,区、局关工委黎俊生、保宏等领导为顾问,学校中层干部和家长委员会代表为成员,达创副校长亲自抓家长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家教讲师团。
由学校德育处、团委、各班主任、校外相关人员、退休老教师组成,德育处卢德、心尧两位主任具体负责家长学校的常规工作。
三是三级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分为班级、年级、校级共三级,班级家委会由班级全体家长推选5名家长组成,他们与班级的班主任一道共同负责本班的家长学校工作。
年级家委会从班级家委会推选组成,校级家委会从年级家委会推选组成,参与家长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计划的制定,以及反馈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开展2次以上的家长委员会会议讨论参与学校的管理和监督。
2.配备家长学校的活动场地、教学设施设备,保证家长学校活动正常开展。
我们在家长学校建设上,坚持阵地共用,资源共享的原则,按照家长学校的要求,将家长学校的校牌挂学校门口上,设有家长学校办公室,将学校综合楼四楼的大会议室作为教师培训授课的地点,将学校各班级教室作为家长学校学员的培训地点,将学校小会议室作为家长学校相关部门开展研究工作的活动场所。
学校中小学部22间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全部接通了互联网,能容纳1000多名家长一齐上课。
在教学上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教材、定任课老师。
在经费上,做到合理要求,大力支持,保证家长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3.图书室配置家庭教育专业书籍,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定期向学生家长开放。
学校图书室每年都会新添置一定量家庭教育专业书籍,以满足家长的阅读需求,有《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解读、《关心后一代,无私奉献》、《爱的教育》、《中外名人教子经典60篇》《感动童心的亲情故事》《青少年警示教育读本》《自信是教出来的》《父母课堂》《心系下一代》《秋光.关心下一代》《家庭杂志》……等家教书籍80多册(部分在征订中),供家长使用。
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制度化,常态化管理。
学校将办好家长学校列入学校工作日程,作为日常工作的一个中心工作来抓。
为确保家长学校的工作能按步实施,有章可循,学校制定家长学校章程、工作制度、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制度、计划总结制度、家教教研组会议工作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家长培训制度、考评制度、资料管理制度等。
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严格按照制度落实到位,坚持不定时督查,使之科学化、规化、常态化,形成了持之以恒的长效机制。
学校建立健全《教师培训、考核、奖励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每学年不少于1次的样本培训,班主任100%上岗为家长上家长课,每年都进行优秀教员的考评奖励的结果公布并颁发荣誉证书,鼓励先进,带动全员。
同时学校也建立家长学校《学员考勤制度及守则》、《优秀家长考核评比制度》,每学期进行考勤统计,并评出优秀家长学员进行表彰奖励,确保每次的家长课出勤率都达到85%以上,进一步完善了制度化管理。
三、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1.我校重视家长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是聘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班主任为主讲教师,二是组建了一支以专家为指导、以优秀家长为代表和退休老师等参加的助教队伍。
如,曾邀请岭南师院的心理系主任雷学军博士到我校给家长上一节“如何塑造孩子良好品德”课,邀请励志讲师团给家长和学生上“感恩教育”课,家长听后受益匪浅。
还有我校退休的卢春珠校长、卢荣生老师等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热情高,责任强,素质好的家庭教育教师队伍。
并按教学计划为家长学校授课,每期都有具体的安排。
2.组建一支家庭教育专业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其中有经验丰富的思品科骨干教师、麻章区最美教师候选人许丽珍老师,有省数学科骨干教师吕权新老师,有麻章区优秀班主任黄春花、肖振明老师等,成为家长学校师资的中坚力量。
3.重视教学研究,每个年级设立一个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定时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开展公开教学、观摩教学等活动。
活动开展正常,并有集体备课记录簿、家长学校教师公开教学活动情况、家长学校教师教研活动情况记录等,资料齐全规。
四、开展灵活务实的课程教学活动。
1.建立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讲教师、以家长为学员的教学模式。
每学期都制订科学的教育计划,制定活动安排表。
任课教师在教学上,以《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为纲,以《父母课堂》与《中小学家长学校教材》为基本教材,采取集中授课,个别指导和多向互动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因我校属于九年一贯制学校,情况特殊,但各班主任能根据本班实际,能结合本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学生情况来设计出科学的课题,有针对性地对家长上课。
如:一(1)班徐兰花老师设计的《低年级学生养成习惯形成》、七(1)晓萍老师设计的《如何应对中学生的叛逆期》等等,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2.家长学校班主任总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了严谨的教学计划,确定了每次教学活动的具体容和要求,教学的大约时间、地点、教师。
保证授课时数,每学期对家长至少有2次以上的教学活动,总量不少于4学时,每次的授课都有课件,记录或记载,并按活动开展相片装订成册。
3.根据家长学校教学大纲认真设计教案,注意指导学员用好指导教材,每次给家长上完课后都会有布置相对应的作业,让学生家长回去阅读《父母课堂》指定的容。
4.教师综合运用集中授课采用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
我们学校每间教室都联入校园互联网广播系统,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创新教育手段,把家长请进来,让他们坐得住,有所获。
上课由班主任上,助教老师辅助,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按每学期,还举办家庭教育专家的现场讲座,或邀请家教专业人士来进行专业指导。
此外,还加强“家校通”的家校联系,发挥班级微信群、班级QQ群与家长的网上互动。
5.学校积极组织家长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增强家长的学员意识,有家长座谈会、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观摩课等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
我们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如观摩教师上课,参加学校每次的文艺汇演、学生表彰大会,各种体育运动会(大课间、拔河比赛),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为能了解家长的学习情况,以便在以后的家教工作中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还印发了《家长学习信息反馈表》,让家长们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写下来。
五、办学效果明显。
1.家长观念的转变。
两年的办学,从与家长的接触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的农村许多家庭教育都存在着“三过”现象,即:情感上过分宠爱、生活上过多照顾、发展上过高期望,导致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行为表现上普遍存在“三差”、“三不”问题,即:主动性差、不爱劳动;纪律性差、不服管理;责任心差、不爱他人。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结合家长课堂教学,利用学校大力推行封闭式管理的有利条件,在工作上做到有的放矢,发现问题、逐个攻关,以扎实的工作完成了家长观念的三大转变:一是在发展中,由期望孩子成龙成凤转变到首先期望孩子健康成长;二是在家庭地位上,由孩子在“特殊”地位转变到孩子在平等的地位上;三是在日常生活上,由父母的包办大体转变到让孩子在集体住校生活能自理、独立。
2.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
家长思想观念的转变,带来学生在行为习惯、生活作风、学习态度上的进步和优化。
家长们有意识地锻炼、有针对性的交流、有爱心的鼓励,无不成为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
近年来,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中有进。
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纷纷获奖,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3.切实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为确保学校一切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每年都会邀请家委会代表作为行风监督员到学校,督促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加有利的发挥了社会监督作用。
每学期我们还利用军训、文艺汇演、家长会等活动的机会邀请部分学生家长来校进行交流,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更上了一个台阶。
4.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有促进,获得上级的表彰奖励,学校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得到提升。
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市达标学校、市“双优”学校、市安全文明校园、市标准化学校、市麻章区中小学校园建设与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等;中考成绩逐年上升,有10多名教师分别荣获市、区、镇级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称号。
六、自评得分情况说明。
根据《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化家长学校验收标准指标体系》,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评估领导小组,本着实事的原则,对照《评估验收指标自评分说明》,我们进行了认真、客观的总结,对照自查,自评得分如下:1、领导与管理:20分,2、教师队伍:19分,3、教学工作:43分,4、办学效益:15分,自评总97分。
市太平镇第二初级中学2018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