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5.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第一节
一、概述
学前儿童的气质
1.气质: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
理特征。 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 稳定性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这些特征有规 律地互相联系、组合,便构成了个人的气质 类型特征。 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先天遗传因素 的影响。有稳定、不易改变的特点“秉性难 移”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性别化
性别角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生物取向阶段、 社会取向阶段、心理取向阶段。 6~8岁的儿童所持有的关于男性和女性的各种 认识,是以男女之间在机体上所存在的生理差异和 外貌特征为依据的。 9~13岁的儿童处于对男性和女性所持有的各种 性别角色概念是以社会文化的要求和社会角色的期 待为依据的。 14~18岁是以男女各自具有的内在心理品质为 主要依据。
胆汁质的人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反应性与主动
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产生得迅速而且强烈, 有极明显的外部表现;性情开朗、热情,坦率,但 脾气暴躁,好争论;情感易于冲动但不持久;精力 旺盛,经常以极大的热情从事工作,但有时缺乏耐 心;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对问题的理解具有 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倾向;意志坚强、果断勇敢, 注意稳定而集中但难于转移;行动利落而又敏捷, 说话速度快且声音洪亮。
学前儿童性格特征有:好动;好奇、好 问;好模仿;好冲动
第三节
一、概述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形式上 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 我控制。 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包括物质自我、 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1.对自己身体的认识(P184) 2.对自己行动的认识(P185)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气质
二、儿童气质的类型和表现
托马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 (1)容易抚育型40%(2)抚育困难型10% (3)启动缓慢型。15% 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在于;气质有类型 的差异而无好坏的区别,每一种气质都有其 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应当在了解、尊 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 的放矢,取得实效。
二、简答
1.简述个性的特性。 2.简述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
3.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方面。
三、论述
1.试述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对儿童的重要性。 2.联系实际谈谈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如何关注性别化
的问题。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气质
2.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
传统的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心理特征一 般表现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 质。
情绪波动
内向
外向
情绪平稳
多血质的人行动具有很高的反应性。这类人情感和
行为动作发生得很快,变化得也快,但较为温和; 易于产生情感,但体验不深,善于结交朋友,容易 适应新的环境;语言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姿态活 泼,表情生动,有明显的外倾性特点;机智灵敏, 思维灵活,但常表现出对问题不求甚解;注意与兴 趣易于转移,不稳定;在意志力方面缺乏忍耐性, 毅力不强。
第二节
一、概述

学前儿童的性格
1.性格是表现为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 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 理特征。 性格具有社会意义,它是表现一个人精 神面貌的主要特征,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 心部分。 2.表现:在活动中,在言语中,在表情、 姿态、服饰上。
第二节
二、性格特征

学前儿童的性格
如果遇到相同的事情,其表现如何呢?
心理学家设计了“看戏迟到”的特定问题情境,对四种典
型气质类型的人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四种基本气质 类型的观众,在面临同一情境时有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 气质使其心理活动染上了一种独特的色彩。
如果你看戏迟到了,你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种表现呢?选

择一种由此来判断你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A.你面红耳赤地与检票员争吵起来, 企图推开 检票员,径直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并且还会埋怨说, 戏院时钟走得太快了; B. 你明白检票员不会放你进去,不与检票员发生争 吵,而是悄悄跑到楼上另寻一个地方看戏剧表演; C. 检票员不让你进去,便想反正第一场戏不太精彩, 还是暂且到小卖部呆一会儿,待幕间休息再进去; D. 你对此情景感叹自己老是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 院,就这样倒霉,接着就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性格是表现为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 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 征。 2.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 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3.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即 掌握自己的性属性或相应的作用。
二、名词解释 1.性格是表现为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 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 征。 2.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 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3.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即 掌握自己的性属性或相应的作用。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个性 有关 因素
气质
性格
自我 意识
性 别 化
概述
类型 表现
概述
性格 特征
概述
自我 意识 发展
性别 差异
概念 和 角色
个性,作为一个心理特征系统,包含有 三个紧密相连的子系统,他们是个性倾向系 统、自我意识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个性倾向性构成个性的核心。性格是个 性最核心的部分。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性别化


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性别认 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 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即掌握 自己的性属性或相应的作用。 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 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性别恒常性是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 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 儿童一般要到六七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 识。
粘液质的人反应性低。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
得迟缓、稳定、缺乏灵活性;这类人情绪不 易发生,也不易外露,很少产生激情,遇到 不愉快的事也不动声色;注意稳定、持久, 但难于转移;思维灵活性较差,但比较细致, 喜欢沉思;在意志力方面具有耐性,对自己 的行为有较大的自制力;态度持重,好沉默 寡言,办事谨慎细致,从不鲁莽,但对新的 工作较难适应,行为和情绪都表现出内倾性, 可塑性差。
3.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P185)
3岁左右的孩子仍倾向于用名字称呼自己,而 不用代名词“我”,好象是将自己和自己以外的人 或物同等对待的。 3岁儿童,开始意识到“愿意”和“应该”的 区别。这就意味着儿童开始了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 识。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4.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 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评价;从 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主 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5.学前儿童的自我体验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发 展、从生理性体验向社会性体验发展的特点。而学 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是较弱的。
抑郁质的人有较高的感受性。这类人情感和
行为动作进行得都相当缓慢,柔弱;情感容 易产生,而且体验相当深刻,隐晦而不外露, 易多愁善感;往往富于想象,聪明且观察力 敏锐,善于观察他人观察不到的细微事物, 敏感性高,思维深刻;在意志方面常表现出 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受到挫折后常心神不 安,但对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现出坚忍的精神; 不善交往,较为孤僻,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