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计算机网络工程-试卷

大学计算机网络工程-试卷

计算机网络工程-期末试卷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60题)1. 下列关于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 目前802.11无线局域网使用了2.4~2.5GHz和5.725~5.875GHz无线频段(B) 802.11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无线频段不需经过申请就能使用(C) 每个国家和地区允许使用的802.11无线局域网频段是不一定相同(D) 设计组建一个具有多个AP的无线局域网时,相互覆盖的AP可以使用相同的无线频段2. 下列关于RTS/CTS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 RTS/CTS机制是CSMA/CA协议的一部分(B) RTS/CTS机制的主要作用是解决无线局域网中“暴露节点”问题(C) RTS/CTS机制适合于传输较大的帧时使用(D) 以上均不正确3. 分发系统主要的作用是连接无线局域网延伸服务集中的 B 。

(A) 工作站(B) 接入点(AP)(C) 无线介质(D) 以上均不是4. 综合布线系统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属于 D 。

(A) 管理平台(B) 系统平台(C) 传输平台(D) 网络平台5.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从某一建筑物中的主配线架延伸到另外一些建筑物的主配线架的连接系统被称为 A 。

(A) 建筑群子系统(B) 工作区子系统(C) 水平子系统(D) 垂直干线子系统6. 10Base-2以太网的最大网段距离为 A 。

(A) 185米(B) 500米(C) 200米(D) 100米7. OSI参考模型中第5层为 C 。

(A) 网络层(B) 数据链路层(C) 会话层(D) 表示层8. 常用的网络连通性测试命令是通过 C 协议来实现的。

(A) TCP (B) UDP (C) ICMP (D) ARP9. 在IEEE 802.3以太网中,工作站在发送帧之前,需要 C 。

(A) 先等待冲突(B) 等待一个令牌(C) 先侦听传输媒体(D) 先接收一个帧10. 在尚未对交换机、路由器设置IP地址的情况下,通常只能通过 C 对其进行访问。

(A) SNMP (B) Telnet (C) 控制台端口(D) Web浏览器11. 下列选项中,属于IP协议基本功能的是 D 。

(A) 流量控制(B) 寻址与路由(C) 分段与重组(D) B和C (E) A和B12. 以下选项中,属于多宿主主机可以实现的功能的是 D 。

(A) 实现VLAN间的路由(B) 防火墙(C) 地址转换(D) 以上均可13. SNMP管理系统中,可以通过 D 管理非SNMP设备。

(A) MIB (B) NAT盒(C) 路由器(D) 委托代理14. IP地址中,最高位为“0”的是 A 类地址。

(A) A (B) B (C) C (D) D (E) E15. ISDN基本速率(BRI)服务提供了 A 。

(A) 2个B信道和1个D信道(B) 30个B信道和2个D信道(C) 23个B信道盒1个D信道(D) 4个A信道和1个C信道16. MAC地址长度为 C 位。

(A) 24 (B) 32 (C) 48 (D) 12817. A 可以提供局域网中的大量统计信息。

(A) RMON (B) DHCP (C) STP (D) 访问控制列表18. RSA是一种 B 。

(A) 单密钥密码体制(B) 双密钥密码体制(C) 数字签名(D) 身份认证协议19. 下列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中,传输速率最低的是 B 。

(A) IEEE 802.11a (B) IEEE 802.11b (C) IEEE 802.11g (D) IEEE 802.11c20. POP3是Internet中 A 服务所使用的协议。

(A) 电子邮件(B) WWW (C) BBS (D) FTP21. 以下IP地址中,不属于私有地址的是 C 。

(A) 10.10.10.2 (B) 192.168.10.3(C) 172.168.0.4 (D) 10.0.0.122. SNMP是通过 B 协议来传输消息的。

(A) TCP (B) UDP (C) ICMP (D) ARP23. 在CSMA/CD协议中,下列指标与冲突时间没有关系的是 C 。

(A) 检测一次冲突所需的最长时间(B) 最小帧长度(C) 最大帧长度(D) 最大帧碎片长度24. 下列TCP/IP协议中,不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 B 。

(A) OSPF (B) RARP (C) TFTP (D) FTP25. 路由选择是 A 的基本功能。

(A) 网络层(B) 数据链路层(C) 传输层(D) 应用层26.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TCP/IP协议栈属于 C 。

(A) 管理平台(B) 系统平台(C) 传输平台(D) 网络平台27.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线部分通常被称为 B 。

(A) 设备间子系统(B) 工作区子系统(C) 水平子系统(D) 垂直干线子系统28. 10Base-T以太网的最大网段距离为 D 。

(A) 185米(B) 500米(C) 200米(D) 100米29. 下列Internet应用中,基于C/S计算模式的是 A 。

(A) FTP (B) BT (C) MSN (D) Skype30. 下列有关LLC子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 LLC子层是物理层的一个子层(B) 各种不同的以太网技术采用了不同的LLC子层(C) LLC子层提供了面向数据帧的传输控制(D) LLC子层与传输媒体具有紧密联系31. 下列编码中,不属于自同步编码的是 A 。

(A) 不归零制编码(B) 曼彻斯特编码(C)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D) 以上均不是32. 在下列各种CSMA技术中,发送帧前侦听总线遇到“忙”时,将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侦听总线是否处于“忙”状态的是 C 。

(A) 1-坚持CSMA (B) p-坚持CSMA (C) 非坚持CSMA (D) 以上均不是33. 区分独立基本服务集与Infrastructure基本服务集的主要依据是服务集中是否包含了 B 。

(A) 分发系统(B) 接入点(AP)(C) 无线介质(D) 工作站34. 路由表中“0.0.0.0/0”所代表的是 C 。

(A) 动态路由(B) 通过RIP协议获得的路由(C) 缺省路由(D) 无法识别的路由35. 下列协议中,可以将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的是 B 。

(A) RARP (B) ARP (C) DNS (D) ICMP36. 下列关于地址转换技术(NAT)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 地址转换技术可以使使用私有IP地址的内部主机访问Internet(B) 地址转换技术能够确保内部主机正常使用所有Internet服务(C) 地址转换技术能够对内部主机起到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D) 以上均不正确37. 下列协议中,用于解决电子邮件中传输多语言文字和附件问题的是 A 协议。

(A) MIME (B) SMTP (C) SNMP (D) POP338. 下列关于全双工以太网技术的叙述,不正确是 B 。

(A) 全双工以太网技术可以提高网络带宽(B) 全双工以太网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广播风暴(C) 全双工以太网技术可以延伸局域网的覆盖范围(D) 以上均不正确39. TCP/IP参考模型中的网络接口层(Network Access)对应了OSI参考模型中的 B 。

(A) 网络层(B)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C) 数据链路层(D) 物理层40. 下列关于IP协议中分段与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 IP协议可以对所有的分组进行分段(B) 分段后的IP分组具有相同的标识符(C) 分段后的IP分组的总长度将超过分组前的长度(D) 以上均不正确41. 处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结构最底层的是(D )。

(A) 系统平台(B) 信息系统(C) 传输平台(D) 网络平台42. 在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中,为了了解、维护和管理整个系统的运行,必须配置相应的软硬件进行(B )。

(A) 安全管理(B) 系统管理(C) 故障管理(D) 配置管理43.系统集成是在(C )的指导下,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将部件或子系统综合集成,形成一个满足设计要求的自治整体的过程。

(A) 系统规划学(B) 系统集成学(C) 系统工程学(D) 系统配置学44. 以下不属于系统集成任务的是(D )。

(A) 应用功能的集成(B) 技术集成(C) 支撑系统的集成(D) 产品设计45. 计算机网络工程就是使用(B )的方法,根据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目标和网络设计原则将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功能、子系统集成在一起,为信息系统构建网络平台、传输平台和基本的网络应用服务。

(A) 网络集成(B) 系统集成(C) 产品管理(D) 技术管理46.(B )是网络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性环节。

(A) 需求调查和分析(B) 网络设计(C) 网络测试(D) 网络施工47.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D )。

(A) 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独立的计算机和各类终端通过传输媒体连接起来相互交换数据信息的复杂系统,相互通信的计算机系统必须高度协调地工作。

(B)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从整体角度抽象地定义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及各个网络部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功能,给出协调工作的方法和计算机必须遵守的规则。

(C) 现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按结构化方式进行设计,分层次定义了网络通信功能。

(D) 不同协议实现不同的功能,如差错检测和纠正、对数据块的分块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重组等,同样的功能不会出现在不同的协议中。

48. 开放系统互连OSI 参考模型中的“开放”意指(C )。

(A) 其模型是允许不断调整和完善的(B) 模型支持不定数量的设备(C) 遵循OSI 后,一个系统就可以和其他遵循该标准的系统进行通信(D) 该模型支持和其他标准的设备互连49. OSI 七层网络体系结构中,由下往上第四层为(A )。

(A) 传输层(B) 应用层(C) 网络层(D) 会话层50. 网络互连通常采用(C )拓扑结构。

(A) 星型(B) 总线型(C) 网状(D) 环形51. Apache 是(A )服务的服务器程序。

(A) WWW (B) FTP (C) E-MAIL (D) DNS52. DNS 是基于(A )模式的分布式系统。

(A) C/S (B) B/S (C) P2P (D) 以上均不正确53. ServU 是(B )服务的服务器程序。

(A) WWW (B) FTP (C) E-MAIL (D) DNS54. 在Internet上,实现超文本传输的协议是(D )。

(A) Hypertext (B) FTP (C) WWW (D) HTTP5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DNS的一般最高域的是(C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