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的分类及胶体.ppt

物质的分类及胶体.ppt


电场作用下胶体有什么表现?
阴极
-
阳极
+
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阳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
2.电泳: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 (阴极或阳 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叫做电泳。
原因:粒子胶体微粒带同种电荷,当胶粒带正电荷时向
阴极运动,当胶粒带负电荷时向阳极运动。
4.胶体的聚沉
定义: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 剂里析出的过程叫做聚沉。 1. 加入少量电解质 ——思路:中和胶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电荷,减弱胶粒 间的电性排斥,从而使之聚集成大颗粒沉淀下来。 应用实例: 豆浆里加盐卤(MgCl2· 2O)或石膏(CaSO4· 2O)溶液使之凝 6H 2H 聚成豆腐;
2. 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思路:带不同电荷的胶体微粒相互吸引发生电性 中和,从而在胶粒碰撞时发生凝聚,形成沉淀。
应用实例: 用明矾、氯化铁等净水
3. 加热 ——思路:加速胶粒碰撞,减弱胶粒的吸附能力使得 胶粒在碰撞时容易结合成大颗粒,形成沉淀。
应用实例:
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 蛋清加热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铝胶体淀粉, 豆浆,墨水,果冻,鸡蛋清,血液,有色金属等, 还有云雾烟(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微小尘埃或者液滴)
检测试题答案
1. C 2.B 3.D 4.C 5. (1)在水平方向上用激光笔照射两
个试剂瓶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淀粉,余者 为氯化钠溶液;(2),分别取两溶液于 试管中,然后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 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钠溶液(3)取两溶液 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碘水,变蓝色的淀粉 溶液,余者为氯化钠溶液。
现象: 结论:
可见到Fe(OH)3胶体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而CuSO4溶液看不到此现象 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
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或离子,提纯,精制胶体 的操作称为渗析。 ---分离提纯的一种方法
盛有淀 粉胶体 和食盐 溶液的 半透膜 浸在蒸 馏水中
一定时间之后,
烧杯中能够检测出的是: 氯化钠 检测不出的是:淀粉
溶液 胶体 悬浊液 浊液 乳浊液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质粒子大小
分散质粒 分散系 子大小 溶液 胶体 浊液 < 1 nm 1 ~ 100 nm
溶液
浊液
主要特征
稳定、均一 较稳定、均一
举例
饱和NaCl 溶液 豆浆 泥浆水
> 100 nm 不稳定、不均一
【实验2-2】 验证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是否发 生丁达尔效应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批阅反馈:
表扬:大部分完成学道认真,能够利用多种 资源进行相关的学习。 存在问题: 1.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半透膜) 2.Fe(OH)3胶体的制备 3.胶体性质及其应用生疏,不能解释生活中 的相关现象
对于多达千万的化学物质和更多的化学反应, 人们要想认识它们的规律性,就必须运用分类的 方法,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化学物质 混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 碱 盐 氧化物
小结: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丁达尔现象 渗析 电泳 聚沉
思维导图
交叉分类法 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纯净物 化学 物质 分类 混合物 胶体(1nm---100nm) 浊液(大于100nm) 树杈分类法 化合物 (酸,碱,盐,氧化物) 溶液(粒径小于1nm) 区分 丁达尔效应 半透膜区分胶体和溶 液,滤纸不能 注意: 丁达尔效应是特征 粒径大小是实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