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辩论中无论是质询问题还是自由辩的问题,其中掺杂一两个类比的问题是很能吸引评委的注意的,这就要看你在质询的时候如何安排,首先要从分析辩题开始,这个事一定要做的事情!“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此辩题的对象是小学生而不是中学生,更不是社会一定要注意!还有第二点就是“利大于弊”是个比较性的辩题,意思是小学生上网既有利又有弊!你方的观点应该立于“我们承认中学生上网是有弊端的,但是权衡一下觉得更有益处”这就是辩题的立足点,在接下来的辩论中如果对方一味的强调小学生上网有弊端,而彻底否定了好处你就可以拿这个给他们最致命的一击。
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可提出的问题:
1、从所查资料说明中国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小学生只是占少数,或是放眼我们周围又有几人因上网而放弃学业呢?请问对方辩友,对此你们怎么看?
这说明网络对于小学生的利弊问题是个人问题,还是利大于弊的!
2、反方一定查资料,请问你们的资料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得到的呢?
3、请问对方辩友有哪一位没有上过网?既然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就要带头!如果对方辩友认为上网不好的话,那为什么你们要上网呢?
4、请问对方辩友,您觉得榴莲为什么会被称为水果中国王呢?那我能不能就因为它的味道有些臭,就将它列为劣质水果中而否定它的营养价值呢?上网难道不是一样吗?
5、我们小学生仅仅是针对找资料、学习这方面来上网,难道这也有
错吗?
6、如果上网不好的话,那么当初为什么要发明网络呢?
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可提出的问题:
1、青少年上网会浪费很多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不要说上网可以帮助学习,如果上网真的能帮助你们提高成绩的话,为什么国家还要投入那么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完善我国的教育机构呢?即使网
上可以学到知识,那么你们为什么还要每天背着书包来学校上课呢?干脆回家上网自学不是更好吗?省得每年还要家长花上千元来供你
们上学!
2、现在因为上网过度而引发的疾病并不少,像“上网综合征”等等,对方辩友对此又如何解释呢?
(答辩:诸如“上网综合征”等等疾病的确是有一些,但是,对方辩友,你们难道没有上过网?你们上过网,又为什么没有得“上网综合征”呢?我们小学生还是有一点自制力的,不会上网过度,因此,这类的疾病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3、请问对方辩友,你们口口声声说上网是为了查资料,那么你们在网上用来查资料的时间究竟占总时间的百分之几呢?!
(答辩:诚然,我们上网并不一定是去查一些资料,但是难道游戏就没有好处了吗?不知对方辩友是否玩过一款名为《QQ牧场》的游戏在这款游戏里,你需要自己经营一个牧场。
这样从小培养我们的责任感,难道有弊处吗?)
4、请问对方辩友,你们上网究竟是为了干什么?难道仅仅是查
资料,从来没有去BBS上灌水、去泡泡堂玩过吗?
(答辩:我们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对方,我们在查资料,有时也玩玩游戏。
但请对方辩友明确今天的辩题: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上网利大还是弊大,而不是玩游戏好不好!游戏可以寓教于乐,在玩游戏的同时,我们依旧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游戏就像一个童话故事,请问对方辩友究竟是喜欢三字经呢还是喜欢听童话?)
事例:
1.据一项调查显示,不少的小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聊天室"不能自拔。
不仅耽误了学习,甚至犯罪,据2000年4月《广州日报》报道,一名15岁的中学生为了"随心所欲"地上网玩网络游戏,竟然杀害自己的表姐,以达到占有她电脑的目的。
2.上网容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
人有千面,网上也有许多不三不四的人。
正因为网络的虚拟,才使得我们交友容易被迷惑。
南阳市15岁少女任某,在网上聊天时,结识了一位本省淅川县的网友。
2001年9月18日,任某只身来到一百多公里外的淅川县与网友见面。
可是来到淅川县城后,网友却不知去向。
一天后,任某所带的钱全部花完。
第二天,任某又钻到网吧里,在网上寻找网友。
一整天过去了,网友仍未露面。
深夜时分,无钱付上网费的任某只好继续呆在网吧。
“危难”之际,也在该网吧上网的17岁男孩金某,“仗义”行侠,替任某付清了上网费,并请任某吃饭,然后把任某带到郊外欲行不轨,幸亏被人发现。
案发后金某被淅川县法院以强奸未遂罪判刑。
这是青少年沉溺于上网的一个极端事例。
3.因为沉迷于网络而放弃学业、离家出走、甚至是犯罪事件时有发生,两名中学生因通宵上网而在铁轨上熟睡被轧死,17岁的少年因网上的几句玩笑而话赶到百里之外的网吧行凶,几名中学生为上网而十几天彻夜不归,还有不少青少年因痴迷上网而荒废了学业……这一件件事例为当前的教育敲响了警钟。
网络开启了孩子们通往世界的窗口,但是网络却也让孩子们迷失了自己前行的方向,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我们不禁要问,网络时代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网络,带给青少年的究竟应该是什么?
4.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脏血管科徐主任认为,长期沉迷刺激性的电脑网络游戏,使人的大脑高度紧张,时间一长,很可能导致“超限抑制”现象,使其以外的“兴奋灶”减弱,人会对周围事情淡漠甚至麻木,导致植物神经紊乱,表现为易出汗、急躁、粗暴、激动。
眼科专家也提醒说,在长时间上网者中,60%以上的人会感到眼睛疲劳,视线模糊,眼睛干燥或充血,畏光、酸胀、眼压升高、头痛,
甚至眼睛丧失聚光力,严重者会导致视网膜脱落。
2002年春节期间,北京市许多年轻人选择在网吧过年,结果因上网过度,造成眼睛疲劳或不适就诊的人数激增。
5、过多的使用互网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交不利。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罗伯特?克劳特和他的同事对一些实验对象在开始使用互联网及之后的一两年进行了人格评估,发现: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与亲人的沟通越少,实际生活中的朋友就越少,同时感到孤独和沮丧。
6、将大量时间用于网上聊天,游戏等方面,没有时间用于学习,与朋友交往,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就会逃课,熬通宵,成绩直线下降。
7、有关专家说,长时间上网,容易把精力,脑力耗到极点,进而诱发一系列诸如经常性头痛,偏头疼,视力损坏,"鼠标手","电脑脸"等毛病。
8、青少年上网首先的一大危害就是会影响视力。
据统计,经常上网的学生中近视的比例大约占60%。
第二大危害就是电脑所释放出来的辐射,具有相当强烈的危害。
9、名言:“电脑不是洪水猛兽,这不是事实,也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我们要告诉孩子,说到底,电脑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是玩的;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人则是愚蠢的。
”——陶宏开
10、据统计,2005年,中国网民达到9400万,18岁以下网民占18.8%。
也就是说,我国上网的未成年人接近1800万。
在城市,目前小学生上网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已经达到56%。
同时研究也表明,网络成瘾发病年龄介于15岁-40岁之间,其中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网民高达10%-15%。
青少年是易患高发人群,在校学生中,因上网成瘾导致走上犯罪道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