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大城市规划原理部分真题答案(头头改编)

南大城市规划原理部分真题答案(头头改编)

6、城市建成区与城市规划区:
城市建成区是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7、田园城市与卫星城:
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2历史地段(04.7),历史文化保护区
历史地段:城市中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完整地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或地段。
历史文化保护区: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应予以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
历史文化名城: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三简答
1城市常住人口的构成及三种预测方法
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有常住人口、暂时外出人口,前者既包括常住户籍人口,也包括该地居住满一年以上的人口。
①人口数直接预测法。当人口增长率基本固定不变时,可用复利公式Pn=P0(1+k)n或指数增长公式Pn=P0ekn,直接从基期人口数P0按固定的年增长率k推算n年后的人口数Pn,式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2.71828…。当预计人口增长率有变化时,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调整一次k的数值。
3容积率,建筑密度(2003.6)
4城市职能,城市性质(2003.3)
5建筑间距,日照标准
建筑间距: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日照标准: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补充:人口毛密度residential density
8、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二、试述团块状城市结构与组合式城市结构的利弊及设置条件。(15分)
三、试述市中心改造的意义及其主要内容,并评价当前市中心改造的主要问题。(20分)
四、试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中如何对待和确定城市性质和城市人口规模?(25分)
南京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城市规划原理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城市规划区与城市建成区: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2试述“集中主义城市”的主要设想及其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
2.1主要设想:P3—13他认为,城市是必须集中的-----一个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
2.2影响:教材P3-13最后一段
3小区道路系统组织的几种模式及各自特点。
南大教材P9—29最后两段,注意画图。
4历史地段保护的基本内容
南大教材P7-34倒数第二段。
城市建成区是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2、分散主义与集中主义:
3、交通性道路与生活性道路:交通性道路主要是解决过境交通及组织城市交通运输的道路。
生活性道路是联系市区、各居住区、文化商业区等的主、次生活性道路。
4、合流制与分流制: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考研城市规划原理08年参考答案
2、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
城市职能是城市科学里的专门术语,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城市性质是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指各城市在全国城市网络中的分工和职能。
3、道路功能与道路断面:
4、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功能分区是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住宅、工厂、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单位居住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
人口净密度net residential density
单位住宅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
选址意见书permission notes for location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的有关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的法律凭证。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land use permit
城市总体布局是指城市物质环境的空间安排,如城市功能分区、各区与自然环境(山、河湖、绿化系统)的关系,以及主要交通枢纽、道路网络与城市用地的关系等。
5、城市形态与城市结构:
城市形态是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
城市结构是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南京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城市规划原理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40分)
1、城市与城镇体系: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城镇体系(Urbansystem)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它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城镇体系具有整体性、等级性或层次性、动态性。
②分要素预测法。根据有关的各种比率分别推算未来各年出生、死亡、迁入、迁出人数,然后将这些变化加以综合,从而预测整个人口的数量和结构的变动。
③同批人分要素预测法。将人口按性别、年龄分组,按分年龄死亡率和存活率分别推算未来各年的死亡人数和相应各年龄的人数,并按未来各年龄妇女人数与分年龄生育率推算各年的出生人数,以及按分性别、分年龄迁移率推算未来各年的迁移人>t中死于t年内的人数加上t年内出生者中的死亡人数。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考研城市规划原理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考研城市规划原理07年参考答案(名词解释)
2007年(括号内为试题重复出现年份)
1城市群(2004.10),城镇体系(06.1)
城市群: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城镇体系: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规划是协调区域城镇发展的重要公共政策,包括城镇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安排、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