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第一章绪论三、判断题(正确打“√” ,错误打“×” )1.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的实践者是流行病学工作者。
()2.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病人群体。
()3.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是各种临床问题,包括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以及影响因素等,不包括临床决策和临床经济学评价等问题。
()4. DME是临床流行病学所特有的内容。
()5.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群体,而临床研究的对象是病人个体。
()四、单选题1.接种牛痘的发明者是()A.詹姆斯·林德 B.琴纳 C.约翰·斯诺D.峨嵋山人 E.李时珍2. 应用标点地图的方法论证了当年伦敦宽街霍乱流行与水井的关系的是()A.詹姆斯·林德B.琴纳C.约翰·斯诺D.峨眉山人E.李时珍3. 关于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开创了慢性病病因学研究的是()A.约翰·斯诺 B.Doll和Hill C.James Lind D. Ignaz Philipp SemmelweisE. 琴纳4. 通过对坏血病的治疗研究开创了临床试验的先河的是()A.约翰·斯诺 B.Doll和HillC. James Lind D. Ignaz Philipp Semmelweis E. 琴纳5.疾病与病因因果关系论证强度最大的研究方法是()A.生态学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D.横断面研究 E.临床试验6.下列属于分析性研究方法的是()A.现况调查 B.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现场试验 E.理1.×2.√3.×4.×5.×四、单选题1.B 2.C 3.B 4.C 5.E 6.B第二章疾病的群体现象三、判断题(正确打“√” ,错误打“×” )1.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认识疾病的流行特征,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2.发病率是指新旧病例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3.疾病分布是指职业分布、性别分布、民族分布。
()4.某病诊断水平的提高可以使该病患病率升高。
()5.某慢性病的发病率下降,可能是由于该病的治疗方法改进的原因。
()6.疾病年龄分布的横断面分析方法可以说明同一时期死亡率的变化。
()四、单选题1.发病率的定义是()A.某一时期内发生某病新旧病例的频率 B.某一时期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C.某一时期内患某病频率 D.某一时期内所有患病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E.某一时期内某病发病人数占病人的比例2.患病率的定义是()A.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B. 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病例所占的比例 C. 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病例所占的比例 D. 特定时间内发生某病的频率E.特点时间某病新旧病例占所有病例的比例3.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无关()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或减弱 B.患病率的升高或降低 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 D.诊断标准的变化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4.发病率适用于()A.慢性病B.易于确切指出发病时间的急性病C.疾病的长期流行D.某病的隐性感染E.症状严重的疾病5.某地进行首次糖尿病普查,可得出()A.糖尿病发病率 B. 糖尿病罹病率 C.糖尿病患病率D. 糖尿病死亡率 E. 糖尿病病死率6.表示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包括()A.季节性、周期性、流行、大流行 B.流行、暴发、季节性、散发C.散发、暴发、流行 D.季节性、流行、暴发、长期变动E.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7.目前最有代表性的疾病负担的评价和测量指标是()A.死亡率B.发病率C.PYLLD.DALYE.患病率三、判断题1.√ 2.× 3.× 4.√ 5.× 6.√四、单选题1.B 2.A 3.B 4.B 5.C 6.C 7.D第三章描述性研究三、判断题(正确打“√” ,错误打“×” )1.在一般情况下,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中精确度最高的是分层抽样。
()2.某地区在进行社区糖尿病调查时,首先将社区按经济条件分为好、较好和差三类,然后从这三类社区中随机抽取1/10人口进行调查,这种方法属于整群抽样。
()3.对于原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病因推断。
()4.某社区卫生机构打算通过调查,了解当年该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根据此调查目的,最适宜的调查方法应是随访调查。
()四、单选题1.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 早期发现病人B. 早期诊断病人C. 筛查各种高危病人D. 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设E. 描述分布,提出病因假说2.对某病的情况了解不多时,一般首先开展的流行病学研究往往是()A. 分析性研究B. 实验性研究C. 理论性研究D. 描述性研究E. 探索性的病例对照研究3.关于描述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描述性研究总是设立对照组的B. 生态学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C. 描述性研究最大的优点是直接验证病因假设D. 依据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果可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E. 抽样调查通常要求进行随机分组4.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 生态学研究B. 横断面研究C. 个案报告D. 病例分析E. 病例对照研究5.现况研究的主要分析指标是()A. 患病率B. 发病率C. 续发病D. 死亡或发病构成比E. 死亡率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况调查的目的()A. 了解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地区及人群中的分布B.了解人群某些特征与疾病或健康状态之间的联系,以逐步建立病因假设C. 考核防治措施的效果D. 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找出防疫和保健应该开展的工作E. 决定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度7.下列哪项不是现况研究的目的()A.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B. 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的联系C. 确定某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联系D.为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E. 调查某地区患病的人群以达到“三早”的目的8.关于现况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A. 抽样调查属于流行病学的观察法B. 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C. 单纯随机抽样所得样本的代表性最好D. 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E. 普查的工作量比较大9.关于调查表设计的原则,下列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A. 语句要准确、通俗易懂B. 语句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C. 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能多D. 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E. 项目排列先易后难,先一般问题,后敏感问题10.调查某地某人群乙肝感染状况,常用以下哪种方法()A. 队列研究B. 抽样调查C. 回顾性调查D. 前瞻性调查E. 个案调查三、判断题1.√ 2.× 3.× 4.×四、单选题1.E 2.D 3.D 4.E 5.A 6.E 7.C 8.C 9.B 10.B第四章队列研究三、判断题(正确打“√” ,错误打“×” )1.队列研究属于描述性研究。
()2.队列研究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3.队列研究的观察终点就是观察终止时间。
()4.队列研究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的研究。
()5.队列研究不用于罕见暴露的研究。
()6.队列研究直接随访方法包括信访、面访、电话访问、定期体检等。
()7.队列研究检验病因假设的效能优于病例对照研究。
()8.失访偏倚是队列研究中最常出现的偏倚。
()四、单选题1. 在澳大利亚5至9岁的儿童中,约12%的死亡是癌症所致,而60至64岁成人中,约25%的死亡是癌症所致。
与5至9岁儿童相比,60至64岁成人癌症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是多少()A. 0.5B. 1.5C. 2.1D. 4.0E. 以上都不是2. 某医生拟研究早孕期病毒感染与出生缺陷的关系,宜采用()A.临床观察B.回顾性队列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横断面研究3. 队列研究中,最初进入队列的人必须是()A.患有所研究疾病的人B.未患有所研究疾病的人C.具有所研究因素的人D.不具有所研究因素的人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4. 关于队列研究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A.人为给予干预措施 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C.暴露与非暴露随机分组 D.研究周期短于病例对照研究 E.可以观察到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5. 某研究者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中得到吸烟者的发病率为48.33/10万人年,而非吸烟者的发病率为4.49/10万人年,该研究所得的AR值为()A.10.80B.0.10C.43.84D.0.91E.无法计算6. 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B.可以直接计算研究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C.不要求专门设计的对照组D.观察时序由果及因 E.不能判断暴露与结局的时序7. 1970—1974年,英国医生中每年的肺癌死亡率如下:重度吸烟者为160/10万,非吸烟者为8/10万,所有英国医生中为80/10万。
假设肺癌死亡率可反映肺癌发生率,该人群中由于吸烟所致肺癌的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PAR%)是多少(以百分比表示)()A.152 B.90 C.72 D.20E.28. 一项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的队列研究报告,吸烟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294.67/10万人年,不吸烟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169.54/10万人年。
据此,该研究者认为完全由吸烟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A.125.13/10万人年B.125.13C.1.74/10万人年D.1.74E.57.53%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四、单选题1.C 2.C 3.B 4.E 5.C 6.B 7.B 8.A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三、判断题(正确打“√” ,错误打“×” )1. 病例对照研究适合于人群中暴露比率较低的因素与疾病关系的研究。
()2. 病例对照研究一次可以了解多种因素与一种疾病的关联情况。
()3. 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目的是增强病例组和对照组对各自总体的代表性。
()4. 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极易产生选择偏倚。
()5. 某研究者利用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病因探讨,在选择研究对象时,每个病例配以多个对照,其病例与对照的比例最好是1:4。
()四、单选题1. 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应选择()A.暴露于研究因素和不暴露该因素的人B.按照人群的自然暴露状态来选择C.某个年龄阶段的人和该年龄段以外的人D.接受某种干预措施和未接受该措施的人E.患有所研究疾病的人和不患该病的人2. 病例对照研究中进行危险性分析的指标是()A.ORB.PARC.ARD.累积发病率E.发病密度3. 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组最好选择()A.住院病人中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住院病例B.病例来源人群中未患该病的人C.病例的同胞、亲属或同学等D.门诊病人中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E.暴露于某因素的住院病例4. 某研究者利用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病因探讨,在选择研究对象时,每个病例配以多个对照,其病例与对照的比例最好是()A.1∶4 B.1∶2 C.1∶3 D.1∶5 E.1∶15. 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的目的是()A.控制选择偏倚B.控制混杂偏倚C.控制信息偏倚D.提高分析效率E.提高资料的利用率6. 为研究肺癌的病因,将肺癌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文化程度进行配比,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吸烟情况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