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条形码的制作及其在物流中的应用

条形码的制作及其在物流中的应用

模块七条形码的制作及其在物流中的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一维条码的制作方法2、学会条码打印机的操作技术3、学习条形码技术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二、实验说明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它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是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

条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物流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条码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物品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借助自动识别技术、POS系统、EDI等现代技术手段,企业可以随时了解有关产品在供应链上的位置,并即时做出反应。

当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的ECR、QR、自动连续补货(ACEP)等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管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交通等领域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当今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条”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分,“空”指对光线反射率的部分,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表达一定的信息,并能够用特定的设备只读,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

通常对于每一种物品,它的编码是惟一的,对于普通的一维条码来说,还要通过数据库建立条码与商品信息的对应关系,当条码的数据传到计算机上时,由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对数据进行操作和处理。

因引,普通的一维条码在使用过程中仅作为识别信息,它的意义是通过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而实现的。

条码的码制是指条码条和空的排列规则,常用的一维码的码制包括:EAN码、39码、交叉25码、128码、93码,及Codabar(库德巴码)等。

不同的码制有它们各自的应用领域:★EAN码:是国际通用的符号体系,是一种长度的固定、无含意的条码,所表达的信息全部为数字,主要应用于商品标识;★39码和128码:为目前国内企业内部的自定义码制,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条码的长度和信息,它编码的信息可以是数字,也可以包含字母,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线领域、图书管理等,如表示产品序列号、图书编号等;★93码:是一种类似于39码的条码,它的密度较高,能够替代39码;★25码:主要应用于包装、运输以及国际航空系统的机票顺序编号等;★Codabar码:应用于血库、图书库、包裹等的跟踪管理。

除以上列举的一维条码外,二维条码也已经在迅速发展,并在许多领域找到了应用。

一个完整的条码的组成次序为:静区(前)、起始符、数据符、(中间分割符,主要用于EAN码)、(校验符)、终止符、静区(后),如图所示。

★静区,指条码左右两端外侧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限定区域,它使阅读器进入准备阅读的状态,当两个条码的距离较近时,静区则有助于它们加以区分。

静区的宽度通常应不小于6MM(或10倍模块宽度。

)★起始/终止符,指位于条码开始和结束的若干条与空,标志条码的开始和结束,同时提供码制识别信息和阅读方向的信息。

★数据符,位于条码中间的条、空结构,它包含条码所表达的特定信息。

构成条码的基本单位是模块,模块是指条码中最窄的条或空,模块的宽度通常以MM或MIL(千分之一英寸)为单位。

构成条码的一个条或空称为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包含的模块数是由编码方式决定的。

在有些码制中,如EAN码,所有单元由一个或多个模块组成;而另一些码制,如39码中,所有单元只有两种宽度,即宽单元和窄单元即为一个模块。

目前我国正式颁布的与条码相关的国家标准如下:★GB/T12904-1998通用商品条码;★GB/T12905-1991条码系统通用术语条码符号术语;★GB/T12906-1991中国标准书号(ISBN部分)条码;★GB/T12905-1991库德巴条码;★GB/T12908-1991三九条码;★GB/T14255-1993通用商品条码符号位置;★GB/T14258-1993条码符号印刷质量的检验;★GB/T15425-1994贸易单元128条码;★GB/T16825-1997中国标准刊号(ISSN部分)条码;★GB/T16829-1997交插二五条码;★GB/T16830-1997储运单元条码;★GB/T16986-1997条码应用标识;★GB/T17172-1997四一七条码。

常见的条形码有两种体系:第一种是国际通用的EAN商品条形码体系,适合制造商、供应商和零售商共同使用,包括:★商品条形码:EAN-13码与EAN-8码;★储运条形码:DUN-14码与DUN-16码;★EAN128码。

第二种是企业内部管理使用的条形码,包括:★ITF交插二五码;★Code39码;★Codabar码;★Code128码;1、条码技术与物流自动化物流是各种经济活动中必需的职能。

由于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化,使商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这就使得订货频率增加。

订货者与接单者之间必须建立物流信息系统,以实现物流职能的省力化、合理化、自动化与效率化。

条码技术对物流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条形码是一种简易自动识别的符号,可利用相关自动化设备自动阅读,从而简化跟踪、监管、录入作业。

因此,条形码识别技术是目前最普及的识别方法,无论制造业、商业或服务业,在商品制造、销售与运输过程中均能见到条形码调识别系统的应用。

在自动化的物流系统中,条形码识别技术更可以辅助物品装卸、分类、拣货、库存,使作业程序简单而且准确。

具体来说,条形码的特殊优点是:①高速自动输入数据。

以键盘方式输入13个数字,约需6秒。

而接触式扫描器扫描条形码只需1、2秒,若用固定式扫描器,“瞬间”即可完成读取。

②高读取率。

读取率是指对条形码的总次数中能够有效识读的百分比,这取决于包装纸、纸箱、标签纸的印刷精度及条形码扫描器的光学分辨力。

③低误读率。

利用校验码可以使误读率控制在几十万分之一内。

④非接触式读取。

以手持式扫描器接触阅读条形码,省力化效果不明显。

而使用非接触式扫描器,能够读取输送带上迅速移动的物品上贴的条形码,叉车驾驶员可以读取高处或远处的货架或托盘上的条形码,这些能力在物流作业现场是非常有用的。

⑤容易操作。

任何种类的条形码扫描器都很容易操作。

⑥设备投资低。

条形码扫描器可用七年以上,每年一两次的保养费也很低;而印制条形码标签的费用也很低,若在包装上直接印制条形码,几乎不增加任何费用。

⑦扫描条形码可以自动、迅速、正确地收集数据,目前在商品流通的很多领域都得以广泛应用。

流通业未来的需求趋势是多品种、小批量、多频率、及时制,若仍依赖人工作业,就无法满足顾客需求,因为人无法持续、长时间地进行识别和寻找作业,作业效率与正确性会递减;而条形码自动识别系统最适合于物流作业的高速化、正确化、效率化的新需求。

2、商品条形码商品条形码是商品身份的统一编码。

它将商品的编码数字以平行线条式的符号代替,以便扫描器读入计算机,经解码后再转成数字代码,而由计算机处理。

主要是印在零售包装上,作为商品制造、批发到销售等一连串作业过程的自动化管理符号。

商品条形码有标准型与缩短码两种:一是EAN-13(标准码),通常用于一般商品,由13位数字所组成,其构成如图所示。

二是EAN-8(缩短码),用于包装面积或印刷面积不足以印刷标准码的商品,由8位数字所组成。

加入校验码是防止扫描器阅读条形码时的误判。

商品条形码的编码标准如下:商品代码由申请厂按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单位自行设定,其设定原则如下:对于食品、杂货类:★商品名称不同;★体积或重量不同,如100克、200克。

★包装形式不同,如罐装、瓶装、袋装等;★零售单位不同,如1粒,1盒、1瓶等;★原料或质量不同;★大小不同时,如大、中、小号等;★为成套商品,但组合方式或价格不同。

对于衣料、服装类:★品牌不同;★出厂厂名不同;★售价不同;★质料不同,如100%棉、50%棉;★零售单位不同,如一打装、三双装;★尺码不同的商品,如XL、L、M、S等。

★组合商品,但价格或组合方式不同。

新商品应使用新代码;对已编码的旧商品,若改变包装或体积等,也应重新设定代码。

在促销时,若对单一商品打折,可沿用原来的代码;若组合成套出售,则须另外编码。

3、储运条形码储运条形码是用在商品装卸、仓储、运输等配送过程中的识别符号,也叫物流条形码,通常印在包装箱上,用来识别商品种类及数量;也可用于仓储批发业销售现场的扫描结帐。

储运条码是条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国际范围内提供了一套可靠的代码标识体系,而且为贸易环节提供了通用语言,为EDI 和电子商务奠定了基础。

储运条形码符号的应用可面向各类企业、如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物流企业等。

零售店以配送包装单位当作销售单位时(如家电或整箱销售的商品,即可用外箱上的储运条形码扫描结帐;批发业或零售业在进货、点货或库存盘点作业时,对以配送单位包装的商品可扫描储运条形码,对以零售单位包装的商品则扫描原印条形码。

总之,其应用的场合包括自动装卸货、拣货、分货、进出货自动登录与传输,以及订单收货作业。

储运条形码与商品条形码的关系是,储运条形码的基本结构为商品条形码,当同一商品的包装数量不同或同一包装中有不同商品组合时,就必须加上储运标识码,以便加以识别。

如图所示。

储运条形码的标准体系包括码制标准和应用标准。

①码制标准如下表所示的三种条码是储运码中常用的码制,它们的具体应用在实际中又有所不同。

一般说来,通用商品条形码用在单个大件商品的包装箱上;交叉二五条码可用于定量储运单元的包装箱,ITF14和ITF6附加代码共同使用也可以用于变量储运单元;贸易单元128条码的使用是储运条码实施的关键,它能够标识贸易单元的信息,如产品批号、数量、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交货地等。

②应用标准应用标准包括位置码、储运单元条码和条码应用标识。

《EAN位置码》提供了国际共同认可的标识团体和位置的标准,也正在逐渐用于标识交货远地点和起运地点成为EAN实施的关键。

《储运单元码》国家标准起到了对货物储运过程的物流条码的规范作用及实际应用中具有标识货运单元的功能,是物流条码标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标准。

《条码应用标识》是商品统一条码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填补了其他EAN/UCC标准遗留的空白,它将物流和信息流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联接条码与EDI的纽带。

储运条形码包括14位标准码与16位扩大码两种。

若有以重量计算的商品,还可追加使用6位加长码,各自的代码结构为:(1)DUN-14码(标准码)。

代码组合如图所示。

(2)DUN-16码(扩大码)。

其代码组合如图所示。

在用标准码或扩大码不足以计算商品时,别外用由6位加长码来补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