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心得第1篇(一)泰戈尔曾经说过:“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日臻完美。
”丹阳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即是载歌载舞的水,轻柔、无痕却又不乏力量,让我在一次次“被冲击”中历练。
难忘笔试、面试、说课这三段又紧张又充实的比赛时光,压力、挑战、收获、成长……细细品味,比赛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的过程,更是成长、提高的过程!自主发展是班主任成长的根本因为比赛的压力,自主学习成为一件必须的事情。
大赛无疑为我的专业成长打下一剂“强心针”,从接到大赛的任务开始我就争分夺秒系统地学习班主任的专业知识,快速浏览《班主任之友》、《班主任》、《小学德育》、《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等教育杂志,掌握最前沿的理论,拓宽班会设计的思路;研读政策法规,加深理解;品读教育叙事,解析心理学、教育学常见问题……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班主任工作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班主任专业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提高的发展过程,不仅需要班主任的爱与热情,更需要班主任的自我反思和恒久的自主发展动力。
作为班主任,我们不妨随身携带一支笔一本笔记本,记下工作中的点滴;不妨订一份班主任刊物,一个月读一本书;不妨每周到教师阅览室坐半个小时,浏览报刊,记下一个德育故事;当我们每天与学生们朝夕相伴的时候,不妨学会教学相长,利用一切时机,学习如何科学地处理班级事情,怎样进行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班级管理,让自己在教育工作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专业素养是班主任成长的基石班会课的设计,是大赛的重点,用说课的形式来演绎,更是增加了难度。
在15分钟内,根据问题情境,设计一节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针对性强的班会课,这充分展示了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技巧,综合地考察班主任的应变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和组织能力。
正如全国模范班主任任小艾老师所说:“主题班会的成功与否,与班主任自身素质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
”工作中我们要将专业研究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边学习,边提高;用一种智慧的心态面对工作,保持对教育问题的敏感性,边发现,边领悟,边收获,把自己所带的班级当作自己的教育研究基地,经常开展班级活动,从活动细微处洞悉奥妙,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形成班级特色文化,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不断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真正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
专业技能是班主任成长的抓手情景答辩阐述时,各种场景的解析,让我意识到面对千变万化的教育情境,我们需要有专业的技能做底蕴,需要用独到的经验艺术地处理问题,需要有准确的判断力、缜密的思维能力,而不是泛泛地以理论作支撑。
但是要提高班主任专业技能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荀子给我们留下一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强调的就是我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积累理论、积累经验、积累问题、积累技术;通过“对实践的反思”“实践中反思”“为实践反思”等反思方式,在工作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技巧,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技能,促进自己思想更新和能力提升,在教育教学道路中更趋向成熟、稳健。
成长是将学到的知识思考、内化,并付诸实践的过程。
这次比赛,给了我一个展示的平台,给了我一个成长的历练。
比赛是个挥洒艰辛与汗水的过程,是个付出煎熬与等待的过程,一路走来,我收获的是令我一生都受益无穷的宝贵的成长财富。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心得第2篇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已经落下帷幕,但是比赛的场面还历历在目。
回顾这几天的比赛,感触颇深,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非常感谢市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这个平台,也感谢校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能够向各位同仁学习的机会,让我一睹他们的风采。
参赛的每一个班主任,都用他们的爱心和智慧谱写着一首动人的赞歌。
一个个精彩的案例和才艺展示,无不彰显出他们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
从他们身上,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同时,也找到到了和她们之间的差距,也明确了我今后的工作目标。
班主任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责任,更需要我们用心去做。
一、班主任要有高尚的师德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
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
班主任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班主任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班主任要爱心。
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是班级管理的主旋律。
缺乏爱心的教育,如同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对学生们注入爱心,则使孩子们的心灵充满了阳光。
没有爱心,就不会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没有爱心,就不会有一颗宽容之心。
只有爱学生,才会每天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精神状态,发现他们细微的变化;只有爱学生,才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学生的感受,从而努力寻找教育学生的办法和途径。
三、班主任要有巧妙的教育智慧。
《礼记》中写道:“学然后知不足,然后教之,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自反也。
”要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就要继续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不断地学习、探索,不断地积累、反思,才能更好倾听学生的意见,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做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鼓励他们不断成长。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要做优秀的班主任,必须潜心钻研,做永不止步的班主任。
我要继续在这条路上努力前行。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心得第3篇从12.11-12.14为期四天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终于结束了,从开始准备到开始比赛再到公布结果,我一直处于紧张而兴奋地状态.下面我来总结一下本次比赛的心得体会.1. 当我们接到通知时,我怀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了.但是看到比赛的具体要求,真不知道如何下手啊. 比赛总共分为两大部分:笔试和面试. 笔试又分为主题班会设计和教育理论知识考试. 面试分为教育故事演讲和情景答辩两部分. 因为以前没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只好上网搜一些相关的资料,开始准备.就大赛而言,本身准备的很不充分.2. 12.11号我们开始了考试,首先进行的考试是主题班会设计.主题班会设计包括以下几个大的方面:第一方面:班会题目,班情分析,教育目的,教育背景,教育方法,设计思路;第二方面:活动准备;第三方面为实施过程.我们一定要熟记这个框架,无论什么主题都可以往里面套.3. 下面是教育故事演讲环节,每二十个人一组,抽到题目后有二十分钟的准备时间.如何应对这个环节呢?首先我们应该多准备几个不同主题的演讲故事,有备无患. 如果抽到的主题跟我们准备的不相关,而重新编写又时间不够的话,我们就继续采用原先准备的故事进行演讲,但是一定要想办法往主题上去靠,因为裁判打分的一个标准就是符不符合主题. 另外我们说一下演讲故事的注意点,首先标题要吸引人,给人一种想听下去的感觉;另外故事要真实感人有亮点,不能单纯的叙述故事;最后演讲一定要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 这一点也是我们最欠缺的,演讲能力差.4. 最后一个环节是情景答辩题,同样也是二十个人一组,抽到题目后有15分钟的准备时间.首先选手对这个问题进行答辩分析,然后由评委进行提问,总共5分钟时间.我和同事们一起总结了一个答题思路首先是判断出现的是什么问题,然后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接着是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进行理论升华总结.这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说是比赛不如说是一次培训. 我们每一个人都受益匪浅,更是认识到了自己的种种不足.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我们来年再战.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心得第4篇六月末,九月初,十月中,难忘这三段又紧张又充实的比赛时光。
压力、挑战、收获、成长……细细品味,比赛的过程不仅是学习、提高的过程,更是享受的过程,乃至终身受用的过程!六月。
播种2013年6月18日,在温州教育院雁荡分院,我首次参加温州市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培训。
这是我迄今为止经历过最严厉的培训,学习内容连贯,现场感很强。
第一天上午由温州市名班主任——瓯海中学的徐进光老师为我们做“主题班会设计”的专题讲座,下午马上进行现场的班会设计。
紧张严肃的气氛,让我精神振奋,一个半小时奋笔疾书,终于把五张稿纸写满了,龙飞凤舞的字迹连自己都感到惭愧。
第二天上午,首届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方海东老师认真点评了我们的班会设计方案,不仅指出存在的问题,而且提供了创新思路。
后来,他又为我们做了情境答辩的专业指导。
所谓情境答辩,即模拟日常班级管理的情境,考察班主任的即时反应及处置能力。
讲座后我们进行了抽签,根据抽签顺序下午提前十分钟到准备会场当场抽取题目。
比赛选手根据题目提供的具体情景,进行模拟性的体验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情景题都是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比如如何处理师生、生生之间的矛盾,如何转化行为习惯问题生,是否允许学生带手机进学校,怎样处理早恋问题等。
二是回答评委提问。
陈述结束,现场的评委根据选手的作答提出问题,选手现场答辩。
要求选手紧扣评委提出的问题,陈述观点。
面试时间为12分钟,其中模拟情景题为7分钟,回答评委提问为5分钟。
由于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现场比赛,事先毫无准备,而且没有理论支撑,我心里特别没底。
用一首“打油诗”来还原当时的比赛初体验吧:午答辩,拿问题,十分钟,来准备,思路乱,心一慌,很无奈,时间到,笔一丢,纸一扔,步履沉,入考场,一上台,把心静,先确定,落脚点,就问题,抓契机,一步步,谈措施。
这是特别真实的参赛感悟。
我记得当时自己抽到的题目是:一个男生给同班的一个女生递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我喜欢你”。
如果你是他们的班主任,怎么处理?在一片混乱中,我终于抓住了一个教育点——学生对同伴交往的需求。
我的答辩思路大致如下:首先,从题目的隐形信息中假设一种情况,他们是低年级的学生,再分析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还不懂事,递纸条表达了他们对交友的一种需求。
然后引到我当班主任后碰到的案例,最后进行解决分析。
在解决问题时,我最吸引评委的思路是“以小见大”,由这两个孩子的小纸条联想到以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如何与同学交往,最后在班级中开展结对形式,签订“阳光伙伴”协议,激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样就把教育问题变成了教育契机。
我的答辩思路比较清晰,而且谈吐也落落大方,所以在那次模拟赛中,给评委老师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感恩六月末,我满怀着学习的热忱,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播种了知识,播种了好奇,也播种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九月。
绽放2013年9月17日,在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内,正式迎来了温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和德育导师基本功素养大赛。
来自温州市各地区选派的30多名优秀班主任齐聚一堂,同台竞技,以赛会友。
这次比赛,我还是做了一些临阵准备的——快速浏览教育杂志,如《班主任之友》《班主任》等,掌握最前沿的理论,拓宽班会设计的思路;研读政策法规,加深理解;根据自身班级工作经验撰写教育故事的演讲稿,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基本功大赛虽打乱了我原有的生活节奏,却也使我感受着一种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