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八下《黄土高原》教案

初中地理八下《黄土高原》教案

黄土高原
课型新授课
课标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域。

2、利用图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特征,知道黄土高原的成因。

3、利用水土流失小实验,说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其危害。

4、在地图上找出黄土高原的主要煤矿,并了解黄土高原能源基地的开发和建设。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小组讨论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陕北风俗图片导入课件展示
图片
要求:边
欣赏边思
考图中是
那个地区

欣赏图片,感受传统文化
得出是黄土高原的民风民俗
通过欣赏
图片,让
学生感受
陕北的民
风民俗激
发学生的
学习兴
趣。

引入:以上图片都是陕北的民风民俗,尤其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建筑。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黄土高原
展示目标用展示本
课学习目

找学生读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找出黄
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域。

2、利用图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特
征,知道黄土高原的成因。

3、利用水土流失小实验,说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严重的原因及其危害。

4、在地图上找出黄土高原的主要煤矿,并了解黄
土高原能源基地的开发和建设。

明确学习
目标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说明学习
任务,学
生根据任
务进行自
主学习。

互动1
描一描
学生独立
完成教师
巡视借助
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图文资料师生互动:
任务一:全球最大的黄土区
描一描:把7.1图上的红色小圆点用线连起来,了
解黄土高原的轮廓及所在位置。

黄土高原位于山脉以西,以东,
以北,以南,是世界
上的黄土堆积区,位于阶梯。

通过动手
描一描让
学生动手
课堂气氛
活跃,增
强知识记
忆。

慧眼识图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件总结
得出
互动2
找一找
黄土高原
所跨哪几
个省区
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培养学生
的识图能

过渡: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从地形、气候、植被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均有明显的过渡性
想一想
出示进行
总结
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自主学习、思考
小组内交流完成p33“活动”
总结:
地形:从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
气候:从湿润、半湿润向半干旱、干旱过渡
农业生产:从农区向牧区过渡
培养学习独
立学习、思
考能力及合
作意识
能手填图练一练
要求自主
完成
记一记: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过渡性
练一练:当堂达标第5题
在识记的基
础上进一步
掌握知识。

过渡:黄土高原因黄土而得名。

大部分地区覆盖着深厚的黄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黄土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证据最为充分。

互动3 黄土高原的形成
观看视频蓝猫三千问《黄土高原的形成》
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在
看视频的基
础上进一步
戈壁沙漠黄土高原
太行山
中亚、蒙古
过渡: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带走大量泥沙,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植被破坏、夏季多暴雨冲刷使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黄土塬、墚、峁、川等地貌。

说一说 示进行总结 塬墚峁黄土塬、墚、峁、川等地貌 自主学习完成思考: 塬、墚、峁、川几种黄土地貌之间在成因上有什么联系? 黄土塬
黄土墚黄土峁
黄土川
黄土地貌景观
通过图片增强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
题的能力和概况能力。

过渡: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地表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原因?(水土流失)我们来看看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互动4 观察实验 出示课件 任务二:水土流失严重及治理 1、完成20页“活动” 水土流失小实验参照以下示意图,准备相关的材料、工具,以小组为单位对比实验一植被疏密对比实验二水土流失小实验
活动,准备相关的材料、工具,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实验。

一植被疏密对比实验二降水强度
对比实验三坡度大小实验目标导引:某地水土
失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结论:
实验目标导引:某地水土流失的强度与那些因素
通过实验
材料让学
生知道水 土流失的 原因,培
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
动脑、动
C、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地形支离破碎
C、饲养牲畜
D、黄土结果疏松
3、黄土高原在农业上的过渡性表现为()
A、林业向牧业过渡
B、水田向旱地过渡
C、牧业向渔业过渡
D、农耕区向牧业过渡
4、黄土高原所拥有的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A、铁矿
B、石油
C、煤炭
D、铜矿
5.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 (高原)
B.___________ (山脉)
C.___________ (山脉)
D.___________ (河流)
(2)写出数字代表的城市。

①___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___
(3)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
属于___________带;从季风区看,
属于___________区;从四大区域位
置看,位于_____ ______地区;从阶
梯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_阶梯。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的优点是:1、通过学生描一描、找一找等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又培养了合作能力。

2、充分运用多媒体直观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气氛浓厚。

本节课教学过程需要注意: 1、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一节课的时间完不成任务,最好用1.5节,能达到讲练结合效果会更好。

2、水土流失的实验,如果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或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效果会更直接、更形象,但是难度较大。

3、在教学过程活动设计、环节方面还要多样化,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