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1、功能的确定----功能评价系数 功能评价系数=某零件的功能分数/全部 零件的功 能分数之和
①这个零件起什么作用;②为什么需要 这个功能;③是否有简便方法实现这项 功能;④这些零件的功能是否必要,有 无过剩功能;⑤能否采用标准化零件。
2、成本系数=某零件成本/全部零件的 总成本
3、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零件的价值是否同其成本成相应比例
工资成本差异。
工资成本差异包括人工效能差异和工资率 差异两部分。 人工效能差异和工资差异的计算公式如下: 人工效能差异= (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标准工资率) 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 - (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
物流成本预算
一旦运作计划程序确认了系统修正、绩效目标 和计划活动之后,下一步就是确定其预算期费 用。要得到一个公正合理的物流成本预算有很 大的争议。以取得运作计划目标所需要的资源 为目的,预算程序的起步,通常由做出申请的 经理提出。一个预算可以用来支持绩效评估, 将预算数值和周期内实际数值相比,或者和过 去已经达到的实际水平对比,可以反映不同时 间、不同部门或运作单位,或实际运作的相对 绩效,从而确认改进的方向和机会。
责任成本考核的依据----------业绩报告, 内容包括:
1、责任预算数 2、实际成本支出 3、预算和实际的差异
第四节 成本差异计算和分析
成本差异的含义:预算成本(标准成本) 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分为不利差异 和有利差异。
意义:通过成本差异的计算,对差异的 原因进行因素分析,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加以控制。
名 称 (1)
1A
功能 成
评价 本




(2)
(3)
价 值 当 前 单 按功能评 应 降 低 成 本
系数 位 变 动 价 系数 分 额/元
成本
配成本/元
(4)= (2)/(3 )
(5) (6)= 目 标 (7)=(5) 成 本 × -(6) (2)
0.225 0. 3
2B
0.25 0.2
3C 4D 5E
(二)比价预算法:将新产品和曾经生 产过的功能相近的老产品进行对比,老 产品上面有的零件按照老产品的零件价 格计算,新产品与老产品不同的零件按 照新的材料耗费定额、工时定额、费用 标准等加以估价测定。设用于对老产品 进行技术改造时目标成本的确定。
案例:
(三)本、量、利分析法:在利润目标、 固定成本目标、销量目标既定的前提下, 对单位变动成本目标进行计算。
(4)功能略有下降,成本大幅度降 低, 提高价值;
(5)提高功能,适当提高成本,大幅度提 高功能,从而提高价值。
价值分析法在产品成本预算中的 应用
新产品开发工作对产品制造成本的影响作 用越来越大,特别象汽车这种前期投入大, 资本和技术双密集型的产业更是如此。传 统的成本管理只注重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 控制,忽视投产前的产品开发和设计的成 本管理。产品投产后,降低成本各种作业 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当然是降低成本的一 条途径,但如果产品本身设计不合理,存 在过剩功能,造成先天的成本缺陷,产品 一旦投产,降低成本的潜力就不大了。
对于上述价值工程的概念,可作以下几个
(1)价值工程的对象。凡是为获得某种功能 而发生费用的事物,都可作为价值工程的 对象予以研究。比如产品、工艺、工程和
(2)价值工程的目的。它的目的是以对象的 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使用者所需要的 功能,而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为此,还 要理解以下概念:
①功能:它是产品满足用户某种需要的属 性。比如,手表可以使佩带者计量时间," 计时"就是手表的功能。②寿命周期成本。 它是指从对象的研究、形成到退出使用所 需的全部费用。寿命周期成本包括产品的 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C=C1+C2 式中C--寿命周期成本;C1--生产成本; C2--
生产成本随产品功能或质量的提高而增加, 产品的使用成本随产品功能本途径有5种,即:
(1)提高功能,降低成本,大幅度提高价 值;
(2)功能不变,降低成本,提高价值; (3)功能有所提高,成本不变,提高价值;
4、该零件的目标成本=该产品的目标成 本×功能评价系数
5、确定产品零件成本的升降程度
6、拟定降低成本的措施---能否用成本 更低的材料代替;能否用更新的工艺方
序 零件
一对一进行打分
号 名称 A
B
C
D
E
A 1
B 2
3C
4D
5E
1
0
1
1
0
1
0
1
1
0
1
1
0
1
0
0
0
0
0
1
全部零件得分
各个零件得分情 况
3
2
3 1 1 10

零件 一
号 名称
1
A
3
2
B
2
3
C
3
4
D
1
各工作小组评价结果
二三

小计 平



评价 系数
2
2
2
9
2.25 0.225
2
3
3
10 2.5 0.25
3
2
1
2
2
10 2.5 0.25
1
5
1.25 0.125
5
E
1
2
1
2
6
1.5 0.15
10 合计
10 10
10
40
10 1.00
序零 号件
第二节 目标成本法
什么是物流目标成本? 物流目标成本指根据预计可以实现的物 流营业收入扣除目标利润计算出来的成 本。它是目标管理思想在成本管理工作 中应用的产物。
(一)倒扣法: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确定 顾客可以接受的单位价格,扣除企业预 期达到的单位产品利润、国家规定的税 金、预计单位产品流通期间的费用,最
按照责任单位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横向 和纵向责任单位。
一、意义
推行责任成本给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 用:
(1)建立健全了全面经济核算体系,统一了核算 形式。实行了责任成本法后,就克服了核算因层 次不同而形成的“两张皮”问题。
(2)完善了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促进了各项基础 管理的加强。推行责任成本以后,可及时准确地 反映出全厂资金运动及分布状况和生产消耗责任 分布情况,透视出各生产经营环节中出现的情况 和问题,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数 据。同时还相应加强了定额、计量财产物资管理 和原始统计记录等基础工作。
利润=单位售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固定成本
目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售价-(利润+ 固定成本)/预计销售量
(四)功能成本分析法
价值工程又称为价值分析是一门新兴的管 理技术,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 方法。它40年代起源于美国,麦尔斯是价 值工程的创始人。1961年美国价值工程协 会成立时他当选为该协会第一会长。在二 战之后,由于原材料供应短缺,采购工作 常常碰到难题。经过实际工作中孜孜不倦 地探索,麦尔斯发现有一些相对不太短缺 的材料可以很好地替代短缺材料的功能。
成本差异由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组成
成本差异的基本原理: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 价格×实际数量
数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 价格×标准数量
成本差异的计算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的计算 (1)价格差异: 实际耗用材料按实际
采购价格计算与按标准价格计算之间的 成本差额。
(2)数量差异: 按标准价格计算的的 材料实际耗用数量与标准耗用数量之间 的成本差额
一、弹性预算
弹性预算是为了适应运作期内非预期的 运作量的增减变动而提供的一种方法。
通常弹性预算使建立在标准成本的基础 上的。“标准成本”通常被定义为一个 期望的标准,典型的物流标准成本指标 包括每小时的装箱数、每次订货的货品 数、每公里运输的成本等。
弹性预算的特点: 1、可以随时根据业务量进行调整,具有 伸缩性。
后来,麦尔斯逐渐总结出一套解决采 购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并且把 这种方法的思想及应用推广到其他领 域,例如,将技术与经济价值结合起 来研究生产和管理的其他问题,这就 是早期的价值工程。1955年这一方法 传入日本后与全面质量管理相结合, 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一套更加 成熟的价值分析方法。麦尔斯发表 的 专著《价值分析的方法》使价值工 程很快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
成本项目
费用和库存量之间的关系
管理人员工资
固定基本工资 1800 元
装卸搬运费用 仓库租金
装卸搬运人员基本工资 600 元,另外按照入库商品数量 每件支付 0、1 元
每个季度 5000 元
机器维修保养费用 平均每个月维修费用 500 元
验收费用
验收人员基本工资 800 元,另外每件入库商品支付 0.5 元
(3)深化了企业内部承包经济责任制。 既为承包经济责任制提供了可靠的各 类收据。又为经营者提供了必要的经 济手段。使部门责任、效益核算、利 益兑现和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 进了责权利统一。
(4)实现了企业资金成本的过程控制, 较大程度地改变了过去事后算帐的情 况,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例:某厂某产品的材料耗用定额为10 公斤,每公斤标准价格为1元,材料标准 成本为10元(10×1)。如本月投入生 产120台,实际消耗材料1250公斤,实 际单位为每公斤1.10元。请计算出价格 差异和数量差异并列表表示。
材料数量差异=(120×10×1)-(1, 250×1)= -50(元) 材料价格差异=(1,250×1)-(1, 250×1.10)=-125(元)
第四章 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