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选读-1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
1.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的意思是()(0.6分)
A.那个仁厚的人就是自己想帮助别人树立起来,自己想帮助别人达成目标。
能够就近舍远,由近及远地施行仁爱
B.那个仁爱的人,就是自己想要树立起来,也想帮助别人树立形象,自己想要达成目标,也想要帮助别人达成目标。
能够接近取来就用的便利条件,可以说是仁德的方法了。
C.一个仁人,只要自己想自立,便也帮助别人自立;自己想要通达,便也帮助别人通达。
能够就近以自己的心作比而推及别人,已经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了。
D.夫子之仁德,就是自己欲立而且也要立人,自己欲通达,也要助人通达。
能够就近取得帮助,可以说到处都能够表现出仁爱之心了。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评语:分2.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一句恰当的意思是()(0.6分)
A.“”未来知道长生,现在怎么能够知道呢?孔子答道:
B.“”不知道生人是谁,怎么能够知道死人是谁呢?孔子答道:
C.“”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清楚,怎么能够懂得死呢?孔子答道:
D.“”生的道理弄清楚了之后,才能够懂得死的道理。
孔子答道:☆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评语:分3.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此句的恰当之意是:()(0.6分)
A. 孔子教授学生要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爱好等。
B. 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C. 立志高远,坚守德操,遵循仁义,精通六艺。
D. 亲自积极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习典籍、文章了。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评语:分4.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此句的恰当之意是:()(0.6分)
A.孔子说:人在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知以往建立的情谊的真假;在贫穷与富足的不同状态,才知世态人情的冷暖;在贵贱不同情形,才显现友情的真伪。
B. 孔子说:君子相处和谐而不结党,小人结党而内部并不和谐。
C.孔子说:只有仁者真正懂得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因为仁者有分辨善恶的标准,所以待人接物便能做到好恶分明。
1 / 6
D.孔子说:道德高尚的人,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奉承讨好;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不轻慢高傲。
C ☆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6 评语:分0.6()“畏”的恰当意思是( 5.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一句中的分)
A.畏惧
B.畏缩
C.敬畏
D.崇敬☆考生答案:C
0.6 ★考生得分:评语:分0.6分)6. 下面哪句话不是出自《论语》?
(
A.四海之内皆兄弟
B.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B ☆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6 评语:分分)(0.6”——此句的恰当之意是:()7.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A.“孩子们进入家里,就要孝顺,出门在外就要遵纪守法。
谨慎地对待事情,泛泛地关心别人,而”亲人们是值得依靠的人呢。
B.“弟子们小时候在家里,就要听父母话,要孝顺父母;长大了出门在外,要敬爱兄长,尊重师”长。
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C.大人孩子都要关心诚信问题。
D.亲自积极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习典籍、文章了。
B ☆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6 评语:分0.6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8. “”——此句的恰当之意是:
(
A.孔子教授学生要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爱好等。
”B.“默默地记住知识,勤奋学习不知厌烦,循循善诱不知疲倦,有谁会让我做比这更多的事情呢?
C.“默默地去做好事,学习不知厌烦,教案不知疲倦,对于我们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事情”吗?
D.“默默地把知识牢记在心,勤奋地学习不知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考生答案:D
2 / 6 ★考生得分:0.6 评语:分0.9.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陈力就列(发挥能力)必不得已而去(如果)
B.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战争)钻燧改火,期可已矣(燧石)
C.不敢不告也(报告)礼云礼云(表强调)
D.泛爱众(广泛)使子路问津焉(渡口)A ☆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6 评语:分此句的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 子曰:0.6分))(当之意是:
(
A.君子没有哪怕是一顿饭的工夫会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危急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去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B.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C.穷困也乐,显达也乐,穷困显达像春夏秋冬,得道至这种境界,穷困显达都无所谓了。
“D.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
用不义手段而使自己大富孔子说:大贵,这些对我来说,就如浮云般一般轻。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0.6 评语:分判断题二. 分)共6题(共10,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所谓仁,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1.
分)(0.6住;要想自己行得通,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行得通。
)
错误
正确☆考生答案:正确
0.6 ★考生得分:评语:分分)(0.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论语》中的名句。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错误
正确☆考生答案:错误
★考生得分:0.6 评语:分是说只要有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一定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说:3. “0.6(分)有像我一样忠诚讲信用的人,但是不一定有如我一样喜欢学习的人。
错误
正确3 / 6 ☆考生答案:正★考生得分0.6评语分是说一个人整天连饭都”“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 孔子的亲身体验是:分)(0.6不吃,觉都不睡,天天在冥想,是没有益处的,还不如去好好学习。
错误
正确☆考生答案:正确0.6 ★考生得分:评语:分0.6分)”,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
(5.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
错误
正确☆考生答案:正确
0.6 ★考生得分:评语:分0.6(”此句是劝人把努力学习与思考未来前途结合起来之意。
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分)
错误
正确☆考生答案:错误★考生得分:0.6 评语: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7. “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用不合于仁德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有此句意思是:“也。
”0.6分)”(它;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掉它。
错误
正确☆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0.6 评语:分一向为学者和读者重开篇,在全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统领全篇的地位和作用,《论语》以“学而”8.
分)(0.6视。
错误
正确☆考生答案:正确0.6 ★考生得分:评语:分4 / 6
9.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此句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搞得困顿不堪呢!既然如此,还去追求知识的人,就只能弄得精疲力竭了。
(0.6分)
错误
正确☆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0.6 评语:分10.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此句中悌:tì,本义:敬爱兄长,亦泛指敬重长上。
(0.6分)
错误
正确☆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0.6 评语:分三. 填空题(共10题,共8分)
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0.81. 子曰:分)
☆考生答案:1. 可谓好学也已。
★考生得分:0.8 评语:分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在“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2. 子曰:(0.8分)回也!”
1. ☆考生答案:忧。
0.8 ★考生得分:评语:分知新,可以为师矣。
3. (0.8子曰:温故而分)
1. ☆考生答案:知新。
★考生得分:0.8 评语:分夕死可矣。
”朝闻道,“4. 子曰:(0.8分)
1. ☆考生答案:夕死。
★考生得分:0.8 评语:分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诲女知之乎“子曰:5. ! ”(知之为知之,0.8分)
5 / 6
知新分)(子曰:温故而0.8,可以为师矣。
6.
夺志0.8分)(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7. 子曰:“
思而不学分)8.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0.8则殆。
器9. 分)(0.8子曰:君子不
何陋之有“”“10. 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分)(0.8”?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