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ppt
冲突的结果:
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黄河以 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 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 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
前令第十八集团军及新四军各部,展期 开到黄河以北作战。兹再分别地区,宽展 时期。凡在长江以南之新四军,全部限本 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开到长江以北地区, 明年一月三十日以前开到黄河以北地区作 战。现在黄河以南之第十八集团军所有部 队,限本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开到黄河 以北地区。希即遵照参谋总长十月皓电所 示之作战地境内,共同作战,克尽职守, 毋得再误,此令。
国共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协 定,新四军在编制上属于战区司 令长官顾祝同领导;但是新四军 事实上听命于延安的共产党; 新四军在扩充势力的过程中 ,与同一战区的国民党军队不可 避免的发生了武装冲突。
知识补充:黄桥战役
• 1940年10月初,江苏省省主席韩德勤和陈泰运所组成的 国民革命军部队与共产党部队新四军发生严重冲突。陈毅 率领的“新四军第一支队”,以不到万人的兵力,于交战 过程中,击败总兵员达三万以上的桂系陈泰运部队,占领 江苏北部的黄桥,并于不久攻下泰州姜堰。而称为“黄桥 事件”或“黄桥事变”的该军事冲突,不但造成国民革命 军万余人伤亡,且让本来仅驻安徽的共产党新四军,控制 了江苏部分省境。(但黄桥在3个月后被日伪军攻占)。 • “黄桥战役”中国国民党被歼灭主力部队近2万人, 一个中将军长(李守维)和一个中将旅长阵亡。国民党在 抗日战争期间一共阵亡了10个师级以上高级军官,分别是 两个集团军司令和八个军长。此役就打死了国民党的一个 中将军长和一个中将旅长,极大的影响了国共关系。
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在《新华 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 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 词。
重建新四军军部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 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 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 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 部主任,并把华中新四军部队统一整编为 七个师,继续领导新四军坚持长江南北敌 后抗日斗争。新四军成为华东战场上转战 大江南北,抗击日寇的决定力量。
铭记先烈
1990年初,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 士殉难五十周年,在泾县城郊的水西山修 建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占地 15公顷,建筑 41年1月7日
新四军到达旌德以北的星潭地区,被 国民党部队阻住。叶挺军长决心强攻星潭, 杀开一条血路继续前进。但可惜这个意见 未被采纳,贻误了战机,被迫循原路返回 丕岭以西。
1941年1月8日
上官云相所部凭着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 器,疯狂冲锋。上官云相还传了蒋介石的 手令:活捉叶挺奖十万元,活捉项英、袁 国平各奖五万元。叶挺军长亲临前线指挥 作战。
词作者: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曲作者:作曲家任光
1941年1月5日
部队行至茂林地区时,遭到顾祝同以 新四军“违抗中央移防命令,偷袭围攻国 军第40师”为理由,无预警地将新四军军 队包围和袭击。
1941年1月6日
顾祝同与上官云相率第三战区之第32 集团军五十二师、四十师8万多人,在蒋介 石命令下,向新四军发起总攻,并强令 “彻底加以肃清”。
最后的战场:泾县东流山
1941年3月14日,项英、周子昆被 叛徒杀害于泾县南容乡蜜蜂洞 。
后续事件
1941年1月17日,蒋介石发布命令,宣 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 将叶挺交军事法庭审判 。 针对蒋介石取消新四军番号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进行回击,指示八路军、新四 军在军事上自卫,在政治上反攻。
悲壮七日
双方火线冲突进行了七天七夜,新四 军因兵力薄弱陷于绝境。为保全部队,叶 挺根据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饶漱石的意 见,致书上官云相,指责其“背信弃义”, 表示愿往上官总部协商。14日叶挺一到上 官处即被扣押,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于突围时阵亡。同日,新四军茂林阵地完 全被占领。全军约9000人,除约2000人在 黄火星、傅秋涛率领下突围外,大部被俘、 失散或阵亡。
请大家看一组我家乡的照片, 因为今天我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 里。
震惊:皖南事变竟 然发生在这里!
揭秘: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的历史真相
VS
顾祝同 上官云相 叶挺 项英
到 底 发 生 了 什 么 ?
七 十 年 前 的 皖 南 大 山 深 处 ,
蒋介石曾授予上官云相 光华甲种一等奖章执照
上官云相(1895~1969)字纪青,怀仁镇校小街村 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历任国民党军队连 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国民政府参军等 职。在蒋介石发动的数次"围剿"红军的战争中担任重要 指挥职务。抗战期间,任第三战区司令部总参议兼第三 十二集团军总司令时参与制造“皖南事变”。1945年后 历任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华北“剿总”副司令 等职,参与反共内战。国民政府第一次授衔陆军中将, 后晋升上将。1949年初去台湾,1969年8月8日在台北 病逝。
蒋介石发手令规定 新四军的北移期限:
项英一再推迟皖南新四 军部队北上日期
对于项英迟迟不率部北移的原因,有 的分析是项英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受到王明 右倾错误的严重影响,抵制执行中共中央 关于新四军向敌后发展的战略方针,强调 皖南特殊等。有人认为,仅仅作这种分析 是不够的,还要“研究历史的、现实(指当 时的现实)的、国际的、国内的、个人的种 种因素”,要“进入人物的心态”来进行 研究。
国民党磨刀霍 霍准备亮剑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加紧策 划围歼皖南新四军的阴谋活动,制定了“剿灭计 划”。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于1940年12月在 徽州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决定增调队部,由三十二 军团司令上官云相统一指挥。上官云相在宁国县万 福村制定了“进剿计划”,调到皖南的有五二师、 一0八师、七九师、一四四师、六二师、四0师和新 七师等7个师、共8万余人,构成对新四军的严密包 围。
皖南事变时间表
1941年1月4日
夜晚,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 队9000余人由泾县云岭地区出发, 准备分左、中、右三路纵队,经 江苏南部向长江以北转移。
一首悲壮的战歌: 《别了,皖南》
前进号响,大家准备好,子弹上膛,刺 刀出鞘。三年的皖南,别了! 目标,扬子江头,淮河新道。哪个来拦 路,哪个被打倒!冲过重重叠叠的封锁,冲 进日本鬼子的窝巢。我们一定胜利,我们 一定到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