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某同学在操场沿400m跑道绕跑一周,用时80s,则在此过程中A. 位移是400mB. 路程是400mC. 平均速度是5m/sD. 最大瞬时速度是5m/s【答案】B【解析】【分析】位移为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为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详解】A项:跑一周,位移为零,故A错误;B项:路程为圆的周长即400m,故B正确;C项: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平均速度为零,故C错误;D项:无法确定最大瞬时速度,故D错误。

故应选B。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理解位移为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为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伽利略应用“斜面实验“的结论,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B. 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采用电场线来直观地描绘了电场C. 开普勒将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 牛顿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答案】B【解析】【详解】A.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但没有总结牛顿第一定律,故A错误;B.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采用电场线来直观地描绘了电场,故B正确;C.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故C错误;D.牛顿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没有作出了突出贡献,故D错误。

3.在如图所示的加速行驶的汽车上,有一只木箱A相对于车箱保持静止。

关于木箱A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因为木箱A在运动,所以不受摩擦力作用B. 因为木箱A向右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C. 因为木箱A向右运动,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 若某一瞬间,汽车突然改做匀速运动,则木箱A受摩擦力方向向左【答案】B【解析】【详解】ABC.因汽车向前加速运动,木箱与货车间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木箱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即向右的静摩擦力,故AC错误,B正确;D.某一瞬间,汽车突然改做匀速运动,因汽车向前匀速运动时,木箱不受摩擦力,故D错误。

4.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示意图,在A、B两板间插入介质而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静电计的作用是显示电容器电容的大小B. 插入介质过程,电容器的电容逐渐变小C. 插入介质过程,静电计指针偏角逐渐变大D. 插入介质过程,静电计指针偏角逐渐变小【答案】D【解析】【详解】A.静电计测定平行板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两者并联,静电计两板间电压等于平行板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故A错误;B.插入介质过程,依据电容的决定式,,可知,电容器的电容逐渐变大,故B错误;CD.插入介质过程,因电容变大,由于极板的电量Q不变,根据,则有极板间的电压U 减小,因此静电计指针偏角逐渐变小,故C错误,D正确。

5.2018年12月12日,“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约110h奔月飞行,到达月球附近,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完成太空刹车”,被月球捕获,进入了近月点100千米,远月点400千米的环月椭园轨道。

关于“嫦娥四号”在此环月轨道上运行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线速度不变B. 角速度不变C. 向心加速变不变D. 运行周期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知,嫦娥四号从远月点向近月点运动时,线速度变大,故A 错误;BC.嫦娥四号从远月点向近月点运动时,线速度变大,半径r变小,根据v=ωr知,角速度变大,根据知,向心加速度变大,故BC错误;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嫦娥四号的轨道半长轴大小不变,周期恒定,故D正确。

6.如图,一个阴极射线管两端加上高电压后,在其荧光屏上出现一条直的绿色亮线现在在阴极射线管的正下方垂直地放一根通电螺线管,通入的电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荧光屏上,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 亮线向上弯曲B. 亮线向下弯曲C. 亮线几乎消失D. 亮线仍直线【答案】B【解析】【详解】由通电导线的电流方向,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得电子射线管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当电子流方向从左向右,则由左手定则可得粒子向下偏转,故ACD错误,B正确。

7.在平直公路上有A、B两辆汽车,它们的v﹣t图象分别如图中a、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车的加速度比B车的小B. B车的加速度大小1.5m/s2C. 0~1.5s内A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D. 0~4s内B车的位移大小为14m【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v﹣t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知A车的加速度比B车的大,故A错误;B.B车的加速度大小为:,故B错误;C.0~1.5s内A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大小为:,故C错误;D.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可得,0~4s内B车的位移大小为:x=×4m=14m,故D正确。

8.如图,是一对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小齿轮绕轴O1O2转动,齿数为23,大齿轮在小齿轮的带动下绕O3O4转动,齿数为46,设大、小齿轮的角速度大小分别为ω1、ω2,两齿轮边缘处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则()A. ω1:ω2=1:2B. v1:v2=2:1C. 若沿O1O2方向看,小齿轮逆时针转,则沿O3O4方向看,大齿轮逆时针转D. 若沿O3O4方向看,大齿轮顺时针转,则沿O1O2方向看,小齿轮顺时针转【答案】A【解析】【详解】AB.齿轮传动时,大小齿轮边缘线速度相等,根据v=ωr知,线速度一定时,其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故v1=v2,ω1:ω2=23:46=1:2,故A正确,B错误;C.若沿O1O2方向看,小齿轮逆时针转,则沿O3O4方向看,大齿轮顺时针转,故C错误;D.若沿O3O4方向看,大齿轮顺时针转,则沿O1O2方向看,小齿轮逆时针转,故D错误。

9.如图为一款纯电动汽车的铭牌,假设该车在额定功率下以100km/h匀速行驶,则该车充满一次电后的最大行程约为()A. 50kmB. 100kmC. 150kmD. 200km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功W=Pt=qU,知按额定功率可以工作的时间为:,该车充满一次电后的最大行程约为100×1.5=150km,故C正确,ABD错误。

10.在杭州湾入海口,有亚洲第一座大型海上风电场﹣﹣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该风电场有58台风机,风机叶轮直径91m,总装机容量约200兆瓦,所生产的绿色电能,相当于为海减少了20万辆小轿车产生的碳污染。

已知空气密度为1.29kg/m3,假设风能转成电能的效率为50%,则杭州湾海域的平均风速约为()A. 1m/sB. 4m/sC. 7m/sD. 10m/s 【答案】C【解析】【详解】以叶片长L为半径的圆面积s=πl2,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x=vt,该体积风的动能为,转化效率为η=50%,功率公式该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功率P的数学表达式为,电能W=Pt,代入数据,得v=7m/s,故ABD错误,C正确。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100匝,副线圈匝数n2=220匝,交流电源的电压u=220sin100πt(V),电阻R=44Ω,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B. 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0AC.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88WD. 电压表的示数为44V【答案】ABD【解析】交流电的周期为:T==0.02s,f=1/T=50Hz.故A正确.原线圈的电压有效值为220V,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副线圈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为44V,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1A,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1=0.2A.故B D正确.副线圈的功率P2=I22R=1×44=44W,所以变压器的输入功率P1=44W,故C错误.故选AB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原副线圈的电压关系和电流关系,以及知道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决定关系.12.关于静电现象的防止与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自助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时,应禁止梳头或穿脱衣服B. 高压输电线上方的两条导线与大地相连,可以把高压输电线屏蔽起来,免遭雷击C.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其内部形成的电场强度为零D. 避雷针的作用是通过尖端放电,中和大气中的电荷,降低云层与大地的电势差【答案】ABD【解析】【详解】A.在自助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时,应禁止梳头或穿脱衣服,避免梳头或穿脱衣服产生的静电火花,引起火灾,故A正确;B.高压输电线上方的两条导线与大地相连,如果雷电击中线路,架空地线就能有效的将雷电电流分散到相邻的杆塔导入地下,避免输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发生,故B正确;C.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其内部形成的电场与原电场的电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等于零;所以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其内部电场强度为零,故C错误;D.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避雷针的作用是通过尖端放电,中和大气中的电荷,降低云层与大地的电势差,故D正确。

13.如图所示的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等势中仅受电场力作用,由M运动到N,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A. 粒子必定带正电荷B. 粒子在M点速度大于N点速度C. 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在N点的电势能D. 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答案】BD【解析】【详解】AB.由电荷的运动轨迹可知,电荷的受力沿着电场线的反方向,所以电荷为负电荷,粒子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C.由M运动到N,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故N点的电势能大于M点的电势能,故C错误;D.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由图可知,N点的场强大于M点的场强的大小,在N点的受力大于在M的受力,所以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故D正确。

14.如图所示,一段导线abcd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

线段ab、bc和cd的长度均为L,且∠abc=∠bcd=135°.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关于导线abed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方向沿纸面垂直bc向上,大小为(+1)ILBB. 方向沿纸面垂直bc向下,大小为(+1)ILBC. 若在纸面内将abcd逆时针旋转30°,力的大小不变D. 若在纸面内将abcd逆时针旋转60°,力的大小减半【答案】AC【解析】【详解】由安培力公式F=BIL,与左手定则,可得ab段导线的安培力方向垂直于导线与磁感线构成的平面并斜向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