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教学课件

经典:《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教学课件

2
3
地质年代单位和时间地层单位
在地质年代表中,首先根据生物的演 化阶段,将46亿年地球演化史划分为隐生宙 (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然 后在显生宙中,根据生物界的总体面貌划分 出3个二级地质年代单位(代),即从老至 新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每一个 代中,再根据生物界面貌及其演化特色划分 出若干三级地质年代单位(纪),纪是最常 用的地质年代单位。
23
另一方面,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仍然统治着 那里的世界,其中腕足类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一类生 物。在当时,鱼类首先从无脊椎动物中分化出来, 形成生物界的新族(脊椎动物)。泥盆纪的鱼类空 前繁盛,故称“鱼类的时代”。中国的泥盆系以海 陆过渡相的砂岩为主,含有铁、锰、石油等矿产。
24
工蕨化石 广西
泥盆纪 泥岩
12
最老的 植物化石同圆藻
前寒武纪 迭层石灰 岩中的层 状藻类体
13
寒武纪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进入寒武
纪后,地球上出现了广泛的海侵,为海洋生物 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寒武纪最显著的特点,就 是具有硬壳的不同门类的无脊椎动物飞速涌现 (即生物大爆炸)。寒武纪海相页岩和石灰岩 地层中产有丰富的三叶虫化石,其化石数量约 占当时化石总量的60%,所以寒武纪也称三叶 虫时代。
9
地质年代单位与时间地层单位
10
主要地质时代的基本特征
在寒武纪之前,地球上的生物极其稀少,人 们把寒武纪以前的一段漫长地质时期统称前寒武 纪。在中国划分出一个震旦纪,主要分布在华南、 西南地区。
前寒武纪已知最老的动物化石为埃迪卡拉动 物群,最老的植物化石为同圆藻。
11
前寒武纪泥岩中 最老的动物化石 埃迪卡拉动物群
8
对应于特定地质年代的时间段落中形 成的地层,称为时间地层单位。
与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相互对 应的年代地层单位分别称为宇、界、系、统, 它们是适用于全球的地层单位,所以也叫国 际性年代地层单位。
如显生宙形成的地层称显生宇,古生代 形成的地层称为古生界,寒武纪形成的地层 称为寒武系,早、中、晚寒武世形成的地层 分别称为下、中、上寒武统等.
6
晚元古代晚期只划分出1个震旦纪; 古生代划分出6个纪,即寒武纪、奥陶 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中生代划分出3个纪,即三叠纪、侏罗 纪和白垩纪; 新生代划分出2个纪,第三纪和第四纪。 目前震旦纪只适用于中国,其他11个 纪全世界通用。
7
纪向下再划分出第四级地质年代单 位(世),大部分纪都三分,如寒武纪分 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晚寒武世,侏罗 纪分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晚侏罗世等; 少数纪二分,如白垩纪分为早白垩世、晚 白垩世等。
4
显生宙、显生宙
显生宙--是从寒武纪开始出现大量较 高级动物以后至今的地史阶段地质年 代名称。指寒武纪以来的时期。从距 今大约5.7亿年前延续至今。包括古生 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7亿年前,寒 武纪始,生物逐渐向较高级的发展阶 段进化,动物已具有外壳和清晰的骨 骼结构,故称显生宙。 隐生宙--即生物化石稀少和不存在的 寒武纪以前的地史阶段。相当于前寒 武纪的同义语。
5
在该表中依据生物界的发展演化阶段, 将地质历史划分为五个代,即:
太古代(最古老的生命); 元古代(古老的生命); 古生代(古老的生命); 中生代(中等年龄的生命); 新生代(新生命的开始)。 由于在古老岩层中缺少或少有生物化 石,当时对于这样的地层和地质年代的划分 遇到很大困难。直到20世纪初,有了同位素 年龄资料后,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29
石炭纪
是古生代的第五个纪,当时陆生植物从滨海 地带向大陆内部延伸,形成了大规模的森林和沼 泽,给煤炭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石炭纪的 森林中,既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密的灌木。鳞 木是高大的树形石松,高达40m或更高,具特征 的鳞片状树皮。石炭纪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中以蜓 类的出现和发展为其特征。
中国的石炭系以海相灰岩和海陆交互相的含 煤沉积为主,含有煤、铁、锰、黄铁矿、铝土矿 等矿产。
19
单 笔 石 化 石
20
链 珊 瑚 化 石
21
无洞贝
志留纪浅 海底部的 腕足动物
22
泥盆纪
是古生代的第四个纪。由于受早古生代末的 造山作用影响,泥盆纪时全球陆地面积继续扩大。 从这一时期起,生物开始从海洋向陆地进军。植 物开始向陆地上扩展,在泥盆纪早期,气候变得 干燥炎热,适宜这种环境的裸蕨植物获得了迅速 发展;泥盆纪晚期,石松类和真蕨类形成了成片 的滨海森林,为陆生生物的大发展准备了条件。
25
工 蕨 化 石
26
பைடு நூலகம்化石 泥盆纪 湖生 动物
27
鱼化石 泥盆纪 湖生 动物
28
鹗头贝
泥盆纪 湖生 腕足 动物
腕足动物是生活在海底的一大类有壳的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两瓣壳大小不一样, 壳质是钙质或磷灰质。腕足动物在幼虫期要度过几天到两个星期的时间营浮游生 活,然后长出肉茎附着于海底生活,不过也有一些种类是以次生胶结物或壳刺固 着于海底或自由躺卧着生活。
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 质年代
1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是将地球上的各种地质事 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系统地时 代编排后列出的反映地质历史的时间表。 19世纪以来,人们根据生物地层学的方法, 逐步进行了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工作,并按 时代早晚顺序进行编年、列表。1881年在 意大利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地质学大会上通 过了定性的地质年代表。
30
石 炭 纪 晚 期 的 鳞 木
31
石 炭 纪 的 栉 羊 齿
32
石炭纪(宾夕法尼亚纪)森林沼泽景观
33
石炭纪 海生 无脊椎 动物
34
岩石薄片
35
二叠纪
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二叠纪既是重要的 成煤期,也是地球发展史上重要的成礁和生油时期。 二叠纪的植物界面貌与石炭纪相似,还有分布在我 国、朝鲜、东南亚一带的“华夏植物群”。二叠纪 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蜓类、珊瑚、腕足类、菊石类 最重要。二叠纪的两栖动物逐渐从水域向岸边移动, 最后登陆演化成原始爬行动物。中国的二叠系以海 相灰岩和海陆交互相的含煤沉积为主,含有煤、铁、 锰、石油等矿产。
14
三 叶 虫
15
奥陶纪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
奥陶纪是早古生代海侵最广泛的时期,海生 无脊椎动物门类和属种都很丰富,其中以笔石类 和鹦鹉螺类十分繁盛为其特征。
16
笔石 奥陶纪 海洋中 的漂浮 动物
17
震 旦 角 又石
称 中 华 角 石
角 石
18
志留纪
是古生代的第三个纪。 由于强烈的造山 运动,志留纪时海洋面积缩小,陆地扩大,但 海洋中各种无脊椎动物仍继续繁盛,以单笔石 的兴起,珊瑚类和腕足类的大量繁育为其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