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级七年制临床口腔专业《医学统计学》试卷(考试时间2003年5月1日8:00~10:00)班别学号总评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一)单选题(选一个最佳答案;共15题)1. 1.比较身高和体重的变异度,应采用的指标是A.标准差 B. 方差 C. 变异系数 D. 四分位数间距 E. 全距2.某地100名健康人血清总胆固醇的95%可信区间为4.804 ~ 5.196 mmol/L,则相应的双侧95%正常值围是A. 5.00±1.645×10B. 5.00±1.645×10C. 5.00±1.96×10D. 5.00±1.960×1E. 5.00±1.645×13. 比较两药的疗效时,哪种情况应做单侧检验A. 已知甲乙两药均有效B. 不知甲乙两药哪种好C. 已知甲药不会优于乙药D. 不知甲乙两药是否有效E. 当α= 0.01时4. 将100名病人随机等分成两组后分别给予A、B方案治疗,疗效按等级划分为治愈、好转、有效和无效。
欲知两种方案的疗效何者较优,宜作A.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B.两组多类构成比比较的c2检验C.两样本率比较的假设检验 D.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E.线性相关分析5. 作符号秩和检验时, 记统计量R为较小的秩和, 则正确的是A. R值越大P值越小B. R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 P值与R值毫无联系D. R值越小P值越小E. 以上都不对6. 以下不是析因分析的特点A. 2个以上因素B. 2个以上水平C. 2个以上重复D. 每次试验涉及全部因素,因素同时施加E. 观测值为计数资料7. 从样本得到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r=0.92, 则A. X与Y之间一定存在因果关系B. 若对此份资料作回归分析, 其回归系数是正值C. 若对此份资料作回归分析, 其回归系数是负值D. 表明总体相关系数r¹0E. 表明总体相关系数r=08. 根据样本算得两个随机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r, 经t检验, P<0.01, 可认为A. X与Y间密切相关B. 总体相关系数r很大C. 总体相关系数r=0D. 总体相关系数r¹0E. 总体相关系数r>09. 表示某地死亡率随时间变化情况可选用A. 线图B. 半对数线图C. 圆图D. 百分条图E. 散点图10. 欲比较某地区两年的三种死因别死亡率, 若用统计图表示宜选用A. 复式线图B. 百分直条图C. 复式直条图D. 直方图E. 统计地图11.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 实验对象、实验效应、观察指标B. 随机化、重复、设置对照C. 随机化、均衡性、齐同对比D. 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E. 设置对照、重复、盲法12.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A. 调查设计比较简便B. 实验设计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C. 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D. 调查设计以人为对象E. 两者无区别13.对三行四列表资料作c2检验,自由度等于A. 1B. 2C. 3D. 6E. 12根据下述资料,则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 36 90 60 54 90重型60 42 70 40 28 70合计100 78 78 100 82 82A. 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 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 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 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 以上都不对15. 检验中的基本公式是A. B. 和C. D. E.(二)多选题(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共5题)16.某资料的观察值呈正态分布,则理论上有A. 算术均数与几何均数相等B.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等C. 分布的集中趋势用表示D. 分布的离散趋势用S表示E.(-1.96S,+1.96S)围含95%的观察个体值17.关于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正确的说法是A. 要求两样本来自同一总体B. 要求两总体均服从正态分布C. 两样本含量可以不同D. 要求两总体方差相等E. 查t界值表时的自由度为两样本大小之和,即n1+n218. 比较两样本计量资料的平均水平时, 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有A. t检验B. u检验C. c2检验D. 秩和检验E. 以上都可以19.某病男性发病率为p1=X1/n1,女性发病率为p2=X2/n2,则男女合计发病率p c为A. B. C.D. E.20.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用SS表示离均差平方和,则必有A. SS组<SS组间B. MS组< MS组间C. MS总=MS组间+MS组D. SS总=SS组间+SS组E. SS总=SS组间-SS组二、是非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在括号打“√”或“╳”符号)1. 个体间的变异是抽样误差的主要来源。
()2. 统计推断包括总体均数或总体率的估计及其假设检验。
()3. 率的标准误的计算公式为。
()4. 方差齐性检验中的F值就是两个标准差之比。
()5. 多组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的Dunnett检验适用于多个均数两两之间的全面比较。
()6. r值反映了两变量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的方向。
()7. 两样本率比较可采用u检验,也可采用四格表检验。
()8. 由于样本观察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故不能根据样本推论总体。
()9. 系统误差是由于随机因素影响所造成的。
()10. 描述一群变量值的集中位置,可选用众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算术均数等平均数。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 共30分)1.简述直线回归与直线相关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样本含量估计的主要影响要素,及各要素与样本含量间的关系。
3.3.举例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4.4.正态分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5.试述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四.分析计算题(每小题10分, 共30分)1.将14只大白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做成白血病模型鼠,一组为正常鼠,然后测量两组脾脏DNA 含量(mg/g),请对此资料作统计分析(列出具体方法步骤及计算公式,t0.05,6=1.943,t0.05,7=1.895,t0.05,12=1.782,t0.05,14=1.761t0.05/2,6=2.447,t0.05/2,7=2.365,t0.05/2,12=2.179,t0.05/2,14=2.145)。
白血病组12.3 13.2 13.7 15.2 15.4 15.8 16.9正常组10.8 11.6 12.3 12.7 13.5 13.5 14.82. 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对164例曾用过洋地黄药与51例未用过洋地黄药的肺心病患者作心电图检查,结果见下表,试问两组病人的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洋地黄用药史心律失常例数合计曾用药组 81 164未用药组 19 51合计 100 2153.评价分别含5种不同蛋白质饲料的营养价值,数据见下表,试完善方差分析表。
窝别饲料甲饲料乙饲料丙饲料丁饲料戊合计1 ………………2 ………………3 …………………………………7 ………………8 ………………合计400 300 250 450 600 2000方差分析表变异来源SS DF MS F值总变异( 14134.40 )()……饲料间()()()()窝别间( 667.60 )()( 95.37 )()误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是非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三、简答题答1. 区别(1)资料:回归:①Y正态随机变量,X为选定变量②X、Y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相关:X、Y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2)应用:回归——由一个变量值推算另一个变量值相关——只反映两变量间互依关系(3)回归系数有单位,相关系数无单位联系(1)方向一致: r与b的正负号一致。
(2)同一资料假设检验等价: t r=t b(3)r与b可相互推导获得,(4)用回归解释相关决定系数答2.四个主要因素:第一类错误a、检验效能1-b、允许误差d、总体变异度s⑴第一类错误的概率a,即检验水准。
a越小,所需样本含量越多。
一般取a=0.05,还应明确单双侧。
⑵检验效能1−b。
b为第二类错误的概率,1−b表示在特定的a水准下,H1为真时检验能正确发现的能力。
1−b越大,所需样本含量越多。
通常取b=0.1或 0.2,一般1−b不能低于0.75。
⑶允许误差 d希望发现或需控制的样本和总体间或两个样本间某统计量的差别大小。
如d=μ1−μ2,或d=π1−π2。
d越小,所需样本含量越多。
可作预实验或用专业上有意义的差值代替。
⑷总体变异度ss越大,所需样本含量越多。
通常根据预实验、查阅文献和专业知识判断s 值。
答3.略(不举例者,至少扣除3分)答4.(1)图形呈钟型、中间高、两头低、左右对称(2)最高处对应于X轴的值就是均数(位置参数)(3)标准差决定曲线的形状(形状参数)(4)曲线下面积为1(5)是一个正态分布簇,经u变换可转换为标准正态分布(6)其他分布(如t分布、F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等)的基础答5.1、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2、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不宜过小。
小则直接叙述。
3、进行率的对比分析时,应注意资料可比性。
如比较疗效时,比较组间应病情轻重相同,性别影响,应按性别分组后再作比较。
4、正确求平均率。
例:若P1=x1/n1 P2=x2/n2 P3=x3/n3P=(x1+ x2+ x3)/ n1+ n2+ n3) (正确)P=(P1+ P2+ P3)/3 (错误)四、分析计算题答1.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两方差分别为2.63,1.78相差不大,因此假定方差齐同。
答2.总例数大于40,最小理论频数为23.72,无需校正。
答3.变异来源SS DF MS F值总变异( 14134.40 )(39)……饲料间(9375.00)(4)(2343.75)(16.04)窝别间( 667.60 )(7)( 95.37 )( 0.65)误差(4091.80)(28 )(1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