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省级重要湿地认定 编制说明-湖南

省级重要湿地认定 编制说明-湖南

湖南省地方标准《省级重要湿地认定》编制说明2019年12月22日一、工作简况(一)标准项目的来源、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参加单位和协作单位人员分工1.标准项目的来源(年限,项目编号)标准项目来源: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18年)2.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根据《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条规定,“湿地,是指适宜喜湿野生生物生存、具有较强生态调控功能的潮湿地域,包括湖泊、河流、水库、河口三角洲、滩涂、沼泽、湿草甸等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的地域。

”湿地是一个特殊复杂的生态系统,其管理涉及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单项资源,在土地利用上又与农地、林地交错,要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管理,就需要依据湿地的自然属性科学确定其范围。

我省湿地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河流和湖泊两种类型。

我省在制定《条例》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湿地具有适宜喜湿生物生长、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具有生态调控功能三大基本特征。

同时,为妥善处理好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相统一、协调,明确了湿地必须经行政认定的规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规定,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方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发布地方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名录。

根据《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和《湖南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工作方案》,需要对全省湿地建立湿地分级体系。

根据生态区位、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及国家有关规定,将全省湿地划分为国家重要湿地(含国际重要湿地)、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

省林业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明确相关管理规则和程序,发布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名录,并及时更新全省湿地名录。

开展省级湿地认定是分级分类管理的基础,是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失的环节,是依法保护湿地的必然要求。

因此需要对本省湿地资源进行普查,制定省级重要湿地标准。

省级重要湿地认定可以规定省级重要湿地的范围、认定原则,并从湿地面积、类型、物种、功能等方面提出认定指标。

认定标准是《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实施的重要技术支撑,为科学确定湿地范围和管理区域,划定湿地保护红线,开展湿地执法奠定基础,并有助于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湿地范围内资源权属复杂、管理职责不统一的情况。

表1 项目主要参加单位及人员分工序号姓名工作单位专业职称分工1 曾掌权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生态学副研究员项目主持人2 薛萍湖南省湿地保护中心湿地保护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可行性验证3 田育新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员可行性验证4 李婷婷湖南省湿地保护中心湿地保护高级工程师可行性验证5 牛艳东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动物学副研究员标准编制6 许鑫湖南省湿地保护中心湿地保护工程师可行性验证7 张珉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园艺学助研标准编制8 郑猛湖南省湿地保护中心湿地保护工程师标准的数据采集9 杨蕊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林学工程师标准的数据采集10 罗佳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植物学高级工程师标准编制11 吴小丽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林学助理研究员标准的数据采集12 徐佳娈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生态经济助理研究员标准编制13 袁穗波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林学高级工程师标准的数据采集14 邓楠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生态学助理研究员标准的数据采集15 马丰丰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林学高级工程师标准的数据采集16 宋庆安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林学研究员级高工标准的数据采集17 姚敏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林学高级工程师标准的数据采集3.项目主要参加单位和人员分工本标准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主持起草,湖南省湿地保护中心参与起草和标准验证。

项目组成员具有多年从事湿地科研的工作经验,熟悉重要湿地认定的关键技术和管理环节。

主要成员见表1(二)主要工作过程1.已有工作基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开展湿地方面研究近40年,包括湿地特性、动植物生态和资源利用等研究。

在省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于2004年9月成立了“湖南省湿地研究中心”,现有专职科研人员13人,外聘客座研究员9人,是湖南省林业局湿地研究的科技支撑单位。

近五年来,承担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林业行业专项等项目10多项,已建立了国家林业局洞庭湖湿地生态定位研究站、科技部洞庭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项目的实施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2.完成工作步骤和方法项目批准立项后,我们依据项目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编写了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明确分工。

完成的步骤:标准查新→项目申报→补充试验→ 标准草案的写作→向省内外相关专家征求意见→ 回收专家意见→ 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标准的修改→由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湖南省林业局组织,召开会议对标准进行审查,形成审查意见→根据审查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形成报批稿→颁布实施。

2018年底成立项目组,确定项目主要内容和技术指标,编写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组人员的分工。

2019年1月文献查询、资料收集,制定完整的实施方案;2019年2月参照国家重要湿地认定指标,结合我省湿地保护条例和湿地保护的实际情况,进行全省调查,选取各类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湿地进行调查,从湿地的典型性、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重要性等方面确定认定指标,获取全省湿地资源调查数据、湿地名录及湿地规划,确定认定原则,构建省级重点湿地的认定标准,提出湖南省湿地资源保护建议及对策探讨,完成标准文本初稿。

2019年6月-8月在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标准文本修改。

2019年9月项目组成员进行了专题讨论,再次对标准文本内容进行定稿,2020年3月-4月征求省林业局相关处室和各地市州林业局,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修改。

二、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标准的主要内容(一)标准编制的原则对省级重要湿地进行认定,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以及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对湖南省重要湿地认定的准确程度。

《省级重要湿地认定》地方标准立足于湖南省湿地保护实际情况,同时参照《国际重要湿地标准》、《国际重要湿地确定标准》(GB/T26535-2011),江西省、云南省重要湿地地方标准,遵循导向性、完整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为基础构建省级重要湿地认定指标体系。

1.导向性:以湿地保护为导向,在标准编制中立足于湖南省湿地保护管理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与技术规程。

2.完整性:从湿地的典型代表性、特有物种及其数量,湿地面积和区位优势,重要规划区湿地保护、湿地文化等方面来确定省级重要湿地的认定。

3.可操作性:力求标准的条款表达明确无歧义,实践性强,简单明了易理解和操作。

4.规范性:本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及GB/T1.3-1996《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进行制订,在标准编写模板中编写。

(二)标准的主要内容及依据本标准是根据湖南省重要湿地认定的基本方法程序编制,是湖南省重要湿地认定方法规范化、标准化的规定,主要技术内容共包括5章:第1章范围:规定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和适用范围。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说明了本标准引用文件的版本及规范性。

省级重要湿地认定标准引用GB/T 26535-2011 国家重要湿地确定指标。

第3章术语和定义:说明了适用于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

第4章省级重要湿地的认定指标:首先将湖南省境内的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或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湿地,直接列入省重要湿地名录;其次从省内湿地的典型性、特有性,重点保护物种、特有物种栖息地,一定数量水鸟的栖息地,一定面积或源头湿地,一定面积的城市湿地,具有文化意义湿地等方面指标认定省级重要湿地。

第5章省级重要湿地认定指标说明:参考了“国家重要湿地确定指标”标准(GB/T 26535-2011)”等标准和相关文献及我省调查研究的成果,对我省重要湿地认定指标中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特有类型湿地,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物种、省特有物种,水鸟生活史重要阶段,孤立湿地或湿地群、重要江河干流、重要水源地,文化意义湿地等内容进行较详细的说明,以帮助认定省级重要湿地。

三、预期的效果省级重要湿地认定可以规定省级重要湿地的范围、认定原则,并从湿地面积、类型、物种、功能等方面提出认定指标。

认定标准是《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实施的重要技术支撑,为科学确定湿地范围和管理区域,划定湿地保护红线,开展湿地执法奠定基础,并有助于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湿地范围内资源权属复杂、管理职责不统一的情况。

因此,本项目所建立的省级重要湿地认定标准的建立,可以量化省级重要湿地认定标准,规范其认定要求,强化湿地的保护,有力地推进湖南省重要湿地的认定与保护,将为区域湿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省级重要湿地认定》地方标准立足于湖南省湿地保护实际情况,同时参照《国际重要湿地标准》、《国际重要湿地确定标准》(GB/T26535-2011),江西省、云南省重要湿地地方标准,遵循导向性、完整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为基础构建省级重要湿地认定指标体系,将湖南省不能纳入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而又有很大保护价值的湿地认定为省级重要湿地,从而使湿地管理部门更好的行使保护的权力。

本标准参考了林业行业推荐的国家重要湿地确定指标等,并与上述标准保持了较好一致性。

未发现与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有冲突。

五、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本项目可作为推荐性标准,适用于在湖南省范围内认定省级重要湿地。

本标准不适用于省级重要湿地的区划。

(一)组织措施根据标准项目协议书的要求,本标准为推荐性林业省标准,建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与实施该标准时,及时组织有关市(县)林业局标准管理部门和科研和生产单位等进行宣传、推荐该标准。

(二)技术措施建议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该标准,在科研和管理部门宣传。

建议举办由科研和管理参加的实施该标准的培训班。

标准项目主持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编写实施该标准的方法指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