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

3、渗透“转化”的思想。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步步深入,紧扣主题。同时渗透“转化”的思想,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形成积极主动的探究氛围。
注:模板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
师:对,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它。 【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师:题目你能读懂吗?
生:能。
师:告诉了我们哪些已知条件?
生 1:共有100个和尚,100个馒头。
生 2:还有两个条件:一个大和尚吃3个馒头,3个小和尚吃一个馒头。学生试做,老师相机指点,并选择学生的一些典型解法,全班交流。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设大和尚有x人,则小和尚有(100-x)人,根据题意列得方程:

7.有个性特点、创新意识和独特的思考。

学生
学习
学习状态
8.课堂秩序良好,绝大多数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保持浓厚的学习与探究欲望。

9.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习面广、程度深入,提问、质疑、表达个人见解能力强。

学习效果
10.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学生课堂答问、书面检测正确率高。

4.教学环节有序、紧凑,过渡自然。教学方式合理、有效。多媒体和教具使用恰当。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融洽。

5.关注全体学生,注重分层实施,渗透学习方法指导。教与学的过程与学生练习构成有机整体,作业设计科学,布置适量。

教师素养
6.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能正确把握知识、思想和方法。教学作风民主,语言规范生动、有感染力。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应变能力强。
二、教学评议
维度
评价项目
观察要素
评价结果(打√)
A
B
C
D
教师
教学
目标内容
1.教学目标设计、教感发展规律。

2.教材处理符合科学性和合理化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容量适当,注重教学资源拓展,体现学科育人价值,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过程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合理设置教学情境,有效组织活动与互动,接受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交融相长。
小学数学《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
执教者
李老师
学校
班级
四年级
日期
12.01
科目
小学数学
课题
鸡兔同笼专题学习
课型
讲授
一、教学过程记录
问题分析
一、问:生活中有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吗?
二、课件出示:今有100和尚100馒头,大和尚一人吃3个馒头,小和尚3人吃一个馒头,问大小和尚各有几人?
师:这是一道什么问题?
生:(齐答)鸡兔同笼。
2、、重视操作探究,发挥主体作用。寻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整个操作过程通过剪、拼、画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层次分明,让学生学得高兴又能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的推导了平行四边形的公式,观察能力和操作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形象、直观,使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乘高。

总体评价等第
优秀
三、
观课报告
“鸡兔同笼”由于大和尚一人分3个馒头,小和尚3人分一个馒头。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与积累。教师不局限于每种方法。最后采用其中的一种方法进行示例讲解,总结经验如下:
1、创设问题情景,引起矛盾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猜想两个花坛的面积大小,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让学生们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3x+1/3(100-x)=100
解方程得:x=25
小和尚:100-25=75人
学生学习能力一般。缺少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习惯养成上不是很好,对一些直观概念题、解决问题需要认真审题,看清关键词的题学生比较马虎容易出错,但在解方程部分,学生能掌握解方程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方程的求解。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方程来尝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