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项目质量安全红线管控要点98条》的通知为进一步落实铁总《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红线管理规定》(后简称《规定》),提高在建铁路项目工艺过程控制和质量管控水平,确保交付后不发生影响铁路运营安全的质量问题,集团公司结合近几次铁总红线管理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要求,对《铁路项目质量红线管控要点70条》(***网〔2008〕4号)进行了修订,望各铁路项目遵照执行。
一、制度要求1.开展质量安全红线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执行“五定、三统一、一查处”的要求,“五定”即定人、定期、定岗、定责、定点,“三统一”即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记录分析,“一查处”即严肃查处。
要重点做好以下两点:⑴.项目部编制的红线管理实施细则必须明确项目部、分部或工区、作业队、各部室的红线管理职责,考核处罚标准除经济处罚外,还应包括行政处罚;处罚要落实到位,有据可查。
⑵.项目部要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质量安全检查,检查要明确检查频次、检查时段、检查工点、检查责任(内容)、检查人。
2.现场质量安全管控要严格落实“五个对标”,即对标设计、对标规范、对标铁总和业主的要求、对标使用功能、对标行车运营安全。
二、实体检测3.重要性铁总红线管理督查中,对隧道、桥梁、路基、原材料均要求检测,各项检测的结果是决定项目是否存在红线问题的决定性指标,所以做好应对红线管理检测工作是重中之重。
4.抽样原则⑴混凝土大于90d龄期的;⑵自检和第三方检测合格的;⑶未进入红线问题库的。
5.隧道无损检测选取隧道内100米段落,布设5条测线,其中拱顶正中央1条、拱顶正中央向两侧3米各1条、左右边墙离地面1.2米各布置1条(见右图)。
主要检测二衬混凝土厚度、二衬及初支背后空洞、拱架间距等。
项目部要准备符合安全要求的检测车、检测台架。
6.隧道边墙取芯选取一板二衬,在靠近两个板缝位置的边墙上各取三个芯样,截取芯样无钢筋痕迹段落制成10×10×10cm的混凝土试块,检测二衬混凝土强度。
具体取芯位置为:两侧板缝向内1米、1.5米、2米,高度距仰拱填充顶面约2米(见下图)。
项目部需准备牢固稳定的取芯台架。
7.隧道仰拱取芯在边墙取芯同一板二衬对应的仰拱上取一个芯样,具体取芯位置为:电缆槽外侧约30cm,距板缝向内约2米(见右图)。
截取仰拱芯样无钢筋痕迹段落制成10×10×10cm三块混凝土试块作为一组,检测仰拱混凝土强度,如芯样状态不能做成三个试块,则从取芯位置向隧道中线方向1米处取第二个芯样。
8.路基土工格栅检测从路基边坡处进行挖验,实测土工格栅层数和层间距。
9.路基填料检测选取成型段落路基,在路基顶面挖取填料,检测填料曲率系数、不均匀系数是否符合要求。
10.路基CFG桩抽取三根CFG桩进行小应变检测,桩头在检测前要清理掉浮浆浮渣部分,露出密实混凝土面,并磨平。
11.桥梁桩基础抽取三根灌注桩进行小应变检测,桩头在检测前要清理掉浮浆浮渣部分,露出密实混凝土面,并磨平。
12.防水板取样检测防水板为截取两块1×2m样品,截取方法为:从库中选取一卷截掉端部5米,沿纵向截取2米,从截取部分卷材中线位置向两侧各截取1米宽(见上图)。
取样前,地面应清理平整洁净;取样过程中,严禁踩踏取样区域。
13.水泥、外加剂取样检测水泥和外加剂为从储料罐中抽取试样,水泥试样为8个小袋,每袋8~10公斤;外加剂试样为2壶,每壶约3公斤。
14.检测准备以上所有检测项目,在铁总红线督查前,要提前多选择适合的工点、段落、试样进行自查,确保检验数据合格,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检测项目及检测要求在每次铁总督查前均有可能进行调整,检测准备工作要随之做好必要的调整。
15.人员配合铁总督查组到位后,与督查组人员加强沟通,尤其是检测组人员,要及时了解掌握与检测工作相关的各项信息,并提前做好应对和准备。
检测组又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有专职领导陪同,陪同及配合人员应了解取样过程、熟悉现场情况,能够协调解决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取样检测过程中,要派专人进行拍照记录,尤其是二衬、仰拱取芯,要对钻孔过程、芯样状态、量测长度、芯样编号、装袋装箱等全过程进行拍照,并记录芯样编号;各项检测完毕后,要及时进行跟踪。
三、路基16.CFG桩、旋喷桩、搅拌桩等地基处理类型的桩径、桩长、强度、根数与桩位布置必须符合要求。
当工程数量表中根数与按照桩位布置计算出的数量不一致时,应与设计沟通予以明确,以免出现桩的根数不够。
17.CFG桩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拔管速度,避免缩颈。
在进行桩间土清理时,要注意保护桩头,避免被挖掘机大臂触碰和履带碾压;桩头处理严禁用挖掘机掰断,应采用电锯、钢钎等更科学的方法破断。
18.CFG桩、旋喷桩、搅拌桩等各类地基处理桩的检测项目如小应变、大应变、静载试验等,其检测数据必须合格,检测频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提供给检测单位的数据如桩的编号、桩长、桩径、布置等要确保准确,以免因数据错误出现不合格桩。
19.土工格栅、土工布等材质必须合格,其铺设层数、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否则会涉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根据路基高度计算土工格栅铺设层数时原则上应就高不就低,铺设间距可小不可大(以与设计院沟通确认的层数为准),铺设时应按设计边界进行铺设,避免刷坡时损坏格栅。
20.换填部位基底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不满足要求时,应与设计沟通进行变更。
基底换填长度、宽度、深度、填料质量、压实度等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1.路基填料质量必须合格,不仅填料的曲率系数和不均匀系数均在规定的值内,而且填料级配目测也要合格。
22.路基要通过划线分块填筑严格控制松铺厚度;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的方式进行平整,同时利用人工配合对凹坑、边角、大骨料集窝等个别部位进行处理和找平;每层填筑压实系数、K30、EVD等路基压实数据必须合格,自检时,应选择几个薄弱部位进行试验检测,确保合格率100%。
23.基床、过渡段水稳填料水泥掺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将视为偷工减料。
24.基底沉降观测标、路基面沉降观测标、边坡位移观测标等各类观测部件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布设,并设置有效的保护措施;观测频率应符合规范要求,当观测数据出现异常情况如沉降过快、上浮等情况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观测数据应实测实记,杜绝数据造假。
25.边坡预应力锚索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锚索长度、张拉力、注浆质量必须符合要求。
26.抗滑桩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成桩后,周边其他工程施工不得减少桩的埋置深度,确保桩体稳定。
27.边坡防护及排水施工时,挡土墙、混凝土护面、边沟等伸缩缝要放在一个断面上,防止开裂。
28.骨架护坡槽体各部开挖尺寸要满足设计要求,杜绝造假。
29.砌筑工程勾缝前必须要将缝间浮渣清理干净,勾缝要密实,不得砌筑假缝。
30.路基电缆槽施做后,内侧回填料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的填料(混凝土)填筑密实,不得擅自更改。
31.路基边坡防护如原设计存在缺失的部位,应及时与设计沟通进行补充设计,确保坡面全部防护到位,避免雨水冲刷影响行车安全。
32.防护栅栏安装后,下槛底面与地面间应封闭严实;防护栅栏跨越排水沟,应采用篦子对排水沟进行封闭,确保人员、牲畜不能进入。
四、桥梁33.桩基础桩长、桩径、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4.钢筋笼焊接或套筒连接必须保证同心,钢筋笼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笼在下放过程中应保证垂直对中,就位后应保证钢筋笼与孔位同心,并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防止偏位和浮笼。
35.钻孔桩施工要做好如下几点:⑴.钻进过程中和混凝土灌注前的泥浆指标(泥浆比重、砂率、粘度、Ph值、胶体率)要及时测定并满足规范要求。
造浆后应试验全部性能指标,钻孔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泥浆比重和含砂率。
铁总检查现场测定泥浆指标时,要操作熟练,仪器配套装箱。
⑵.钻进过程中,渣样要装袋、编号存放于渣样箱(柜)中,并做好渣样记录,记录与渣样袋编号相对应。
⑶.每根桩均要制作同体养生试件。
36.垫石应严格控制顶面标高、顶面平整度及平面位置,锚栓孔应保证位置及深度准确。
37.梁的长度要控制准确,避免梁缝过大或过小,所以预制梁必须要做到:⑴.加强模板的进场验收,确保尺寸准确。
⑵.保证端模刚度,端模大小设计合理,易拆模、不易掉块,浇筑过程中不发生大的变形;⑶.保证端模与侧模安装牢固,在浇筑过程中不发生涨模。
38.支座上钢板处的混凝土必须密实,否则易引起支座倾斜、偏压,所以梁体混凝土浇筑时要做到:⑴.保证混凝土和易性;⑵.加强振捣;⑶.支座上钢板顶面焊接几根圆钢和涂抹黄油便于排气。
39.张拉、压浆是保证梁体承载力最重要的环节,张拉必须控制好张拉力和伸长值,压浆必须采用真空压浆、保证注浆压力及保压时间。
40.架梁时,支座安装位置、型号、坡度必须准确,并注意箱梁顶面标高的控制,避免出现错台。
41.现浇满堂支架、连续梁挂篮、移动模架等大型结构设施,必须有专项设计,并有设计评审纪要、问题整改资料、审批单,安拆必须要有安全专项方案及集团公司《大型结构设施验收制度》中规定的所有资料。
42.桥面系混凝土破损严禁擅自修补,防止因为修补不牢固,在行车过程中飞起打击车辆。
43.栏杆、声屏障安装必须稳固、平顺、垂直。
44.桥面防水涂料涂刷次数、厚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应特别加强泄水管口、防护墙脚、伸缩缝处的涂刷质量,避免漏刷。
45.钢梁应严格控制节段临时支点、起顶点、吊机支点和吊点等位置,不得随意支顶。
46.钢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条件与钢结构生产条件相对应,采用与实际结构材质相同的钢材及焊材。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47.构件焊接应按工艺规定的焊接位置、焊接顺序及焊接方向施焊,并严格执行工艺文件规定的焊接变形的控制措施,不得随意焊接。
施焊前必须彻底清理待焊区的铁锈、氧化铁皮、油污、水份等杂质,焊接时严禁在母材的非焊接部位引熄弧。
焊缝修磨时,表面修磨应使砂轮磨痕平行于主要受力方向。
48.结构重点部位焊缝须做焊后消应力处理,可采用超声波锤击,超声波冲击部位包括焊缝熔合区、焊趾及母材10mm宽带的热影响区。
对做超声波消应焊缝的20%(抽检)进行冲击前后焊缝残余应力测试。
49.拼装冲钉的公称直径宜小于设计孔径0.1~0.2㎜。
冲钉使用多次后,经检查如因磨耗直径偏小时应予更换。
50.高强螺栓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并进行施拧工艺性试验。
高强度螺栓施拧用的电动扳手采用的扭矩、轴力仪应按规定标定。
51.拼装钢梁时,冲钉和高强度螺栓总数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对于悬拼钢梁,主桁杆件安装对位后,应上足50%冲钉,30%螺栓,并不得少于检算确定的数量,松钩后立即补足50%螺栓,其他杆件上足30%冲钉,30%螺栓后松钩。
五、隧道52.隧道开挖必须按照设计标明的方法开挖,不得擅自变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