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复习
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钠: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密度小于水,大于煤油,熔点低,电和热的良导体。
铝: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铁: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有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考点:1.钠与氧气反应;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现象。
2. 铝与酸碱的反应离子方程式、计算。
3. 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
典型例题:1、将Na、Mg、Al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C )
A.1:2:3
B.6:3:2
C.3:1:1
D.1:1:1
解析:钠与稀硫酸、盐酸等非氧化性酸反应时,首先是钠直接跟
H +
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
2.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最后生成什么物质?用图表示之。
提示: Na 2CO 3。
Na ――→O 2Na 2O ――→H 2O NaOH 溶液――→CO 2
Na 2CO 3·10H 2O ―→Na 2CO 3
3、在盛有5mL 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放入一小块块钠,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C )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试管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4. 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强酸、强碱反应,产生氢气体积比为 1:1 .
5. 某无色溶液中放入铝片后有氢气放出,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
A.Na +
B.Mg 2+
C.S 2-
D.HCO 3- 6. 如图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
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火。
(1)所观察到的现象是点火时听到爆鸣声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e+4H 2O===Fe 3O 4+4H 2。
(2) 干燥管内可装入的试剂是CaCl 2,其作用是干燥氢气。
干燥管还可用U 形管(装置)代替。
(3) 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作载体,增大铁粉与水蒸气接触面
积 。
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酒精灯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
酒精喷灯 。
三、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与盐酸反
应属性Fe 2O 3Al 2O 3Na 2O 2
Na 2O
与碱反应水溶性
固体颜色氧化物白色
淡黄色
红棕色俗称铁红
和水反应
和水反应
不溶不溶
2.金属氧化物的性质白色
粉末
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生成钠盐和水生成盐放O 2反应反应
和水反应
和水反应反应不反应
考点:1.记清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2Na 2O 2+2H 2O = 4NaOH + O 2↑ 2Na 2O 2+2CO 2 == 2Na 2CO 3 + O 2
Al 2O 3+6HCl=2AlCl 3+3H 2O Al 2O 3+2NaOH=2NaAlO 2+H 2
O 2. ① 记住固体颜色 ② 过氧化钠与水、CO 2计算
四.金属氢氧化物:
1.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
2、Al(OH)
3 的制备,Fe(OH)
2
的制备及实验改进方法。
3、亚铁盐溶液与碱反应的方程式与现象
典型例题:1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括号中的杂质的是( B ) A. Mg( Al2 03) B.MgCl2( AlC13)
C. Fe(Al)
D.Fe2O3( Al203)
2、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下列试剂,有沉淀产生,且沉淀不会
因加入试剂过量而消失的是(B )
A、NaOH溶液
B、氨水
C、NaCl溶液
D、BaCl2溶液
3、往100ml 0.1mol/L 的Al2(SO4)3溶液中加入0.5mol/L的NaOH
溶液,得到1.17克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BD )
)A.70ml B.90ml C . 130ml D.160ml
4、CO和H2的混合气体共3 g,与足量的过氧化钠置于密闭容器
中,通入足量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则固体的质量增加了(A )
A.3 g B.3.2 g C.4.4 g D.5.6 g
5.为下面操作,选合适的图像。
6、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
应的生成物1.5 9溶于水,
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
浓度为0.50 mol/L的HCl
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
分是(C)
A.Na2O B.Na2O2
C.Na2O和Na2O2D.Na2O2和NaO2
7、在含有Fe3+、Fe2+、Al3+、NH4+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
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几乎没有变化的是(B )
A.Fe3+ B. Al3+ C. NH4+ D .Fe2
3.Fe 2+、Fe 3+常用的检验方法1)Fe 3+的检验:
a.观察颜色:Fe 3+的溶液呈黄色
b.加碱液:Fe 3++ 3OH -= Fe(OH)3↓(红褐色沉淀)
c.加KSCN 溶液:Fe 3++3SCN -=Fe(SCN)3(血红色溶液)2)Fe 2+的检验:
a.观察颜色:Fe 2+的溶液呈浅绿色
b.加碱液:Fe 2++ 2OH -= Fe(OH)2↓(白色絮状沉淀)[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c.将Fe 2+转化为Fe 3+检验:2Fe 2++Cl 2=2Fe 3++2Cl -
Fe 3++3SCN -=Fe(SCN)3(血红色溶液)思考:先氯水还是先加KSCN 溶液?
先加KSCN 溶液。
5.Fe 3+与Fe 2+转化还原剂
+氧化剂(Cl 2)+还原剂(Fe)
氧化剂
Fe 2+
Fe 3+
2Fe 3++Cu=2Fe 2++Cu 2+
2Fe 3++2I -=2Fe 2++I 2Fe 3++Fe =3 Fe 2+
2Fe 2++Cl 2=2Fe 3++Cl 2
典型例题:1.下列物质中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取的是( D )
①Fe 3O 4 ②Fe(OH)3 ③FeCl 2 ④FeCl 3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下列物质跟铁反应后的生成物与KSCN 溶液作用一定会产生红
色溶液的是(C)
A .盐酸
B .Fe 2(SO 4)3溶液
C .氯气
D .CuSO 4溶液 3.在电子工业中,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铜的“腐蚀液”,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为:2FeCl 3+Cu=2FeCl 2+CuCl 2。
该反应利用了铜的什么性质
( B )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导电性
D . 导热性 4. 在FeCl 3、Cu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反应完全
后将固体滤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 .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
B.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和Fe3+
C.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可能含有Cu2和Fe3+
D.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3+和Fe2+,一定不含Cu2
5.将Na2CO3和NaHCO3混合物19g,充分加热后,收集到CO2有
1.12L(标准状况),冷却后将剩余固体溶于300ml水中,求:
(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2)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
A.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
B.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C.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铝合金
D.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的合金是钢
2.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B)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相同
D.酸根离子中一定不含金属原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合金钢不含非金属元素
B合金钢和碳素钢都含碳元素
C碳素钢是由铁和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碳素钢是由铁和碳通过化合反应而形成的
解析:合金钢是在碳素钢中加入铬、锰、钨、硅等不同元素而形成的,合金钢中也含有非金属元素;合金是混合物。
4、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时
看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只含Na+
B.一定含Na+,可能含有K+
C.既含有Na+,又含有K+
D.可能含有Na+,可能还含有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