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小学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实施计划方案

农村小学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实施计划方案

农村小学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绿色无公害蔬菜无土栽培的科技探索
一、活动背景及有利条件
1.我校于2013年被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评为“省科技创新实验学校”。

多年来,科技探索、科技创新活动一直是我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大课题下的一项子课题,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2.我区是全国甘兰、马铃薯、青菜等蔬菜的生产基地,蔬菜的土壤种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蔬菜的芽苗培育还在大棚里进行,受到温度、场地、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芽苗培育效益并不高。

探索室无土栽培技术有许多优势:
(1)占地面积小,可采用立体栽培。

(2)生产周期短,单位面积产量高。

(3)无需特定的场所。

(4)无病虫污染,已达到无公害绿色蔬菜的标准。

(5)栽培方式新颖,生产效率高,设备简单,见效快。

3.我们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对蔬菜的生长有所了解,因此,研究蔬菜特殊的栽培方式促使我们把学校作为推广这一清洁鲜嫩、高营养、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实践基地,带领学生本着废品利用、节约资源的原则进行这一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一)总体目标:
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以提高学校科技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科学兴趣、
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工作和主要目标。

通过活动向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形成“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增强环保意识,多渠道培养有用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二)情感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和百折不挠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勤俭节约的习惯以及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作风和增进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能力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建立科学信念。

(四)知识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环保知识和写作知识。

掌握科学观察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五)效果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获得蔬菜的无土栽培技术,掌握一两项农业实用技术,了解家乡的科学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发展经济的资源优势。

三、活动小组、材料、场地
(一)指导教师及成员:
1.指导老师:文
2.参与学生:三年级5班的25名学生,可分成5个小组。

(二)活动材料:
1.药品:
高锰酸钾、硝酸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氯化钙、硫酸镁、(大
量);硼酸、硫酸锌、硫酸铜、钼酸、氯化锰(少量)。

2.设备:塑料育苗盘10个;废旧矿泉水瓶5个;温度计5个;Ph 试纸1盒;塑料桶1个;试剂瓶5个;量筒5个;数码相机1部。

3.种子:甘兰种子500克;油菜种子500克。

(三)活动场地:
学校暂时闲置的教室作为催芽室及育苗室。

四、活动方案的主体部分
(一)活动容:
关于蔬菜无土栽培的流程及学生观察、获取数据、讨论分析、总结得出可行性实验报告
(二)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栽培技术及掌握活动的整个过程。

难点:实践工作中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和各种突发问题的处理;达到各项培养目标。

(三)活动时间:
2014年3月5日至2014年7月5日,活动时间均安排在下午的综合实践课。

(四)活动过程及步骤:
1.组织、宣传、发动。

在学校统一领导下,由指导老师组织、宣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与欲望。

2.组建科技兴趣小组。

在学校的具体安排下,本着自觉、自愿、自主的原则,由学生申报参加蔬菜无土栽培兴趣小组,经班主任同意后,报教导处批准组建“致
富能手”兴趣小组。

3.收集材料。

在组织实施活动之前,由学校协调,辅导教师亲自安排,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到阅览室、电脑室查阅资料,登阅;走向社会,到大自然中、到群众中、到农户中、到农药销售店、农业技术指导站进行广泛的调查、访问,收集有关蔬菜的一些资料如:
(1)蔬菜的种植方法(传统种植和最新种植)。

(2)蔬菜的日常管理。

(3)蔬菜的生产特点。

4.活动实施。

(1)蔬菜栽培技术的讲解。

(2)种子的选择—选用粒较大,饱满的品种——甘兰、油菜。

(3)塑料育苗盘的清洗、废旧报纸的消毒。

(4)浸种和催芽。

(5)生长期管理。

①光照的管理;
②温度和通风管理;
③水分管理;
④成品采收。

(五)活动的具体结果及呈现方式
l.具体结果:
(1)学生观察记录表。

(2)获取数据及相关分析。

(3)得出无土栽培甘兰苗、油菜苗的成品。

(4)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养成学生
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增强了环保意识;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了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呈现方式:蔬菜无土栽培科技实践活动的方案、甘兰苗、油菜苗的成品、学生观察记录、获取数据及相关分析、蔬菜无土栽培科技实活动的报告、科技论文的形式呈现。

(六)评价标准
本着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本次活动大致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对学生进行评价。

(1)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态度等。

(2)对学生在活动中地位的评价,如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等方面。

(3)培养目标达标评价,如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中的具体目标,是否达到了预计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2.对活动过程的评价。

(1)整个过程是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和服务性。

(2)活动是否实现了预定的具体结果。

(3)活动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中的具体目标。

3.活动效应评价,活动是否具有普遍性、普及性和推广性。

4.安全工作评价,活动中是否出现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以及排查、处理情况。

5.学校领导重视程度评价,如资金、设备、时间保障等方面的支持情况。

五、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1.蔬菜生长期发生病变的对策。

甘兰苗、油菜苗在生长期间常见的病害主要是麻点病,子叶表面出现黑色小斑点,影响菜苗的外观,降低质量。

防止方法有以下几点:(1)选择抗病品种;
(2)彻底清洗育苗盘,对废旧报纸严格消毒;
(3)严格浇水次数和浇水量;
(4)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
(5)芽苗进入栽培室后采用“浸盘补水法”,避免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和淋湿子叶;
(6)避免播种量过大,造成蔬拥挤。

2.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采取辅导老师负责制。

(2)每次活动辅导老师要进行安全专题讲话,并亲自带队,随时排查安全隐患。

六、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1.劳动观点、劳动技能教育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教育。

2.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3.团结协作教育和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

4.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教育。

5.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

省市安定区东关小学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小组
农村小学课外科技实践活动记录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