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程类火电厂废水及治理技术PPT教学课件
工程类火电厂废水及治理技术PPT教学课件
厂内各生产车间所排污水,占厂内总排水的大 部分,污水中含油且较高,也是间断排放。
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氨氯等含量较高,其 量比生产车间的排水要少得多。
输煤系统排水中煤尘含量很高,其数量一般 不少于生活用水量。
3、电厂水平衡:
根据电厂生产的特点及环保节水的要求,电厂 用水与排水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供、排水之间维持 平衡,它们是由若干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子系统组 成,因而决定了电厂的水务管理要采取集中与分散管 理相结合的方式。
(五)感官污染物
引起废水中异色、浑浊、泡沫、恶臭等现象 的物质,都称为水体的感官污染物。
这类污染物虽无重大危害,但却能引起人们 感官上的不愉快,特别是供人们游览和文体 活动的水体,感官污染物所造成的危害更为 明显。
(六)生物污染物
废水中的致病性污染物及其他有害的有 机体,称为生物污染物,
如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的能引起肝炎、 伤寒、霍乱、脑炎的病毒和细菌。
• 火电厂废水零排放系统
即经过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置后,所有的水均能回 收进行重复使用,整个电厂不再向附近的水体排放废 水。
其主要优点是:能最大限度地使用日趋紧张的水 资源,减少火电厂的总用水量,防止外排废水污染环 境,提高火电厂周围的环境质量及其运行的经济性。
废水零排放系统的成功设计主要表现在:对冷却 塔排污水进行串级使用或处理后再用;对灰渣处置系 统排污水进行处理再用或处置;对系统的高浓度废水 最终处置。
3、危害:
(1)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愈多,耗氧也愈多,水 中溶解氧减少,危及鱼类生存;
(2)若水中溶解氧得不到补充,会使“厌氧” 细菌繁殖,形成厌氧分解,产生CH4、H2S、NH3等有 毒气体,并发出恶臭味,影响周围环境。
• (三)有毒污染物—— 分无机有毒物和有机有毒物
•废水中几能对生物引起毒性反应的化学性质,都称为有毒污 染物。 •有毒污染物又分为无机有毒污染物、有机有毒污染物和放射 性有毒污染物三大类。火力发电厂废水中主要存在无机和有 机有毒污染物。
生物污染物的卫生学指标常用细菌总数 和大肠菌群值来表示。
• (七)酸、碱污染物
危害:影响水体pH值,从而影响和微 生物都有适合各自生存的pH值范围,如:
(1)微生物和细菌:6.5~8.5; (2)鱼类:6~9。
• (八)热污染
—— 能量污染(主要来自直流冷却水)
1、无机有毒物:
(1)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如汞、镉、铅、铬和砷等; 3(、2)非金属无机有毒物:如氰化物、氟化物等。
2、有机有毒物:如有机氯化合物等。
(四)营养性污染物
氮和磷是植物和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当废 水中氮和磷的浓度分别超过0.2mg/L和 0.02mg/L时,便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从而使 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当藻类在冬季大量死 亡时,又使水中BOD大量增加。火力发电厂废 水中的营养性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
• 电厂水平衡
1、电厂用水:按其对供水水质的要求,火电厂用水可
分为下列几类。
(1)冷却水:对水质的要求是对换热管不腐蚀、不结垢;
(2)冲灰(渣)水:对水质要求不高;
(3)锅炉补给水:一般由生水经除盐处理后送入锅炉;
(4)生活、消防用水:生活用水可取自地下水或市政给水 系统,消防用水一般用生水;
(5)其他用水:如脱硫系统用水、厂区杂用水、输煤系统 冲洗水等(对水质无特殊要求)。
(3)悬浮态(直径>100nm)。 常将水中的固体污染物分为两部分:
能透过膜(孔径约为3—10mm)的叫溶解固体(DS),不能透过膜的叫悬浮固 体或悬浮物(SS),两者之合称为总固体(TS)。
2、悬浮物(SS)的主要危害: (1)使水源浑浊; (2)使管道设备堵塞、淤积及磨损; (3)使水生生物呼吸困难。
• (二)有机污染物(耗氧有机物)
—— 如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等。
1、特性: (1)本身无毒,分解时消耗水中溶解氧; (2)可氧化性(可用化学药剂或微生物氧化分解)。
2、浓度表示: (1)常用指标:总需氧量(TOD)、生化需氧量(BOD)、化 学需氧量(COD); (2)其他指标:总有机碳(TOC)、溶解氧(DO)等。
火电厂废水及治理技术
动力系 宋长华
主要内容
一、电厂水平衡与水务管理
二、火电厂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三、火电厂废水的主要来源及其水质对环境 的影响
四、火电厂废水处理技术
一、电厂水平衡与水务管理 p64
电厂所用水源:
1、南方电厂:通常采用江河湖泊的地表水; 2、北方电厂:多采用大型水库水及地下水; 3、海滨电厂:常采用海水作冷却水,实行开式 循环,而其它方面的用水则仍用淡水。
危害:水温升高会促进水生生物的大量繁殖,加 速水体的富营养化,危及某些鱼类的生存;另外 ,水温升高还可加快病菌的繁殖,使有毒物毒性 增强。
三、火电厂废水的主要来源及其水质对环境的影响 T85
(一)电厂主要的废水来源 1、凝汽器的冷却排水 (1)直流式冷却水系统(也叫“开式冷却水系统”): 水质变化不大,主要引起热污染; (2)循环式冷却水系统(也叫“闭式冷却水系统”): 需要补充水的原因: 1)损失水(如蒸发、泄漏等); 2)排污水(为保证水质)。 补充水水质标准:《我国火力发电厂冷却水水质标准》
某1200MW电厂的水平衡图.
•电厂的水务管理---火电厂水务管理的任务是:
1、合理地选择和利用水资源; 2、合理循环、处理、重复使用水源,实行分级用水 制度; 3、研究各用水系统的排水量和水质,提出最佳的排 水处理系统; 4、运行中经常监测和控制排水水质。 (火电厂水务管理集中在废水方面,包括再循环、处 理、再利用)
二、火电厂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及其危害 T77
根据废水中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不 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固体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有毒污染物、 营养性污染物、生物污染物、酸碱污染 物、热污染等。
(一)固体污染物 T77
1、存在的三种形态:(1)溶解态(直径<1nm); (2)胶体态(直径=1~100nm);
2、电厂排水:
(1)排水种类:①贮灰场排水;(主要外排水) ②化学车间酸、碱污水; ③机炉车间的生产污水; ④生活污水; ⑤输煤系统喷淋除尘污水等。
(2)电厂排水特点
电厂排水类型多,各排放点的排水量及水质差异 大,排放方式也不尽相同。
对化学车间排出的酸碱污水及锅炉酸洗污水, 一般量不大,且为间断排放,主要控制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