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5道教(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版 )

9.5道教(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版 )


历年真题
【答案】B
【2017年真题·单选】
道教的创始人是(
A.张角
B.张陵
C.葛洪
D.张鲁
)。
3.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
全真道
正一道
创立时间 金初
1.
主要创派人 王重阳


《道德经》(道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经)


《孝经》(儒经)
➢ 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 19
1. 116
全 在修行方法上
➢ 清规戒律也 如全真道严格。
1.
目,前全国道教宫观
一、 全真道 大部属全真派


2.
正一道主要流行在
正一道 江南和台湾。
历年真题
【答案】ACE
【2016年真题·多选】 下列关于道教全真道特点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修身养性为正道 B.主要流行与江南和台湾省 C.道士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 D.不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 E.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
6.仙道贵生,返璞归真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
1.“道” 2.“气化宇 宙”的学说 3.自然无为
4.柔弱不争 5.清静寡欲
➢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本性就是 自然。
➢ 《道德经》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 为。” 要真正达到“自然”的境界,就要 践行“无为”的处世方法。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版)
第九章 中国民族与宗教知识
第 五节
道教
考试说明
时间 2016 2017 2018 2019
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
1
1
1
1
3
1
1
2
分值
学习要求
了解
A
熟悉派别 (2020具体描述);
掌握:著名宗教旅游景观的相关知识。
第五节 道教
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
历年真题
【答案】B
【2019年真题·单选】 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的道教
派别是( )。 A.正一派 B.全真派 C.符箓派 D.灵宝派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
1.“道” 2.“气化宇 宙”的学说 3.自然无为
4.柔弱不争 5.清静寡欲
➢ 老子《道德经》称:“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 道教的宇宙演化图式为:最初,由“道” 在虚无中产生一团“混沌元气”;然后, 这团原始祖气内部分化为阴阳二气;后 来,阴阳二气的冲和,产生天、地、水 三气;最后,天、地、水三气混合生成 万物。
6.仙道贵生,返璞归真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
1.“道” 2.“气化宇 宙”的学说 3.自然无为
4.柔弱不争 5.清静寡欲
➢ 老子《道德经》称:“道生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道教的宇宙演化图式为:最初,由“道” 在虚无中产生一团“混沌元气”;然后, 这团原始祖气内部分化为阴阳二气; 后来,阴阳二气的冲和,产生天、地、 水三气;最后,天、地、水三气混合 生成万物。
3.自然无为
➢ 道教追求得道成仙。通过自我修行, 达到长生不老。
➢ 道教修行主张“性命双修”,即心性 品德(性)的修养和身体生命(命)
4.柔弱不争
的修炼。
5.清静寡欲
6.仙道贵生,返璞归真
三、道教的法术
1.服食与外丹 2.内丹术 3.符箓与咒语 4.禹步和手诀
➢ 包含服食术(食疗法)、辟 谷术、外丹术等。
5.占验术
三、道教的法术
1.服食与外丹 2.内丹术 3.符箓与咒语 4.禹步和手诀 5.占验术
主要是通过对人体内的精、气、神 三宝的修炼,结成内丹。
三、道教的法术
1.服食与外丹 2.内丹术 3.符箓与咒语 4.禹步和手诀 5.占验术
➢ 通过神秘的图文(符箓)和语言 (咒语)役使鬼神,达到降妖镇 魔、治病除灾的目的。
三、道教的法术
1.服食与外丹 2.内丹术 3.符箓与咒语 4.禹步和手诀 5.占验术
gāng
➢ “禹步”又称“步罡踏斗”,“手诀”即 结手印。
➢ 禹步与符咒、手诀相结合,达到 与神沟通而降妖除魔的目的。
三、道教的法术
1.服食与外丹 2.内丹术 3.符箓与咒语 4.禹步和手诀 5.占验术
➢ 俗称算命术,道教占验术包含 易占、梦占、测字、星占、 相 术、风水术、灵签等。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

三、道教的法术
四、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五、供奉的主要对象
六、道观的主要殿堂 七、道教主要称谓 八、斋醮 九、道教之旅
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

1.原始道教阶段


2.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



3.道教上升为两大派系阶段


全真道
正一道
1.原始道教阶段
以“
”和“
”为代表。
(1)东汉末年,即东汉顺帝时(126~144年),
6.仙道贵生,返璞归真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
1.“道”
2.“气化宇 宙”的学说
3.自然无为 4.柔弱不争 5.清静寡欲
➢ 《道德经》称:“清静为天下正。” ➢ 学道修道应做到没有自己的私自嗜欲,
乐好清静,这样才符合“道”的体性。
6.仙道贵生,返璞归真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
1.“道”
2.“气化宇 宙”的学说


➢ 重内丹修炼, ➢ 不尚符箓, ➢ 不事黄白之术
(冶炼金银之术) ➢ 以修身养性为正道。
➢ 全真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 不得蓄妻室,
➢ 并制定严格的清规戒律。
创立时间 元代
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授江西龙虎
2.
山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

主领三山符篆”。



江南的龙虎山
(正一派本山)
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张陵(又
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因信徒人教必须交五
斗米,故名之。所以“五斗米道”即为早期的道教。
后来,倡导道教的张陵被称为张天师,被尊为道 17
教的创始者。
(2)张角创《太平道》,也属于早期道教。
2.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
➢ 以东晋道士葛洪、北朝嵩山道士寇 谦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南 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为代表。
➢ 强调遵循自然之规律,不要对事物的 自然发生和发展强行进行预。
6.仙道贵生,返璞归真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
1.“道”
2.“气化宇 宙”的学说 3.自然无为
4.柔弱不争
5.清静寡欲
➢ 道教以柔弱为用,主张一切行为都不 要太刚强,刚者容易先受摧残,强者 容易先受挫折。
➢ 所谓“不争”,强调不与人争名利荣华, 以柔克刚。



阁皂山


(灵宝派本山) 三

茅山


(上清派本山) 宗
正一道集符箓派之大成,以行符篆为
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
2.
祈福禳灾)。



正一道集符箓派之大成,以行符
篆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
2.
降妖,祈福禳灾)。

主要经典 《正一经》


➢ 道士可以有家室,
➢ 可 出家, 住宫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