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讲述
少,发热消耗增多有关。 • 4.体液过多 与血吸虫肝硬化有关。 • 5. 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十三、主要护理措施
• 1.生活护理 • 隔离与消毒:对患者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 休息:有消化道出血者绝对卧床休息 • 饮食:急性期病人可给予高糖、高蛋白、
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 2.对症护理 • 3.用药护理
• 2.病原治疗 首选吡喹酮,适合于各期各 型血吸虫患者。
• 3.对症治疗 高热、中毒症状严重者给以 补液、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慢性及晚期 血吸虫病患者应加强营养及全身支持疗法。 巨脾、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等患者可 选择适当时机考虑手术治疗。
十、预防
• 1.控制传染源 在流行区每年对人、畜进 行普查普治。
十三、健康教育
• 1. 预防宣教 向疫区群众和游客介绍日本血吸虫 病的有关知识,在流行区对人、畜进行普查普治, 防止人畜粪污染水源,加强个人防护。
五、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 尾蚴 尾蚴性皮炎 • 童虫 血管炎、肺部炎症 • 成虫 静脉内膜炎 • 虫卵 虫卵肉芽肿 • 主要病变部位 肝脏、结肠
病理解剖
• 1.结肠病变 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及降 结肠
• 急性期病变 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层有 堆积的虫卵结节,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
• 慢性期病变 纤维组织增生,肠壁增厚,可 引起息肉样增生与结肠狭窄;肠系膜增厚 与缩短,大网膜缠结成团等病变
• 2.过敏反应 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 大及支气管哮喘
• 3.消化系统症状 腹泻、腹痛,有时腹泻与便秘交 替,仅10%脓血便,重型患者有腹胀、腹水及腹 部柔韧感
• 4.肝脾大 • 5.肺部症状
晚期血吸虫病
• 1.巨脾型 最多,脾进行性肿大,常伴脾功 能亢进
• 2.腹水型 • 3.结肠肉芽肿型 • 4.侏儒型
异位血吸虫病
• 1.肺血吸虫病 • 2.脑血吸虫病
七、并发症
• (一)肝硬化并发症 • 1.上消化道出血 • 2.肝性脑病 • 3.继发感染 • (二)肠道并发症 • 1.肠梗阻 • 2.阑尾炎 • 3.结肠癌
八、实验室检查
• 1.血常规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慢性三系减 少
• 2.粪便检查 直接涂片法及毛蚴孵化法
慢性血吸虫病
• 轻者多数无症状,仅在粪便检查或其他疾 病就诊时被发现
• 部分患者有腹痛、腹泻、消瘦、贫血、乏 力等,大便多稀薄,偶尔带血
• 重者可有脓血便,伴里急后重,肝脾肿大
晚期血吸虫病
• 1.巨脾型 最多,脾进行性肿大,常伴脾功 能亢进
• 2.腹水型 • 3.结肠肉芽肿型 • 4.侏儒型
晚期血吸虫病巨脾、腹水
• 2 .护理体检 检查生命体征、体重、身高,观察 神志、面色、营养状态,检查肺部有无啰音、肝 脾是否肿大等。
• 3 .查阅辅助检查 了解血、粪便、肝功、血清学 等检查结果。
• 4 .社会-心理因素 评估患者及家属对本病的了解 程度,患者的经济状况、心理状况。
十二、主要的护理问题
• 1.体温过高 与日本血吸虫感染有关。 • 2.腹泻 与虫卵沉积引起急性结肠炎有关。 • 3.营养失调:低于身体需要量 与进食较
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林丽萍 教授
一、日本血吸虫病概述
• 日本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 门静脉系统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 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水(疫水)而感染 • 主要病变部位:肝、结肠 • 主要致病阶段:虫卵 • 主要病变:虫卵引起的肉芽肿
临床特点: 急性期 发热、肝脾肿大、腹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慢性 肝脾肿大 晚期 门脉高压、巨脾、腹水
触疫水 •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感染后有部分免疫
力
流行特征
•及以南的12个省市 • 1904年日本首次发现而得名,但日本1977
年后未发现人畜感染及阳性钉螺 • 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 • 我国有湖沼、水网、山丘三种类型
• 3.直肠粘膜活检 检出虫卵的阳性率高
• 4.肝功能 急性期转氨酶升高,晚期白蛋白下 降,A/G下降或倒置
• 5.影像学检查 B超可反映纤维化程度,CT龟背样 图像,脑块影
• 6.免疫学检查 查抗体 筛选用
•
查抗原 查血清及尿中抗原
九、治疗要点
• 1.一般治疗 急性期患者应住院治疗,加 强支持疗法,改善全身营养。
渗液 • 脑部病变 虫卵肉芽肿以顶叶、颞叶多见,
多发生在感染后6个月至1年内
六、临床表现
• 临床分型
• 急性
• 慢性
• 晚期 巨脾型、腹水型、结肠肉芽肿型、
•
侏儒型
• 异位血吸虫病 肺血虫病、脑血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
• 1.发热 均有发热,热度高低、持续时间与感染程 度相关,多为间歇热及弛张热,少数患者可有稽 留高热、重听、相对缓脉等,酷似伤寒
• 2.切断传播途径 消灭钉螺是预防本病的 关键,可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杀灭钉螺。 粪便须经无害处理后方可使用。保护水源, 改善用水。
• 3.保护易感人群 严禁在疫水中游泳,戏 水。接触疫水时应穿着防护衣裤和使用防 尾蚴剂等。
十一、护理评估
• 1.询问健康史 患者是否来自疫区或是否到过疫 区旅游,有无疫水接触史;有无尾蚴性皮炎;发 热、腹痛、腹泻出现的时间;有无荨麻疹等过敏 反应。慢性及晚期血吸虫患者注意询问有无急性 病史。
二、寄生在人体的日本血吸虫
• 日本血吸虫 • 曼氏血吸虫 • 湄公血吸虫 • 埃及血吸虫 • 间插血吸虫 • 马来血吸虫
• 成虫 • 虫卵 • 尾蚴 • 钉螺
三、病原学
雄成虫 雌成虫
虫卵 尾蚴
毛蚴
母包蚴 子包蚴
钉螺
四、流行病学
• 1.传染源 受感染的人、动物 • 2.传播途径 皮肤传播 • 必备三个条件:粪便入水、钉螺存在、接
病理解剖
• 2.肝脏病变 • 在肝内 虫卵肉芽肿位于窦前静脉,故肝小
叶的结构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 • 早期:肝肿大,表面可见黄褐色粟粒状虫
卵结节 • 晚期:纤维组织增生,产生干线型纤维化 • 窦前阻塞,产生门静脉高压
病理解剖
• 异位损害 • 指虫卵和(或)成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之
外的器官所致的病变。 • 肺部病变 间质性粟粒状肉芽肿伴周围肺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