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频系统技术规范

视频系统技术规范

美中能源有限公司潘庄中区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山西科电电力设计有限公司2016年 5月目录1. 总则 (2).总的要求 (2).供方的工作范围(不限于此) (2).前端系统及设备应遵循的国家标准 (2).使用环境 (3).工程界面 (4)2. 工程要求 (5).系统要求 (5).视频信号制式 (5).系统结构 (5).系统扩展技术要求 (6).系统软件结构 (6)3. 系统配置 (6).监控对象 (7).设备的总的要求 (7).设备明细要求 (8).配置清单 (11)4. 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功能要求 (12).实时图像监控 (12).报警功能 (12).控制功能 (13).图像录像管理 (13).站端功能的实现 (13)5. 技术参数要求 (15)6. 验收 (15)7. 技术服务 (16).项目管理 (16).技术文件 (16).现场服务及售后服务 (17)8. 质量保证 (17)1.总则本技术规范作为潘庄中区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属于合同的技术要求,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应,不可分割。

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是为配合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而增设的电网辅助监控系统。

本技术协议规定了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前端系统的技术要求,是设计和实施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的技术依据。

1.1.总的要求1)系统必须具有性能可靠、技术成熟、功能完善、体系先进的分布式结构,系统配置灵活、操作方便、布局合理,满足长时间稳定工作的要求。

2)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标准性、开放性、集成性、安全性、可扩充性及可维护性,可根据需要方便地进行分层管理,增减各类站级前端设备等。

3)系统所使用的视音频编解码标准必须采用符合大规模拓扑网络传输需要的、低比特率的、交互式的、先进通用的国际标准。

4)系统所用软件、硬件、人机界面、通信协议和通信接口等应遵循当前最新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5)应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耐压、抗浪涌电压冲击、抗雷击、抗强电磁干扰等其它抗干扰措施。

6)系统各层次的网络互连应优先使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1.2.供方的工作范围(不限于此)1)按本技术规范和适用的工业标准提供视频监控系统的站端部分,包括所必需的硬软件和各项服务,确保实现监控、WEB浏览功能。

2)供方完成工程界面所定义的本侧所有的供货和设备调试安装工作。

3)负责整套系统的设计、设备及材料供货、安装、调试和投运工作。

4)负责培训需方的运行和维护工程技术人员,使其能得心应手的操作维护、修改和调试监控系统。

5)根据需方的系统配置方案,负责整套系统探测点布置及电缆布线的二次设计工作。

6)提供整套系统设备及满足安装、施工所需要的全部材料(包括各类电缆、电线及光缆等)。

7)供方应承诺其工作范围包括整个系统的设备和材料供货、安装和敷设、调试、试运行等内容,且当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数量或性能等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无偿补供。

需方的工作范围1)需方在供方的配合下确定摄像机监控点的位置,并提供系统所需的工作电源。

2)负责对供方最终完成的系统进行验收。

3)向供方提供其设计、安装所需的有关基础资料。

1.3.前端系统及设备应遵循的国家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协议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协议的条文。

本技术协议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技术协议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协议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115-87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技术协议GB50198-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技术协议GB12322-90 通用性应用电视设备可靠性试验方法GB12663-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无气候防护场所使用GB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技术协议IEC364-4-41 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标准GB/T 14429-93 远动设备及系统-术语GB/T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ITU-T 网络电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标准CCITT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标准YD 610-93 PCM基群信令接口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ISO/IEC JTC 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视听对象的编码ITU 视音频编解码标准DL 476-92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IEC60870-5-104 远动网络传输规约10BASE-T 以太网接口标准100BASE-TX快速以太网接口标准《山西省电力公司无人值班集中监控技术导则》1.4.使用环境安装地点:潘庄中区35kV变电站海拔高度:1400米最高环境温度:45 ℃最低环境温度:-25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1 %抗震能力:环境温度最大变化率5℃/h,设备应能满足技术条件书所规定的精度要求;环境温度在37℃-℃时,设备应正常工作。

室内设备应达到IP54以上的防护等级,室外设备应达到IP65以上的防护等级。

并具有防锈、防腐蚀等功能。

外围监控设备应维护方便,尤其是户外摄像机,避免在维护时停电。

所用设备必须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机柜应密封(密封等级为IP40),通风口应装滤网。

户外设备应有防水、防尘、防电磁干扰措施。

1.5.工程界面1.5.1.安装材料的供货分界供方负责提供所有供应设备内部连接线及接头;以需方电源设备输出端子为界面,供方负责所有供货设备至电源配电端子的两侧电源线和线鼻子;需方提供电源设备输出端子。

以需方接地端子为界面,供方负责所有供货设备至变电站接地端子的两侧接地线和线鼻子;需方提供机房接地端子。

以需方信号(RS232、网络、其它)配线架端子或信号接口为界面,供方负责所有供货设备至信号配线架端子或信号接口缆线和插头;需方提供信号配线架侧端子插座或信号接口。

1.5.2.安装调试分界1.5.3.与其他系统连接工程界面供方负责提供联动系统接口,以及相匹配的接口端子,如有信号配线架则至于信号配线架供方侧的配线架端子或接口。

2.工程要求本技术规范用于潘庄中区35kV变电站变电站图像监控前端系统1套。

各变电站图像监控前端系统设备配置详见供货清单。

2.1.系统要求1)供方所供设备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在超高压变电所电磁感应、静电、电器操作及雷电过电压环境中,应不损坏,能正常工作。

2)图像监控系统的安装、使用应不影响和妨碍变电所一、二次电气设备及其它装置的独立性、正确性、可靠性。

3)图像监控系统有液晶显示屏的其显示的信息必须汉化。

4)与其它厂家智能设备及有关供电单位调度中心或集控站远程图像监控主站数据通信,保证数据接收及传送的正确性、实用性。

2.2.视频信号制式视频信号制式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视频制式(PAL)。

2.2.1.视频编解码标准系统选用的视频编解码标准,直接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所以应采用低码率的、符合电力远程实时视频监控需求的国际标准,进行视频流编解码和图像存储记录。

视频编解码标准采用ISO/IEC JTC 。

2.2.2.图像质量满足系统的远程监视要求,不应受外界影响导致图像色彩失真或图像漂移。

站端视频服务器每路视频压缩编码后,应能达到Cif(352×288)以上视频分辨率,25帧/秒~30帧/秒,带宽占用384Kbps~768Kbps;4Cif(704×576)以上视频分辨率,25帧/秒~30帧/秒,带宽占用1000Kbps~1500Kbps。

音频44KHz以上的采样率,带宽占用16Kbps~27Kbps。

站端视频服务器能对每一路视频输入采用双码流编码方式。

本地监控和录像采用4CIF 分辨率的高清晰大码流编码,优先保证图像清晰度。

远程网络传输采用CIF分辨率的较低码流编码,优先保证较小带宽占用。

2.3.系统结构系统应采用标准化、网络化、分布式的系统结构,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符合ISO/OSI开放系统互联标准。

1)系统应具备软硬件的扩充能力,支持系统结构的扩展和功能升级;2)系统应为其它系统提供标准图像接口,以利于其它系统调用及二次开发;3)系统所提供的支撑软件能支持用户进一步开发应用软件;4)系统的软硬件接口应采用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支持与其它标准硬件、其它网络及不同生产商的设备互联。

可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5)系统所选用的硬件平台应是符合现代工业标准,具有一定市场销售规模的通用化、系列化的标准产品,并有可靠的维修服务支持,如是外购产品则应具有原生产厂商的授权声明。

6)为适应系统多级监控要求,系统具有灵活的多级组网能力;7)系统具备开放的二次接口,可以为第三方提供进行连接的接口;8)系统应满足国网公司“SG186”工程中、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相关要求,实现与调度系统间的联动;9)系统应当具有扩展为联合反事故演习支撑平台的能力。

2.4.系统扩展技术要求变电站遥视系统要求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1)在系统加入新的变电站时,只须建立站端监控系统并建立和监控中心的连接即可,遥视系统监控中心只需对软件做相应配置。

2)系统各项功能和运行状态不受扩建影响。

3)系统具备多级组网能力以便组建更大的监控网络。

2.5.系统软件结构系统由四个部分构成,即前置端、监控子站、监控主站、WEB监控终端。

前置端要求采用嵌入式视频服务器,为网络多用户提供同时多路 TCP/IP 协议的视频流服务,并要求公开接口参数。

在视频源增加或变电站改扩建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增加视频服务器的数量。

并可以实现和消防报警系统,周界安全防护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报警联动。

在多用户并发访问音视频信息时,要求采用可跨网段的流媒体转发技术,并发访问数量只受网络带宽限制。

系统功能要求以下所阐述的功能为系统基本功能,对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新功能,系统应提供标准开放的API接口或控件进行功能扩充。

3.系统配置3.1.监控对象主要监控对象及系统实施内容:a)实现对变电站区域内场景情况的远程监视;b)监视变电站内变压器、断路器等重要运行设备的外观状态;c)监视变电站内电容器组、电抗器、母线等高压设备的外观状态;d)监视变电站内其他充油设备、易燃设备的外观状态;e)监视变电站内隔离开关的分合状态;f)监视变电站内主要室内环境(主控室、配电室、10kV电容器室)的情况;g)与变电站站内其他系统如安全防护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等进行防火、防盗联动,可进行周界、室内、门禁的报警及安全布控。

供方在进行实地考察、测量后可根据自身产品的性能,在不丢失监视对象的前提下,另行布置测点,合理确定摄像机及各类探测器的安装位置,以便覆盖尽可能大的空间。

前端站摄像机安装以及布点原则参考下表:35kV站摄像头安装方案3.2.设备的总的要求站端设备安装在变电站现场,完成变电站现场各种信息采集、处理、监控并与监控中心的网络通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