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2)
(3)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
其主要工作是汇总、分析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 数据,给出评价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
编制。
a
9
二、工作等级划分
1、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
建设项目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主要按建设项 目的工程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进行划分。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主要包括: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 及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如污染物种类、 性质、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浓度等)。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可将上述各单 项影响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例如,大气环境影响 评价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划 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等,依此类推。一级评价最详 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各单项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划分的详细规定,可参阅相应的导则。
一般情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一个以上的 单项影响评价,每个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不一定相 同。
a
5
1.2 各类标准之间的关系
一、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地方标准的制定 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 二、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 环境质量一般分等级,与环境功能类别相对应。
高功能区环境质量严格,低功能环境质量要求 宽松一些。
a
6
1.2 各类标准之间的关系
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的内容
(一)总则
A、 结合评价项目的特点阐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 B、 编制依据:
a.项目建议书; b.评价大纲及其审查意见; c.评价委托书(合同)或任务书; d.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C、 采用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拟参照的国外有关标准(参照的国外标准应 按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的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a
1
第一讲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1.1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1.2 各类标准之间的关系
a
2
1.1.1 国家环境标准体系的分类及各自 的特点
1、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国家环 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1997 (6)《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
2003 (7)《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 (8) 《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a
4
1.1.3 国家颁布的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 放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200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条件和特 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系统功能与特点、 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以及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引起 现有环境特征发生变化的范围和程度等。
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 物排放标准)
a
10
2、环境影响评价不同等级评价的详细程度
2、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3、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a
3
1.1.2 我国现行的主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种类
及其应用范围
(1)《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总则》HJ/T2.1-93 (2)《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声环境》HJ/T2.4-1993 (5)《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
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产生的噪声、振动的特性及数值等。 D、 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方案。 E、 交通运输情况及厂地的开发利用。
(四)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
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是制订污 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污染物排放标准 是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手段、措施。
四、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 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即;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 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a
7
第二讲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a
8
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一、工作程序
(1)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内容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 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主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确
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评价工作等级,编制
影响评价大纲。
(2)正式工作阶段
主要工作是: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环境要素: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土壤与生态、 人群健康、文物与珍贵景观以及日照、热、放射性、电 磁波、振动等
a
11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1、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并 尽量采用图表和照片,以使提出的资料清楚,论点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查。
(二)建设项目概况
A、 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
B、 建设规模(扩建项目应说明原有规模)、占地面积及厂区平面布置(应附平面图)。
C、 土地利用情况和发展规划。
D、 产品方案和主要工艺方法。 NhomakorabeaE、 职工人数和生活区布局。
a
12
(三)工程分析
报告书应对建设项目的下列情况进行说明,并作出分析:
A、 主要原料、燃料及其来源和储运,物料平衡,水的用量与平衡,水的回用情况。 B、 工艺过程(附工艺流程图)。 C、 废水、废气、废渣、放射性废物等的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方式,以及其中所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