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误差测量
4、合理的侧隙:齿轮啮合时非工作面要有一定 的间隙,用以储存润滑油或容纳轮齿受热变形及 制造和安装产生误差,保证传动中不出现卡死和 齿面烧伤。
二、不同场合的要求
1、精密机床、仪表的读数齿轮 2、低速重载(起重机、矿山机械)齿轮 3、高速重载(气轮机减速器) 4、正反转齿轮
资讯
1、传递运动准确性 2、传动平稳性 3、载荷分布均匀
资讯
1、载荷分布均匀性 2、侧隙要合理
资讯
1、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2、传动平稳性 3、载荷分布均匀性
要控制齿侧间隙
资讯
三、 单个齿轮的精度指标
(一)误差的产生
1、机床制造误差 2、刀具误差 3、齿坯加工、安装误差
1、几何偏心
2、运动偏心 3、机床传动链的短周期误差
(二)影响传递运动准确性的误差参数及测量
检测仪器
① 将被测齿轮安装在仪器上,松紧合适,即轴向不能窜 动,转动自如。
② 根据被测齿轮的模数选择测头,将它装在千分表上, 再将千分表装入仪器的表架上并锁紧。
③ 移动被测齿轮的位置,使测头处于齿宽中部。
④ 松开立柱6后的紧定螺钉,转动调节螺母7,使测头处 于齿槽内,并压表0.2—0.3mm左右,锁紧螺钉,将表针调 为0,开始记录数据。
(2)误差产生的原因:机床分度蜗轮偏心,使齿坯 转速不均匀,引起齿面左右切削不均匀所造成的齿轮 切向长周期误差
(3)影响:齿轮传递运动不准确
(4)公法线长度测量步骤
1)根据被测齿轮参数,计算(或查表)公法线公称值和跨 齿数
2)校对公法线千分尺零位值。
3)根据右图形式,依次测量 齿轮公法线长度值(测量全 齿圈),记下读数
(1)定义:齿轮端截面上,齿形工作部分内(齿顶倒棱部 分除外),包容实际齿形的两条设计齿形间的法向距离。
(2)误差产生的原因:刀具制造和安装误差及机床传动 链误差。
(3)测量仪器——渐开线检查仪
(三)影响传动平稳性的误差及测量
1、一齿切向综合误差Δfi´(公差fi´ )
(1)定义: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时, 在被测齿轮一齿距角内实际转角与公称转角之差的总幅度 值。以分度圆弧长计。
(2)误差产生的原因:刀具制造和安装及机床分度蜗杆 安装、制造误差
(3)测量仪器:单啮仪
2、一齿径向综合误差Δfi"(公差fi" )
项目七 齿轮误差测量
任务
资讯
一、齿轮传动的要求
1、传递运动的准确性:要求齿轮转一圈, 最大转角误差限制在一定值内,保证主动齿 轮和从动齿轮协调。
2、传动平稳性:齿轮轮齿啮合时瞬时传动 比稳定或变化小。
资讯
3、载荷分布均匀性:轮齿啮合时齿面接触良 好,载荷分布均匀,否则引起应力集中,造成 齿面局部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7)判断零件的合格性
公法线是指k个齿的异侧齿廓间的公共法线长度
3、齿距累积误差ΔFp(公差Fp)和K个齿距累积误差ΔFkp
(1)定义:在分度圆上任意两个同侧齿面间的实际弧 长与公称弧长的最大差值(绝对值)。即最大齿距累
积偏差和最小齿距累积偏差 的代数差。
ΔFp = L-L´
=ΔFpmax-ΔFpmin
(1)定义: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双面啮合时, 在被测齿轮一转内,双啮中心距的最大变动量。
(2)误差产生的原因:齿坯偏心、刀具安装和调整造成的 齿形误差。
(3)影响:齿轮传递运动不准确
(4)测量:双啮仪
1、固定拖扳 2、被测齿轮 3、测量齿轮 4、浮动滑扳 5、误差曲线 6、记录纸 7、滑针 8、传送带 9、指示表
4)求出公法线长度的平均值及 平均值与公称值之差即公法线 平均长度偏差 Ewm
5)根据被测齿轮的图纸要求,查出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 齿圈径向跳动公差、齿厚上偏差和下偏差,计算公法线 平均长度的上、下偏差。
6)将记录的公法线长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公法线 长度的变动值
ΔFw = ΔWmax - ΔWmin
径向综合误差
6、检验方法:在评定传递运动准确性时,根据齿 轮传动的用途、生产及检验条件,在下列方案中 任选之一即可。 1)切向综合误差ΔF´i
2)齿距累积误差ΔFp
3)径向综合误差ΔF"i与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
4)齿圈径向跳动ΔFr与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
5)齿圈径向跳动ΔFr (用于10~12级精度)
4、切向综合误差ΔF´i (公差F´i) (1)定义: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单面 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转内实际转角与公称转角之 差的总幅度值。以分度圆弧长计。 (2)误差产生的原因:齿轮安装偏心、运动偏心
(3)影响:齿轮传递运动不准确
(4)测量——单啮仪
(5)数据处理
切向综合误差
5、径向综合误差ΔFi" (公差Fi")
(1)定义:被测齿轮与理啮中心距的最大变动量。
(2)误差产生的原因:刀具制造和安装误差
(3)测量仪器——双啮仪
1、固定拖扳 2、被测齿轮 3、测量齿轮 4、浮动滑扳 5、误差曲线 6、记录纸 7、滑针 8、传送带 9、指示表
3、齿形误差Δff (公差ff )
1、齿圈径向跳动ΔFr (公差Fr):
(1)定义:在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于齿高中部双 面接触,测头相对于齿轮轴线的最大变动量。
(2)误差产生的原因 ——几何偏心
(3)影响:齿轮传递运 动不准确
A、齿坯孔和芯轴间有间隙 B、齿坯端面跳动 C、打表误差
(4)齿圈径向跳动误差ΔFr的测量
检测步骤:
ΔFkp是K个齿的齿距累积 误差。取2~Z/2个
(2)误差产生的原因:几何偏心和运动偏心 (3)影响:齿轮传递运动不准确 (4)测量——相对法和绝对法
——周节仪 ——万能测齿仪
1、2——定位支脚 3——活动量爪 4——固定量爪 5——指示表
周节仪
1——活动测头 2——固定测头 3——被测齿轮 4——重锤 5——指示表
⑤ 扳动抬升器9,转过一齿,放下抬升器9,记下千分表读 数,逐齿测量,记下所有齿的读数。
⑥ 数据中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即为ΔFr 。
判断:若ΔFr≤Fr,该项目合格,否者不合格
齿 圈 径 向 跳 动 检 查 仪
2、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 (公差Fw )
(1)定义:齿轮一转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度最大值与最小 值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