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TPC600-EPC简明安装调试手册22
TPC600-EPC简明安装调试手册22
图 1.3 左图为无遮挡的光强曲线,图 1.4 为部分遮挡的光强曲线。
图 1.3 无钢板遮挡时
图 1.4 有钢板遮挡时
2 调试
2.1 系统配置
首先进入“运行监控”,手动状态下移动油缸,得到并记录“adc0 输入”一项的最 大值和最小值(即,获得位移传感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然后进入“系统配置”菜单 ◇ 工作模式 : 11; ◇ 油缸行程 : 输入油缸的实际行程,单位 mm; ◇ 最小反馈 : 输入“adc0 输入”的最小值; ◇ 最大反馈 : 输入“adc0 输入”的最大值; ◇ 镜头参数 : 默认即可;
–7–
TPC600-EPC 安装调试手册
◇ adc 设置 : 默认即可; ◇ dac 设置 : 默认即可; ◇ gpio 设置 : 默认即可; ◇ 设备识别 : 默认即可。
2.2 参数设置
◇ 自动增益 1、2、3 : 对应自动控制过程中的 P、I、D; ◇ 对中增益 1、2、3 : 对应对中控制过程中的 P、I、D;
–3–
TPC600-EPC 安装调试手册
1 光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与背光源配合探测带钢边缘,将边缘位置信息传递给纠偏控制柜,外形 如图 1 所示。
液晶屏
光圈
图 1 光电探测器外观
–4–
TPC600-EPC 安装调试手册
1.1 光电探测器安装
纠偏信号控制柜
光电探测器
L H1
辊道中心线
液压伺服信号 位移传感器信号
板带
பைடு நூலகம்
H2
背光源
图 1.1 纠偏安装示意图
纠偏系统安装及光电探测器安装示意图如图 1.1 和图 1.2 所示。 其中
L = 1/4(Wmax + Wmin ) H1 = 1200mm (推荐值) H2 < 400mm A = 14° 注: 光电探测器应尽量靠近收卷转向辊
L : 光电探测器镜头到辊道中心线的距离; H1 : 光电探测器镜头到钢板的距离; H2 : 背光源到钢板的距离; Wmax : 钢板最宽尺寸; W min : 钢板最窄尺寸.
–5–
TPC600-EPC 安装调试手册
L 辊道中心
A
H1
钢板
背光源
H2
图 1.2 光电探测器安装位置尺寸图
1.2 光电探测器调整
由于光电探测器中的线阵 CCD 对光线强度和入射光角度有一定要求,因此,还需 对光路进行调整。
① 角度调整。通过调整光电探测器的固定螺栓来调整角度,最佳状态:背光源无 遮挡时,光电探测器的液晶显示屏上的光强分布曲线为一条基本均匀的水平直 线。
3 附录 1 控制面板操作................................................................................................... 10 3.1 控制面板说明......................................................................................................... 10 3.1.1 信息显示........................................................................................................ 10 3.1.2 控制键:........................................................................................................ 13 3.1.3 功能键............................................................................................................ 13
–9–
TPC600-EPC 安装调试手册
3 附录 1 控制面板操作
3.1 控制面板说明
控制面板分为 信息显示、功能键、控制键三个区 3.1.1 信息显示
信息显示区左侧实时显示两路 DA 输出、两路 AD 输入信号的模拟值,蓝条越长, 数值越大。
5 附录 3. 电气连接............................................................................................................ 17
–2–
TPC600-EPC 安装调试手册
安全规范
根据在实际应用中的经验,板带控制系统的电气、机械设备是安全可靠的。 本规范是为了避免异常情况下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注意: 为了避免损坏或破坏设备和设备部件,该信息必须严格遵守。 系统所有设备只能由有资质的人员进行运输、安装、连接、调试、维护和 操作,安装、调试前必须确认已经详细阅读本手册以及《TPC600用户手册》。 系统金属外壳须可靠接地。 合格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 有专业资质和相关经验; • 经过培训并完全熟悉板带控制系统和操作条件; • 能够发现和解决对系统电气、机械设备有潜在危害的现场接线、设备。
注 : 手动控制过程也加入了闭环控制,与对中控制共享 P I D; ◇ 标定参数 : 设置为 64; ◇ 错边偏移 : 开启错边功能时,该参数决定每层板带错开的距离; ◇ 错边层数 : 决定一个错边周期的层数; ◇ 中心偏移 : 默认即可。
2.3 方向设置
不同的工作方式和操作模式要求执行机构相对于板带的偏移方向作同方向或反方向的 运动: ◇ 自动模式:
② 光圈调整。通过调整光电探测器镜头的光圈,使得进入光电探测器的光量达到 一个适宜的状态。最佳状态:光电测头上的光强分布曲线的高度大概为整个屏 幕范围的 1/2。
–6–
TPC600-EPC 安装调试手册
调整完成后的光电探测器液晶屏幕上会有如图 1.3、图 1.4 所示: 液晶屏幕上方为状态栏,前四位为当前钢板边缘的编码,代表钢板边缘的位置。后 面的字符串为当前光电探测器镜头的状态。 edgepc_ok — 光电探测器光路正常,板带位置正常; no_steel — 光电探测器光路正常,无板带,或板带位置异常; opticalEr — 光路异常。
–8–
TPC600-EPC 安装调试手册
2.5 保存
完成上述步骤后,回到 系统配置 -> 保存参数,单击 确定,操作界面会回到主页,此 时,参数保存完成。同时建议用户另外自行备份参数。
2.6 故障检测
安装调试完成后,如果系统在工作时无法完成自动纠偏动作,或纠偏效果不理想时,可 按如下方法进行检测: ⑴ 读取系统参数,察看是否被人为改动; ⑵ 检查系统是否可正确执行 左移、右移、对中 操作; ⑶ 在如图 1.1 钢板位置放置边缘清晰整齐的遮光板,检查镜头状态是否为 edgepc_ok,
安装调试手册 型号:TPC600-EPC 日期:2010.5.10
TPC600-EPC 安装调试手册
–1–
TPC600-EPC 安装调试手册
目录
1 光电探测器........................................................................................................................ 4 1.1 光电探测器安装 ....................................................................................................... 5 1.2 光电探测器调整....................................................................................................... 6
4 附录 2 接线及开关设置............................................................................................... 14 4.1 拨码开关定义和设置............................................................................................... 15 4.2 连接端子定义和设置............................................................................................... 15
执行机构(一般为收卷机)需要与板带偏移方向同向运动,以达到所需效果。 ◇ 对中模式:
根据当前位移传感器的读数做出反应,驱动执行机构 正向 或 反向 运动,如果对 中方向错误,将永远无法回到中心点。 为直观方便,方向设置都由主板的拨码开关 S0 完成
2.4 标定
TPC600 采用模糊标定方式,操作者只需输入测量的结果,无需进行 复杂的计算处理。 ⑴ 确认完成前三步设置,并可正确执行 左移、右移、对中 操作; ⑵ 将系统置于 对中 模式,并确认油缸回到中位; ⑶ 在如图 1.1 钢板位置放置边缘清晰整齐的遮光板,并确认镜头状态为 edgepc_ok; ⑷ 将系统置于 自动 模式,沿背光源方向移动遮光板 64mm; ⑸ 测量油缸移动的距离 L,单位 mm,然后将 参数设置->标定参数的值改为 L。
2 调试...................................................................................................................................... 7 2.1 系统配置................................................................................................................... 7 2.2 参数设置 ................................................................................................................... 8 2.3 方向设置................................................................................................................... 8 2.4 标定 ........................................................................................................................... 8 2.5 保存........................................................................................................................... 9 2.6 故障检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