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附中2020年1月选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水车是黄河流域古代的"自来水工程",其原理是利用河水自流助推。
当水流自然冲动转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将水提升20米左右,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
下图中的箭头表示水车转动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若该段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则拍摄者位于水车的()A. 正南方B. 东北方C. 西南方D. 东南方2. 一年中,当水车因为河流水位无法发挥其提水作用时()A. 珀斯气候温和湿润B. 我国季风区吹西北风C. 巴西草原一片枯黄D. 地中海沿岸吹西北风【答案】1. D 2. B【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读图,河流流向自西向东,水面在水车下面,图示箭头方向是向西。
水车的圆面位于东西方向上。
拍摄者位于水车的东南方向,D 对。
【2题详解】当水车因为河流水位无法发挥其提水作用时,说明是枯水期,河流水位低。
此时我国是冬季,吹西北风,B 对。
珀斯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此时是火热干燥,A错。
巴西草原是雨季,草木茂盛,C错。
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南风,D错。
考点:地图上的方向,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
3.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
下图为该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导致该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太阳辐射B. 海陆位置C. 植被覆盖率D. 地形条件【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
要能够根据材料中数据明确降水空间差异,熟练掌握安徽的地理位置,并且根据材料提示的地形空间差异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太阳辐射主要影响气温,不直接影响降水量,A不对;平顶山市南部和北部的海陆位置差别不大,B不对;降水多少影响地区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不是影响降水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C不对;根据材料,“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该市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地势落差比较大,对海洋水汽抬升作用明显,降水多,故导致该市降水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对。
故选D。
【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大气环流是主要因素,决定着降水多少的大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影响着降水的地方性分布规律。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使降水增多,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较少。
4.随着汽车等工业产品的废弃量增加,主要利用废钢冶炼的电炉炼钢技术日渐普及。
下图示意国外某流域的钢铁厂分布。
读图,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均靠近①铁矿②大城市③交通线路④钢铁消费地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图中显示,甲类钢铁厂主要原料为矿石,图中两个甲类钢铁厂中,西部的钢铁厂靠近铁矿,东部靠近大城市,应为钢铁消费地,乙类钢铁厂主要原料为废钢,图中乙类钢铁厂都不靠近铁矿,①错误。
图中多个乙类钢铁厂不靠近大城市,而靠近小城镇,②错误。
图中显示,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均靠近交通线路,③正确。
图中显示,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均靠近大城市和城镇、港口,这些地区是主要的钢铁消费地,④正确。
综上所述,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选B。
【点睛】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在19世纪,钢铁工业以煤炭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企业靠近大煤田,例如德国的鲁尔区。
20世纪初期开始,随着冶金技术的改进,特别是冶炼钢铁年用焦煤量大幅下降,钢铁工业改以铁矿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企业转向靠近大铁矿,例如我国的包钢、武钢、鞍钢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巨型矿石运输船只出现,钢铁工业转向在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如上海宝钢、日本福山等。
下图为我国油菜分布及开花日期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影响4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影响 B. 海陆热力性质C. 纬度位置影响D. 播种时间差异6. 图中东部6月份油菜开花的分布区域接近A. 干旱和半干旱区过渡地带B. 农业和牧业交错过渡地带C. 暖温带与中温带过渡地带D. 内流区与外流区过渡地带【答案】5. A 6. B【解析】【5题详解】由4月1日油菜花开花日期向北凸出,可以推出该地开花日期早于两侧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山地的开花日期,原因是该地为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快,东部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春季升温慢;西部为山地丘陵,升温慢。
故主要受地形影响,其余选项可排除。
【6题详解】6月份油菜开花等值线分布在东北的西部、长城一线、青藏高原东部,接近农业和牧业交错过渡地带,B 对。
干旱和半干旱区过渡地带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附近,在贺兰山一线,排除A;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大致天山-河西走廊-河套-燕山一带,排除C;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排除D。
河套灌区位于阴山与黄河之间,是引黄河水灌溉形成的农业区。
黄河水经农田灌溉后流入乌梁素海占其入湖水量的79.7%,而湖泊水体的减少主要是乌梁素海泄水闸排入黄河以及水体蒸发等。
下面左图为河套灌区地形图,右图为乌梁素海面积及明水面积变化示意图(明水面积即无水生植物被覆盖的水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关于左图所示阴山地区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A. 山顶终年积雪B. 山地北侧河流最终可入北冰洋,南侧河流最终可入太平洋C. 北坡受风力侵蚀作用强,南坡受流水侵蚀作用强D. 山地北麓为温带草原带,南麓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8. 根据图文资料,关于乌梁素海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可能是①为减轻凌汛大量蓄水②泥沙淤积③湖泊水体富营养化④过量灌溉后过量排放入湖使湖水增多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答案】7. C 8. B【解析】考查区域地理环境,湖泊面积变化原因。
【7题详解】据左图可知,阴山以北为沙漠,风力作用强,以南为河套平原,流水作用强。
故选C。
【8题详解】据材料可知,黄河水经农田灌溉后流入乌梁素海占其入湖水量的79.7%,而湖泊水体的减少主要是乌梁素海泄水闸排入黄河以及水体蒸发等。
据图可知,据右图可知,湖泊面积在增加,湖泊明水面积在减少,说明湖泊泥沙淤积严重,湖泊水位升高,面积增加,但明水面积减少,即无水生植物被覆盖的水域减少,说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②③正确。
故选C。
下图为“某区域平均每万元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和该区域产业CO2减排效率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示地区中节能减排压力最大和压力最小的地区分别是A. 东北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B. 西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C. 中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D. 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CO2排放总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②我国CO2减排效率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③南部沿海因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减排压力较小④西北地区减排效率最低,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低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9. A 10. B【解析】【9题详解】图中显示,东北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仅次中部地区,但区域产业二氧化碳减排效率低于中部地区,因此图示地区中节能减排压力最大是东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仅高于京津地区,且区域产业二氧化碳减排效率高于京津地区,因此图示地区中节能减排压力最小的地区南部沿海地区。
由此判断,A 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
【10题详解】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应该是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图中显示,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的CO2排放总量都不高,而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但CO2排放总量是最高的,因此①错误。
图中显示,东部沿海地区CO2减排效率最高,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CO2减排效率较低,因此②错误。
南部沿海以轻工业为主工业比重较高,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排放的CO2量相对较少,减排压力较小,③正确。
西北地区科技水平低,科技投入少,导致减排效率最低,④正确。
综上所述,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选B。
11.下图示意国外某流域的钢铁厂分布。
读图,回答问题。
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均靠近①铁矿②大城市③交通线路④钢铁消费地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图中显示,甲类钢铁厂主要原料为矿石,图中两个甲类钢铁厂中,西部的钢铁厂靠近铁矿,东部靠近大城市,应为钢铁消费地,乙类钢铁厂主要原料为废钢,图中乙类钢铁厂都不靠近铁矿,①错误。
图中多个乙类钢铁厂不靠近大城市,而靠近小城镇,②错误。
图中显示,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均靠近交通线路,③正确。
图中显示,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均靠近大城市和城镇、港口,这些地区是主要的钢铁消费地,④正确。
综上所述,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选B。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 基础设施较完善B. 更接近消费市场C. 资金供应较充裕D. 更易招募劳动力13. 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 从事商业活动B. 留守子女上学C. 兼顾务工务农D. 扩大种田规模14.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12. D 13. C 14. B【解析】【12题详解】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等级要低,所以基础设施相对较差,A错误;中心集镇的交通落后于县城,人群的消费量和消费能力低于县城,市场并不优于县城,B错误;中心集镇的经济水平落后于县城,资金较县城不足,C错误;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距乡村近,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可优先获得农民就业的青睐,从而更易招募农村劳动力,D正确。
故选D。
【13题详解】“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可以满足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的需求,在村务农、在中心集镇务工,所以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农民务工务农兼顾。
居住城镇更易方便从事商业活动;为方便留守子女上学,需要就近居住在学校附近;扩大种田规模需要居住在乡村。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