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固液界面上的吸附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固体吸附剂在溶液中的吸附特点。
2. 做出在水溶液中用活性炭吸附醋酸的吸附等温线,求出Freundlich 等温式中的经验常数。
3. 通过测定活性炭在醋酸溶液中的吸附,验证弗伦特立希(Freundlich )吸附等温式对此体系的适用性。
二、实验原理
(一)计算依据:
当一溶液与不溶性固体接触时,固体表面上溶液的成分常与体相溶液内部的不同,即在固-液界面发生了吸附作用。
由于溶液中各组分被固体吸附的程度不同,吸附前后溶液各组分的浓度将发生变化,根据这种变化可计算出吸附量。
Γ=V (C 0-C )/m (1) 式中:m ——吸附剂的质量(g )
C ——吸附平衡时被吸附物质留在溶液中的浓度(1
-⋅L mol ) C 0——被吸附物质的初始浓度(1
-⋅L mol )
V ——所用溶液的总体积(L )
在 V 、C 0 、m 已知的情况下,Γ和C 的关系如何呢?
活性炭是一种高分散的多孔性吸附剂,在一定温度下,它在中等浓度溶液中的吸附量与
溶质平衡浓度的关系,可用Freundlich 吸附等温式表示:Γ=n kC m
x
1
=
(2)
式中:m ——吸附剂的质量(g )
x ——吸附平衡时吸附质被吸附的量(mol )
m
x ——平衡吸附量(1-⋅g mol ) C ——吸附平衡时被吸附物质留在溶液中的浓度(1
-⋅L mol )
k 、n ——经验常数(与吸附剂、吸附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将式(2)取对数,得
k C n
m x lg lg 1
lg += (3) 以m x lg 对c lg 作图,可得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等于n
1
,截距等于k lg ,由此可求得n 和
k 。
(二)本实验操作原理:
本次实验是在活性炭—醋酸体系中,验证Freundlich 吸附等温式的适用性,并求出经验常数n 和k :
NaOH+HAc==NaAc+H 2O
根据这个中和反应,计量滴定所用的NaOH 的量,可知HAc 的浓度c ,再根据 (1)式计算Γ值,即可作图。
三、仪器试剂
仪器:150ml 磨口具塞锥型瓶6个,150ml 锥型瓶6个,长颈漏斗6个,称量瓶1个,50ml 酸式、碱式滴定管各1支,5ml 移液管1支,10ml 移液管2支,25ml 移液管3支,电子天平1台,恒温振荡器1套,定性滤纸若干。
试剂:活性炭(20~40目,比表面300~400m 2/g ),0.41
-⋅L mol HAc 溶液,0.10001
-⋅L mol NaOH 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
1. 打开恒温振荡器的开关,预热10分钟,调节温度为25℃。
2. 将6个干净的磨口具塞锥型瓶编号,并各称入1.0克活性炭。
3. 用移液管按下表分别加入0.41
-⋅L mol HAc 和蒸馏水,并立即盖上塞子,置于25℃恒温振荡器中,调节好速度,摇荡一小时。
4. 从各号瓶中按下表所规定的平衡取样量V 取样,放入1~6标号的小锥形瓶中,各加入5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 标准溶液各滴定两次(滴至粉红色刚好不褪去),碱量取平均值记入下表。
5. 用过的活性炭回收于托盘中,清洗仪器,关闭电源,整理实验台。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1. 将实验数据记入表,计算吸附前各瓶中醋酸的初浓度C 0和吸附平衡时的浓度C ,并按(1)式计算吸附量一同填入表.
表 活性炭对醋酸的吸附
温度 25 ℃ 大气压 1.01*10^5 pa NaOH 浓度 0.100 1
-⋅L mol 序号 1
2 3 4 5 6
0.4mol.·L
1
-HA
c (mL) 80.00
40.00 20.00 12.00 6.40 3.20
蒸馏水
(mL ) 0.00
40.00 60.00 68.00 73.60 76.80
HAc 初浓度C 0 (mol·L
1-)
0.4
0.2
0.1
0.0
60
0.0
32
0.0
16
加入活性炭量
m (g ) 1.0
平衡取样量V
(mL ) 5.00
10.00 10.00 25.00 25.00 25.00
Na0H 消耗量 (mL ) 19.30 18.86 9.17 12.78 6.62 1.3
HAc 平衡浓度
C (mol·L
1
-)
0.358 0.177 0.068 0.049 0.024 0.005
()
1
-⋅g mol m x 0.00192
0.000618 0.00018
0.000082 0.0000296 0.0000093 lg C
-0.434 -0.752
-0.98
-1.31
-1.61
-2.03
m
x
lg
-2.27 -3.21 -3.74 -4.10 -4.53 -4.86
2. 绘制
m
x
对C 的吸附等温线。
3. 以m
x
lg
对c lg 作图,从所得直线的斜率和截距,计算经验常数n 和k 。
直线的斜率等于
n
1
,截距等于k lg ,所以由此可求得n=2.8711和k=0.00207。
六、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加塞瓶盖,以防醋酸挥发。
2. 吸附量和活性炭的含水量、溶液的极性、溶质的溶解度以及温度有关,所以称量活性炭时要快速,称完放回干燥器中,尽量减少活性炭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
3. 活性炭吸附醋酸是可逆吸附,使用过的活性炭,用蒸馏水浸泡数次,烘干后可重复使用。
4. 实验准确度与活性炭的称量、平衡取样量的称量、温度、压强、醋酸和氢氧化钠的配制有关。
5. 取液用的移液管规格有50ml、25 ml、10 ml、5 ml,分别贴有醋酸和蒸馏水的标签,不要混用。
七、思考题
1. 固体吸附剂的吸附量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1)吸附过程的温度和被吸组分的分压力.
2)气体(或液体)的流速.流速越高,吸附效果越差.
3)吸附剂的再生完善程度.再生解吸越彻底,吸附容量就越大,反之越小.
4)吸附剂厚度.因为吸附过程是分层进行的,故与吸附剂层厚度(吸附区长度)有关.
2.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应该注意哪些操作?
答: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吸附比气液界面吸附复杂得多。
1、气液界面吸附只涉及表面活性剂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固液界面吸附涉及表面活性剂分子、溶剂分子、固体表面分子三者的相互作用。
2、气液界面吸附等温线为Langmuir吸附等温线。
固液界面吸附等温线有L型、S型、L-S 型三类。
3、气液界面吸附一般为单层吸附,吸附等温式为Langmuir方程。
固液界面吸附模型一般使用两阶段吸附模型,吸附等温式得复杂(见图)。
4、固液界面吸附要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较气液界面吸附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