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题

(完整版)《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题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题一、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A )。

A. ARPANETB. ChinaNetC.InternetD.CERNET2.在以下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 D ) 。

A.双绞线 B.无线信道C.同轴电缆 D.光纤3.企业Intranet要与Internet互联,必需的互联设备是( D )。

A.中继器B.调制解调器C.交换器D.路由器4.在OSI网络体系模型中,物理层的数据单元是( A )。

A.比特流 B.报文C.分组 D.帧5.IEEE 802.11标准是( D )。

A.令牌环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B.CSMA/CD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C.令牌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D.无线局域网标准6.局域网的典型特性是( B )。

A.高数据率,大范围,高误码率 B.高数据率,小范围,低误码率C.低数据率,小范围,低误码率 D.低数据率,小范围,高误码率7.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多路复用技术?( D )A.波分多路复用B.时分多路复用C. 频分多路复用D.差分多路复用8.在 TCP/IP 体系结构中TCP协议工作在( C )。

A.网络接口层 B.网际层C.传输层 D.应用层9.在OSI中,为实现有效. 可靠数据传输,必须对传输操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完成这项工作的层次是( B )。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运输层10.根据抽样定理,如果要对频带限制在fm以下的连续信号进行抽样,则抽样频率fs必须满足( C )。

A.fs≥2fmB.fs≥3fmC.fs≤2fmD. fs≤3fm11.在同一信道上同一时刻,可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C )。

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上述三种均不是12.局域网体系结构中( B )被划分成MAC和LLC两个子层。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13.TCP/IP体系结构中与ISO-OSI参考模型的1、2层对应的是哪一层(A )。

A.网络接口层B.传输层C.互联网层D.应用层14.给出B类地址190.168.0.0及其子网掩码255.255.224.0,请确定它可以划分( B )个子网。

A.8B.6C.4D.215.ICMP源抑制报文用来( A )。

A.向源主机通告网络拥塞情况B.向源主机报告目的地不可达C.向源主机推荐最佳路由D.向源主机汇报报文解析出错16.帧中继网络的功能层次包括( A )。

A.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运输层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17.关于实用的停止等待协议的正确说法是( B )。

A.发送端可以连续地发送多帧B.通过设置超时定时器解决帧丢失的情况C.为减小开销,没有对帧进行编号D.若接收到重复帧,直接丢弃,不做其他处理18.关于运输层的正确说法是( D )。

A.运输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网络主机之间的通信B.运输层属于面向通信的层次C.运输层属于用户功能层次D.运输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19.关于CSMA/CD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CSMA/CD是以太网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B.全称是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使用CSMA/CD技术,用户轮流占用信道D.其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先听后发”和“边发边听”20.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C )A.星形拓扑B.总线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21.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 B )。

A. 第N+1层将为从第N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一个信头B. 第N层利用第N+1层的服务C. 第N层对第N+1层没有任何作用D. 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22.以下关于TCP和UDP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TCP是端到端的协议,UDP是点到点的协议B.TCP 是点到点的协议,UDP是端到端的协议C.TCP和UDP都是端到端的协议D.TCP和UDP都是点到点的协议23.IEEE802标准系列中采用了CSMA/CD方法的标准是(B)。

A.802.2 B.802.3C.802.4 D.802.524.HDLC定义了三种类型的站,下列不属于其定义的站的类型是( B )。

A.主站 B.次站C.从站 D.复合站25.下列不属于传输损耗的是( B )。

A.衰减 B.非线性失真C.延迟变形 D.噪声26.在帧中继中和X.25协议中类似的是( A )。

A.帧格式 B.差错控制C.流量控制 D.路由选择功能二、填空题。

1.按照计算机网络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城域网、局域网和广域网。

2.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分了4 层,其中3、4层是_ 传输层_、_ 应用层_。

3.TCP报文段的首部中,标志位SYN用于__建立TCP连接____________时,标志位FIN用于____拆除TCP连接__________时,窗口字段则是用于指示接收端接收能力的大小(用以控制发送端的数据发送量)。

4.在连续ARQ协议中,若使用3个比特来表示帧的序号,则发送窗口尺寸W T不能超过___23-1=7_____,接收窗口尺寸W R是__1_____。

5.不管网络有没有划分子网,只要把____ MAC地址________和_____ IP地址_______进行逐位相与(AND)的运算,就可以得出网络地址。

6.在网络中传输包可通过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方式传输。

7.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是信道的带宽、数据传输率和差错率。

8.一个TCP连接过程分三个阶段,即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

三、名词解释。

1.计算机通信:计算机通信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融合的一种现代通信方式。

2.通信协议:是一套语义和语法规则,用来规定通信双方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

3.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它负责处理如何接入到相关的传输介质和进行介质共享访问。

4.TDM:一种多路复用技术,它将信道的传输时间划分成多个时间片,多个信源轮流使用时间片,在每一时间片中传输某一路子信号。

5.PPP:点-点通信协议,在串行线路连接主机与网络(如家庭用户使用电话线接入ISP网络路由器时)运行的专门协议。

6.ARQ:即自动请求重发,当接收方接收到发送方的数据包后,如果发现数据传输出错,则返回一个否认响应,接收方根据该响应自动重发该数据包。

7.争用技术:又称随机访问技术,即2个或多个用户站点竞争使用同一线路或信道。

8.帧:在链路层上传输的信息报文,由帧头、控制字段、数据字段、帧尾组成。

四、画图题。

1.用图示法说明TCP连接的释放过程。

答:TCP采用对称释放法来释放连接,通信的双方必须都向对方发送FIN置1的TCP段并得到对方的应答,连接才能被释放,因而释放连接必须经如下图的四个阶段。

2.图44为运输连接文雅释放的过程,请在指定位置写出①~④的服务原语。

答:①__T-CLOSE.request___②__ T-CLOSE.indication __③__ _ T-CLOSE.indication ___④___ T-CLOSE.request___五、计算题。

1.欲写入代码1010,请将它编成海明校验码。

解:计算校验比特的公式如下:所以c2=0;c1=1;c0=0故海明校验码为10100102.某数据通信系统要传送的数据D(x)为101011011,该系统采用循环冗余校验方法,生成多项式G(x)=x4+x2+x ,则发送方生成的CRC 代码为?发送的比特序列是?(写出计算过程) 解:被除数为1010110110000,除数为10110,运用二进制除法计算得出,余数为0110,因此发送方生成的CRC 代码R(x)为0110,发送的比特序列是1010110110110。

六、应用题。

1目的网络子网掩码 下一跳 128.96.39.0255.255.255.128 接口0 128.96.39.128255.255.255.128 接口1 128.96.40.0255.255.255.128 R 2 192.4.153.0255.255.255.192 R 3 *默认 — R 4此时到达该路由器的3个分组的目的地址分别为:(1)128.96.39.61(2)192.4.153.33(3)128.96.40.201计算分组的下一跳,写出计算过程。

解:(1)128.96.39.61&255.255.255.128=128.96.39.0,所以下一跳为:接口0(2)192.4.153.33&255.255.255.192=192.4.153.0,所以下一跳为:R3(3)128.96.40.201&255.255.255. 128=192.4.153.0,128.96.40.201&255.255.255. 192=128.96.40.192,所以下一跳为:R42.某CSMA/CD 总线型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 Mb/s ,相距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单程传播时延为5 μs 。

265416530643c c c c c c c c c c c c =⊕⊕⎧⎪=⊕⊕⎨⎪=⊕⊕⎩求:(1)若线路传输时使用曼彻斯特编码,其时钟频率是多少赫兹?(2)使用此协议传输的最短帧长是多少比特?解:(1)由于在每个比特中间都有一次跳变 所以时钟频率是信号速率的2倍 即200M Hz(2)时延5us 来回路程传播时间为10us ,为了能够按照CSMA/CD 工作。

最小帧的发射时间不能小于10us 。

以100Mb/s 速率工作 10us 可以发送的比特数等于传输速率乘以最小时间10us 也就是:100x106x 10x10-6= 1000bit因此最短帧是1000bit3.依据下图完成路由器R2的路由表,各路由器端口IP 如图所示,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解:4.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 类IP 地址为129.250.0.0该单位有35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地点。

请分析: 选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是否合适?解:题中选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说明在后16比特中用前8比特划分子网,最后8比特确定主机,则每个子网最多有28-2=254台主机。

可知16个子网的主机共16×254=4064台主机,题中说明该单位有35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

但没有说明这16个不同的地点各拥有多少台机器。

因此:1) 如果是“平均”分配在16个子网中,即16个子网中任何一个地点不超过254台主机数,则选用这个子网掩码是可以的;2) 如果某个子网中的机器数超过了254台,则选择这样的子网掩码是不合适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