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摘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客观上要求教育应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向现代的“素质教育”模式转变。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阵地的学校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笔者拟从高中思想政治
课教学的实际出发,谈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满堂问启发
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国家虽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而从德育工作本身来讲,其因有三:一是,用知识教育代替思想品德教育,不可避免地冲淡了塑造品格、净化灵魂的德育主题。
二是,忽视了德、智、体、美、劳等各种活动中的德育因素,人为地把他们割裂开来,导致理论、实践“两张皮”,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是,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们常常会发现: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说教多于生动活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更忽略了操行的训练和考察;教育内容回避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缺乏针对性,缺乏时代感;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从而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品德教育缺乏战斗力与说服力,使德育工作收不到预期效果。
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并不能融会贯通,没有把理论用于实践,把认识变为行动,自然出现了高分低能、高分低德。
毫无疑问,德育工作中知行不统一,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是造成极少数学生目前思
想错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中学阶段强化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必然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培养主动自觉地献身于党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指出学校政治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
”这就为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具体的说,主要包括:一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
二是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
三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四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要切实落实思想政治课中学德育的“主渠道”,的地位。
思想政治课是社会主义国家意志的体现,是但是近几年思想政治课教学处境艰难,这种状况难以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政治教师需要统一认识,切实克服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应有的作用,这是思想政治课实施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追求升学率,思想政治课教学也不自觉地面向少数学生,进行片面教育。
试想,这对社会主义千秋大业是多么危险!当前青少年思想品德滑坡现象,与思想政治课的应试教育是有一定的关系。
广大政治教师要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这是思想政治
课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条件。
(三)进一步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学生素质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依据。
应该肯定,现行各年级思想政治教材在紧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紧贴学生思想、心理发展的实际等方面作了很大努力。
(四)不断提高政治教师自身的素质。
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政治教师具有更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能正确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教学;具有更丰富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能深人浅出地阐明科学道理;具有更强的教学组织和研究能力,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育效果。
(五)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是否较好地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
我们应当真实把握学生当前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是怎样认识的,学生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运用理论去分析,帮助学生解开疑团。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获得对社会实际问题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又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消化教材理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优化课堂“信息资源”配置。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传递什么样的信息、传递多少信息给学生,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影响重大。
要科学地处理好教材,做到教学源于教材,活于教材,高
于教材。
要把握好深与浅的关系,对教材重要内容应当加以分析、深化,使学生全面深刻理解知识,但又要做到在“深”人的基础上“浅”出。
要坚持新旧材料互补,思想政治课教学时代性、实践性都非常强,教材中的材料相对滞后,因而可以指导学生自学教材中的材料,教师要搜集、精选新鲜的材料,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政治营养。
(七)正确坚持启发式教学。
启发学生必须着重两个方面:一是启发学生思考,思考始于问题,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层次性,一环扣一环,把教师的思路化为学生的思路。
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并作出判断与推理,或用学过的理论分析具体的现实问题。
启发时要把握度,不到位或过了头都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是启发学生运用。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我们应当通过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不断地运用过程中,逐步深化认识、增强能力和提高觉悟。
(八)认真抓好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课强烈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教学活动必须纳人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坚持正面教育与人生训练并举,不仅是全面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的重要形式,而且是提高素质教育效果的根本途径与方法。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在阐明道理的基础上,借助学校和社会的群体力量,组织学生在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文化服务、军政训练、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明理、知事、动情、养成,为祖国造就一代代高素质的人才。
总之,素质教育的实施势在必行,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
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各方面努力,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真正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年版
[3]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