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制作教学案例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走进陶艺世界——陶艺制作【项目介绍】我国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这伟大的国度里有着无数的传统文化瑰宝,陶艺就是其中之一。
陶艺是土、水、火相结合的一种人工形态。
瓷器更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
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
陶艺是以粘土为原料,以泥条盘筑、泥板成型、徒手捏制等方法成型,然后经过施釉和烧制而成的一种雕塑工艺品。
虽然在我们的生活常会见到,但很多人在深深喜爱他们之余却并不知道这些实用与美观为一身的艺术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陶艺制作的过程除了可以锻炼双手各关节和肌肉,同时还可以提高手、脑、眼的协作能力。
开设陶艺课程让学生认识陶艺、感受泥土、掌握制陶基本技法,使我们古老的文化继承、传扬和发展。
【活动目标】1.了解陶艺辉煌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认识陶艺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能力目标:2.掌握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制陶技法和制作步骤,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至少一件陶艺作品外加小组合力完成一件作品组合。
3.通过欣赏优秀名作,感受祖国悠久的陶艺文明,提高审美修养。
4.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打开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领悟沟通、协商、策划与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感受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
【学情分析】初二【活动重点、难点】重点:熟记制作陶艺的基本技法和制作步骤,并能独立完成课程任务。
创作一:运用所学技法结合自身创意制作出一件独一无二的陶艺作品。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进一步总结探索制作经验,并完成创作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件主题明确、内容积极的作品组合。
解决策略:1.教师亲自示范结合细致讲解加强学生对制作方法和步骤的记忆,主要讲解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
2.大量创意作品的欣赏,扩宽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分析作品的制作细节,学生在分享的设计与创意的同时老师及时给予评价与提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如何将个性化创意落实到实践操作中。
难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个形象都是由各部分组成的,两部分组合时要注意粘贴要牢固,并且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好承重,防止重心不稳导致作品坍塌或损坏。
解决策略:将两部分连接的地方先刮毛糙,再刷泥浆,然后保证不变形的基础上施力固定。
外在接痕,用泥塑工具刮平。
承重问题要从绘制设计图时就要想到,制作过程中要保证做到下重上轻,下大上小,陶泥用量比例平衡。
【活动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并加入有效的讲解和总结,使学生直观地掌握陶艺技法,提高学生对专业术语的记忆和创作过程中的准确性。
2.动手体验探究法: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教师给予一定时间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索精神,充分感受和体验陶泥的艺术魅力。
【活动准备】1.陶艺历史的相关资料2.印有数字的号码牌(便于抽号分组)3.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优秀陶艺作品多件、三色陶泥、各种制作陶艺的工具等。
【活动整体流程设计】首当其冲的是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它无论是在艺术性还是在创造性上都开创了新的境界。
到唐代,制陶工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且釉料已经产生,最着名的当推唐三欣赏了历代名作,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陶艺作品呢?大家分享并介绍它们的特点,描述当时的感受。
陶瓷在我们的生活中即有艺术价值,也有实用价值。
二、认识工具和材料1.工具师: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制作陶艺的工具可以说即简单又复杂,说起简单是因为只用我们的双手就可以完成一件作品,说起复杂是因为制作工具非常多,按不同功能的划分非常细。
接下来了解一下我们今天课程要用到的工具。
(1)泥塑板(2)木搭子:用来拍陶泥用的。
(3)擀泥杖:把泥擀平、擀匀,类似于擀饺子皮的擀杖。
(4)修泥刀:修泥用的。
为了安全起见,给同学们提供的都是木头的。
(5)刮泥板:用来刮平。
(6)规车:和同学们数学课上用的圆规原理是一样的,可以用来画圆。
(7)湿抹布:(擦泥点是抹布的用途之一,还有一点很重要,在制作的过程中如果陶泥干了就很容易开裂,所以可以用湿抹布包住陶泥保湿。
)手转盘:我们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它可以360度旋转,可以在制作时对作品的每一个角度进行刻画、观察、制作。
2.材料——陶泥师:下面我们来正式认识一下今天的主角——陶泥。
每个同学一块。
陶泥根据所含矿物质的不同,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泥、白泥、粉泥等等。
我们今天为大家发放两种泥,每位同学只有一种颜色的泥料,青泥或红泥,根据用量可以就近寻找同学进行等量交换不同颜色的泥料,但最终作品必须有主色调。
取一小块陶泥在手里揉捏感受一下,总结陶泥特性。
生:柔软性、可塑性。
我们做陶艺有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调制泥浆。
泥浆就是用陶泥加水混合,稀厚类似融化了的巧克力。
泥浆的作用相当于胶水,在我们制作的过程中两部分需要连接,就会用到。
陶泥和水混合需要一段时间,为了能够给大家更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老师课前已经为大家调制好了。
三.学习制作方法师:制作陶艺的的方法有很多种。
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翻模成型法、拉坯成型法等等。
今天我们将主要学习泥条盘筑法和泥板成型法。
其中,泥条盘筑法是最古老的一种陶艺创作技法。
它可以变化多端的创作出方形、圆形以及各种异型。
同学们单从字面上来看,能推测出这种技法的主要特点吗?生:……(用泥条盘成的)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
泥条盘筑法就是把陶泥搓成长条,然后按要求从下向上一层一层盘筑成型,再用手或者简单的工具塑型后添加装饰。
下面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用手里这块陶泥搓根泥条试试。
生:搓泥条。
师:老师看到有的同学的泥条搓得非常地均匀,而有的同学搓几下就断了。
这位同学,把你搓的泥条拿起来向大家展示一下。
他搓的是不是很均匀啊?你搓的时候有什么小窍门吗?生:……师:搓的时候用掌心,并且均匀用力。
哪粗了轻轻地再搓一搓。
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大家再搓试试。
生:……师:好的,掌握了最核心的技法,我们来看一下泥条盘筑法的步骤:第一步:制作底板;第二步:制作泥条;第三步:盘筑并加固;第四步:添加装饰。
{教师示范:老师要完成一件这样的器皿(出示图片),下面我们进行第一步,做底。
(实物投影演示)取一块陶泥,取的陶泥的大小取决于你想要做的底的大小,不过我们的陶泥有限,所以同学们的作品不能太大了。
捏一捏揉一揉,把空气和杂质排出,(不然作品成型进入窑内烧制时作品容易炸裂)揉成一个表面相对光滑、比较均匀的球,放在转盘上,由于木搭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声音过大,所以我们将泥球按压扁后在用擀泥杖擀至3—4mm左右厚,要厚度均匀。
底的形状同学们也随意发挥,可以先构思一下自己要做一个什么作品。
底可以是圆形的、椭圆形的、方形的、心形的,或者各种不规则的形状都可以。
如果想做圆形的底可以用圆规画一个,画完中间有个洞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用到我们刚才准备的泥浆了,在洞里抹点泥浆,干了就会和原来的陶泥融合到一起了。
然后把边稍微修整一下。
在做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陶泥有点开裂就说明陶泥湿度不够,可稍微加点水,或者拿湿抹布包一下。
好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搓泥条了。
泥条的粗细也不是固定的,如果你想作品的壁厚,可以稍微粗一点,如果想薄,就再细一些,不过不要太细,太细容易断,也不坚固。
(实物投影演示)将搓好的泥条沿做好的底的外沿盘,注意用调好的泥浆粘合后固定。
一圈结束后可以继续呈螺旋状往上盘直到这根泥条用完,也可以盘好一圈切断,再在上面另起一圈,一层一层地罗列起来。
两种方法都可以。
这样一定会出现接头,怎么办呢?师:非常好,用泥浆。
泥浆的作用类似胶水,在接头的地方用刷子抹些泥浆粘合,干了就会融合在一起。
}——播放录制好的视频师:如果我想盘制一个从侧面看是鱼身形状的器皿怎么办?生:往上盘的时候注意泥圈哪里要收紧哪里要放宽……作品的造型可以随意发挥,但是一定要重心稳定,比如底不能很小,又做的很细很高,那样肯定是支撑不住的。
师:在创作之前我们先一起欣赏一下一些创意独特、精巧别致的陶艺作品,或许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灵感。
(欣赏图片的同时分析泥条盘筑和捏制成型的更多创意方法)下面,大家把自己的桌面收拾一下,留出空间,记住搓好的泥条也要用湿毛巾盖住。
今天上午剩下的时间就留给同学们练习用泥条盘筑法创作自己的作品。
下课的时间想继续做的同学可以继续,想休息的同学尽量不要干扰。
同学们有问题随时举手问老师。
好,现在开始吧!运用泥条盘筑法创作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用泥条盘筑法创作。
展示评价环节:说说自己作品的设计思路,灵感来源于哪?在创作中都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就觉了?畅所欲言。
(下课前五分钟)还有五分钟就下课了。
老师看有的同学的作品已经基本完成了,完成的同学把作品放在转盘上凉干,没完成的同学下午还有时间可以继续做,把你的作品用湿毛巾盖上。
大家把自己的工具和桌面收拾一下。
(物品归位)【第2课时】继续(创作一)运用泥条盘筑法创作;学习泥板成型法,小组讨论创设主题,画出设计图学习泥板成型法师:今天上午我们了解了陶艺的历史,学习了陶艺创作最基本的方法——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
下午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技法——泥板成型法。
泥板成型法是将陶泥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来围合制作器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陶艺制作中运用非常广泛,变化多样。
传统的紫砂壶就是用泥板成型法来制作的。
泥板成型法器皿的制作步骤:第一步:制作底板;第二步:制作泥板;第三步:围合成型;第四步:添加装饰。
同学们观看老师演示。
老师打算做一个小型的花插(出示图片)。
{第一步,和泥条盘筑法一样,先做一个底。
这次老师做个圆形的底。
第二步,在桌子上垫一张纸,再取一块泥,稍微大一点,用手掌把陶泥压扁。
垫一块布的原因也是防止擀完泥板粘在桌面上拿不起来了。
用擀泥杖前后滚压,将陶泥擀成长方形。
注意要用力均匀,使整块泥板的厚度均匀。
这里老师教大家一个小窍门,可以在陶泥的两边各放一根和所需要的泥板厚度相等的木条,比如我们的工具也可以,这样比较好控制。
擀的厚度和底差不多,不要太薄,太薄做出来的作品支撑不住,甚至在做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破裂、断裂。
用线梗测量底板周长,然后量出围壁的长。
围的时候得稍微重叠一部分,头上的这些高度是不够的,最后得切掉。
第三步,围合成型。
同学们看老师怎么圈。
在底的上面的最外圈刷上一层泥浆,然后把擀好的泥板这样圈上。
在要接口的位置再刷上泥浆,按压粘上。
这样基本上一个瓶体的大概的形状就出来了。
简不简单?比上午学的泥条盘筑法成形更快对吧?但是接下来的修理非常地重要。
连接的地方内部用刮泥板刮平,彻底地粘合好。
泥板成型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修修补补。
万一出现裂了的情况怎么办?可以刮一块泥补上。
讲到支撑,老师教大家一种方法。